幻想交響曲是我很喜歡的曲子之一,從高中就一路聽到現在,也算是我很熟的一首曲子。但直到半年前左右,才知道這首曲子竟然有許多不同的版本(感謝危機XD),其中最令我驚訝的是作曲家當年因為巴黎有最強的短號手安邦(J. B. Arban),而曾經將第二樂章改寫成有短號做副旋律的近似協奏曲之版本。但「只聞樓梯響,未見人下來」,從沒聽過這樣的特別版本。現在剛好在常看的部落格上有介紹幾乎依照作曲家完整設定的演奏,當然要介紹出來囉。
譯自:單簧管記
雖然並不是要在音樂會上吹降E調單簧管,但因為最近剛換降E調單簧管的吹嘴,所以拿降E調單簧管出來摸一下的機會就變多了。本來,在管絃樂團中有降E調演奏的曲子就很少,大概就只能拿狄爾愉快的惡作劇、幻想交響曲、蕭士塔高維契第五號交響曲、拉威爾的鋼琴協奏曲或波麗露等出來當練習曲吹吹看了。
過去我演出過幻想交響曲三次(其中兩次吹第一部,一次吹輔助第二部),但這三次演奏中,到了第五樂章都是吹C調的部分(譯註:即第二部的部分)。作曲者原本是指定吹第一部單簧管的人來吹降E調,但常常也會出現只有第五樂章是由第一部、第二部互換演奏的場合(譯註:即改由第二部來吹降E調)。這個降E調的獨奏裝飾音超多而很難,甚至對於業餘樂團來說,這個第五樂章幾乎要找專門吹降E調的人來演奏會比較好。
由於我就是突然超想聽幻想交響曲的,所以就在你家水管上尋找,結果找到了拉斐爾‧弗魯貝克‧迪柏葛斯(Rafael Fruhbeck de Burgos )指揮丹麥廣播交響樂團的演奏。我自己應該是有兩、三張幻想交響曲的CD,但因為可以一面看著演奏者一面欣賞音樂,所以我在家中幾乎都是在看你家水管。
至於這個丹麥廣播交響樂團的演奏,長笛、雙簧管、單簧管等聲部首席都和上個月介紹過的狄爾愉快的惡作劇版本比較中是同樣的原班人馬。第一樂章開頭的木管和聲非常美。這短短的兩小節其實非常重要,因為這決定了聽眾是否能順利進入幻想交響曲的世界之中。
指揮弗魯貝克大師指揮的速度也非常獨特。第一樂章進入快板後,他的速度相對比較緩慢,讓八分音符非常確實地呈現出來。從練習編號17開始的短號演奏也故意吹得聲音不是很出來,反而是以慢慢的速度讓弦樂的八分音符被清楚地聽到。要讓弦樂毫不保留地變現出來,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二樂章的話最令人注目的還是很豪華地準備了四台豎琴,這點是有影片才能看到的。然後就是有獨奏短號吹出助奏式的對位旋律了。這個獨奏聲部,並沒有寫在我擁有的總譜版本中。的確,我記得這是白遼士為了短號演奏家好友的要求而加上去的聲部。而且即使在木管的旋律中也會加入短號的對位旋律,不知是不是聽不習慣的關係,我覺得這樣的安排有點煩。
第三樂章的單簧管獨奏音量在樂譜上是記為中強(mf),但不知是指揮的指示而是演奏自己的詮釋,這個版本吹成極弱奏(pp)。這讓人很擔心其後要做出回聲效果的pppp音量是否能順利演奏出來,結果這個版本毫無問題的吹完。第三樂章最後用來描寫遠處雷鳴的定音鼓演奏,是用四個人來打七個鼓。
第四樂章的定音鼓演奏者只有兩人,但小號不知為何改用了轉閥式的樂器(譯註:作曲家白遼士所在的法國主要是用活塞式小號)。單簧管的調音管很短,應該是照譜用C調吧。最後的部分,則是定音鼓三人、小鼓、鈸、大鼓的打擊班總動員。
然後是不間斷地進入第五樂章。負責吹C調獨奏的是第一部單簧管。在C調的獨奏樂句之後的極快板(Allegro assai)也有用全音符=76的速度來詮釋的版本,但弗魯貝克大師卻選擇了二分音符=76的緩慢速度。降E調單簧管的獨奏是有點吹滿的感覺(Tenuto),而且震音(trill)也故意震得比較少,聽起來是比較穩重。至於鐘聲的部分是用兩手同時敲奏鐵板與敲奏管鐘,這是個非常好的點子;因為鐵板可以製造出重厚的衝擊聲,而管鐘卻可以表現出清楚的音準,這兩種東西合在一起,就能發出像教會鐘聲一樣的效果。相對來說,就要兩個人才能演奏。最後的大鼓也是由兩個人敲出最強奏(ff)。這只聽錄音可能就不知道了,因為這個部份已經是幾乎會讓天花板掉下來的爆音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