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音樂- 樂器公司- 石森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音樂- 樂器公司- 石森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荒唐之旅(10) 福兮禍所倚


〔鎩羽而歸的空虛〕


離開DAC之後,雖然時間已將近下午一點,不知道為什麼?完全不覺得餓,所以跳過午餐

直接往幾百公尺外的石森前進。這次有先確認過,石森這天是有開門營業的。


一進大門,突然發現自己有比較看懂他們的展示櫃中的樂器了....



這四把樂器中,最右邊的那把是Conn生產的雙層管壁的阿爾伯特式金屬單簧管,最左邊的樂器雖然不認識,但從泛音孔開孔的位置來看,估計是二十世紀初葉的阿爾伯特式。左二那把是江湖上人人稱讚的S牌金屬單簧管。真正最稀奇的,還是右二這把完整貝姆式S牌金屬單簧管,二手市場上最少要價十五萬以上吧?不過,因為很稀奇,很想開口問一下要不要賣 XD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荒唐之旅(08) 行李箱鑰匙攻略指南

〔瘋狂假期開始〕


順利從保管箱領出行李後,依照原路搭乘京葉線回到東京,然後再轉中央總武線去市谷站轉山手線,就能抵達新大久保站。就在市谷站轉車時發現了意外的景象....



以前從未注意過,原來日本棋院的對面方向竟然是個釣魚塘啊!不知道有沒有輸棋的職業棋士來這裡轉換心情?!(笑)

2024年8月19日 星期一

開箱文(193) 木靈

如前所述,上個月下旬去東京快閃的行程中並沒有買甚麼偉大的東西,除了為數的確不少的CD與偶像十龜老師開發的「My Ligature」以外,大概就是本文要介紹的另一個束圈了。

2022年9月1日 星期四

德式單簧管購買導引(02)完 德式單簧管的內徑差異


採訪:就樂器而言,Wurlitzer與Hammerschmidt到底有何差異?


石森:就內徑設計而言,Hammerschmidt比Wurlitzer還要大一些,其音孔也是稍微大一些。即便這樣,它的聲音卻不會散掉,這也是維也納式內徑設計的一大特色。而右手的音孔指距也是Hammerschmidt比較寬一些,按起來會比較辛苦。Wurlitzer的右手中指是蓋孔式的設計(Plateau Key),這方面也比Hammerschmidt好按(手指不容易蓋不準)。兩者在指法上也有一點點不同。Wurlitzer的喉音降A與A這兩顆按鍵是不連動的,所以很難吹出很快的震音(Trill),但Hammerschmidt是和法式單簧管一樣,喉音的降A與A是連動的。相反地,Wurlitzer有高音B(樂譜上加一線Si)和C(樂譜上加兩線Do)的左手中指震音鍵,所以吹到B和C之間的快速音,只能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反覆交換的交錯指法了。(譯註:其實還是有右手的側鍵輔助指法)

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

德式單簧管購買導引(01) 德式單簧管主要的種類與品牌

譯自:Pipers雜誌2001年7月號Vol.239


德式單簧管購買導引


~德式、維也納式、改良貝姆式,根據目的挑選型式,再選擇吹嘴與簧片等配備組合


專訪石森管樂器老闆石森智哉


採訪:我想對德式單簧管雖然感興趣、但不知道要怎麼踏入德式單簧管世界的人應該很多吧。

2019年3月31日 星期日

2019東京真心不騙出差記 (10)


如前所述,離開淺草吾妻橋後,我就順著銀座線很自然地來到了銀座。


一出地鐵站,首先就看到了N社展示的概念車,順手拍了一張
(很明顯,這台車是大家注目的焦點,除了畫面左下角的那位阿北外,現場一堆人再拍)

然後我就直奔離地鐵銀座站最近的山野樂器去報到了。


首先就在山野二樓的CD部看到了剛過世的女王哥哥沃夫岡.梅耶(Wolfgang Meyer)的新片放在最明顯的區域,不知道是碰巧?還是刻意紀念?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他生前最後的作品,馬上就決定購入!

2018年5月25日 星期五

石森管樂器店的歷史


譯自:石森官網

[譯者前言]

最近有某大學教授,去東京逛街,不小心走到了大名鼎鼎的石森管樂器店。結果明明是想買雙管樂器
盒(Double Case)的,卻都是買別人的東西(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出手太過闊
綽,就有位留著大鬍子的男子走了出來,親自向教授解說(為什麼只有教授才有這種待遇?!明明我
去的時候也都買不少耶,可是出來接待本盧的都是小姐啊←這句話本身好像有語病....)。教授
回國之後,覺得案情並不單純,跑來詢問本盧那位大鬍子大叔是誰?向來喜歡考證的本盧,以前曾經
看過那位大鬍子阿北上雜誌時的照片,隱約知道他是誰。於是上官網求證一下,就看到了這篇。雖說
就此順利解答了教授的疑問,但同時想到國內有不少敗家人士深愛石森公司的束圈,就順手把這篇翻
譯出來,加深大家敗家的決心吧。(笑)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東京再度敗家報告2011(09) 暴風雨前的寧靜


免費雜誌「Poco a Poco」剛好本期也在介紹石森樂器,所以我就順便動用高檔掃描器把他們拍的其中一張掃描下來。這張照片正是石森樂器一樓櫃台的模樣,雖然不是很清楚,但依稀可以看見一位金髮辣妹站在櫃檯和客人應對的樣子,而且這位辣妹還不是我看到的那兩位哩,顯然他們店裡雇用的是辣妹軍團吧。



離開石森樂器之前,剛好之前那位看起來有點專業的男店員回來了。於是我把此行最想問的問題再度拋出來問他:「請問,你們這裡有賣Forestone的塑膠竹片嗎?」


男店員:「您說是合成竹片嗎?很抱歉,我們只有賣Legere牌而已耶…」


我一面內心立刻大喊:「甚麼,竟然有Legere?沒魚蝦也好,當然要買!」一面強作鎮定問道:「那你們有哪些硬度的Legere豎笛竹片?」


「這個嘛…」店員開始翻箱倒櫃,似乎想幫我找個滿意的答案出來。然而三分鐘後,還是回到殘酷的現實中。店員說:


「不好意思,豎笛的Legere竹片也賣完了,只剩薩克斯風的了…」


唉,薩克斯風與豎笛的人氣相差之大,真是走到哪裡都一樣。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東京再度敗家報告2011(08) 石森初探篇


石森樂器這家店,雖然主要是販賣管樂器的專門音樂店,但從雜誌上的廣告上看起來更像是具有獨特性的豎笛專賣店,因為他在販賣許多德式豎笛或與德式豎笛相關的配件。來來往往日本十多年來,並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家店的名號,然而卻從來也沒去過。其實東京還有一家更正港的豎笛專賣店叫The Clarinet Shop——老闆是類似黃文嘉的豎笛維修專家,真的就全部只賣豎笛相關的配件產品(反而不賣樂器)。我自己也在去年七月有機會去過一次,但這家店離市中心稍遠,所以也就只去過那一次。這次藉著想要找竹片與吹嘴的名目,決定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