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眾所知,聞名天下的銀石公司在前陣子推出了一個名為「空氣通布(Air Swab)」的產品,上市前神秘到家,上市後大家才發現這不過就是一台小型的吹風機,特別是在麥可哥發了「開箱片」之後,幾乎是遭到了「公開處刑」的狀態。
話說回來,雖然銀石公司內部應該也很清楚這本來就是單純「削一波」的案子,才會在推出前嚴格保密吊大家胃口,但是有這個勇氣與發想將之正式推上市,還是得稱讚一下(笑)。
呆大人誤國、非叫獸就更誤國矣。 所以只好當個文抄公,才能六畜無害,避免誤己誤人又誤國。善哉、善哉! 總之,這裡是個介紹圍棋、音樂、產業新聞、遊記、鬼扯等奇奇怪怪文章的部落格。
如眾所知,聞名天下的銀石公司在前陣子推出了一個名為「空氣通布(Air Swab)」的產品,上市前神秘到家,上市後大家才發現這不過就是一台小型的吹風機,特別是在麥可哥發了「開箱片」之後,幾乎是遭到了「公開處刑」的狀態。
話說回來,雖然銀石公司內部應該也很清楚這本來就是單純「削一波」的案子,才會在推出前嚴格保密吊大家胃口,但是有這個勇氣與發想將之正式推上市,還是得稱讚一下(笑)。
某教年末固定會舉行的重要活動,就是「交換禮物趴」。今年也不例外,昨天就在某教總壇盛大舉行。
經過一番奮戰(?)之下,本教主順利抽到了自己的禮物(笑),只好重抽一輪,抽到了某教「護教小昭」的禮物。
只要是吹單簧管的朋友,應該都聽過Klose的練習教本「Méthode complète de clarinette」才對,其中第二冊中的每日基礎練習(Daily Exercise),恐怕也是很多人必練的科目。不過這本寫作於1840年代、給當時的巴黎高等音樂院的學生使用的教本,在180年左右後的今天來看,也許會有點「太客氣」了,所以我有點想根據我自己的想法,擅自「畫蛇添足」,變成一個新的版本。
主要修改的部分如下:
[音階]
原本只有列旋律小調音階,這裡也加上和聲小調音階。
盡量將音階從兩個八度、拓展到三個八度。(以高音A為界)
[琶音]
參考Baermann教本的形式,修改上行的節奏。
音域也盡量擴大。
[三度]
將音形改成反向前進(單純因為覺得這樣比較好練)
也是加入和聲小調音階版。
[斷奏(跳音、點音)]
Klose並沒有特別寫斷奏的練習,這是參照楊元碩老師的建議改寫。
速度上雖然全部標註100,不過單純只是參考,要吹成80或是160(笑)都可以,其實我自己大概都是吹80...。不過,如果用100的速度來跑過一遍的話,大概是15分鐘的程度,對於一天練習一個小時的情況來說,應該是很足夠充實卻又不會太長才對。
對了,如果覺得這樣改有點「虐」,可以參考一下松本健司的版本,保證會改變想法(笑)。
這個修改的版本,當然是免費送給大家。想要的人可以直接點選以下連接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9keVhrzuCzNZFdt7CYHOIm0taOPG3NpF/view?usp=drive_link
我另外也做了一個Demo的影片,可以參考看看:
https://youtu.be/v2e1kVRkTFE?si=GuuVWOsktxsvGNXb
這是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所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芭蕾舞劇中第二幕第十三場景或是他替同名的第二號管弦樂組曲(*)寫的第一首音樂的標題。有趣的是在芭蕾舞劇中此曲的名稱是「騎士之舞(Dance of the Knights)」,但在組曲中卻被稱為標題所寫的「蒙太古家族與凱普萊特家族(Montagues and Capulets)」,敘述這個莎翁悲劇中兩大對立家族的不同性格。因為組曲中的確包含著較多的故事要素,所以改成這樣的名字比較適合沒錯。
週刊碁2021年 06/14日版
煩惱天國~治勳的人生諮詢室464
[橋田壽賀子的文章]
編劇家橋田壽賀子在2021年4月因為急性淋巴腫瘤而去世了。橋田女士過去因為寫作了即便是在海外也很受歡迎的「阿信」或「冷暖人間(渡る世間は鬼ばかり)」等等熱門連續劇劇本,而曾獲得日本政府頒發的文化勳章。
其中「冷暖人間」在我前往外縣市時不知道看過多少次,而「阿信」也是我小時候全日本都很喜歡的作品。(對了,為了保險起見,我上網查了一下,阿信是1983年的戲,其實我那時已經不是小時候了)。
橋田壽賀子生前曾經寫過「橋田壽賀子提議安樂死,公開其內心與覺悟」的文章。其中有些讓我也很有共鳴的部分,也曾想過哪一天也要來寫寫我的想法,結果卻放著一直沒有動筆。
據說橋田女士以前有一隻一起生活了16年的愛犬去世了。這隻狗的晚年出現了失智症的狀況,會一直持續繞著右邊轉圈圈停不下來。橋田女士似乎也很難忍受這種失智症的痛苦,於是利用電腦上網調查,知道了瑞士有進行安樂死的組織,約花費七十萬日圓,就可以在醫師的看護下,(希望安樂死的)患者可以依照自我的意志打開點滴的栓塞,然後在二十秒內宛如睡著一般死去。
但要執行這種安樂死,先決條件是在直到最後為止都有自我意識的狀況下才能進行,因此等到失智症發作才考慮到安樂死時已經太遲了;也是這樣她希望在當下就跟身邊的人傳達這樣的概念。她寫道:如果有人依照我的「發現我開始癡呆時,務必要告訴我」的要求告知我出現失智症狀時,我會立刻動身前往瑞士(執行安樂死)。她會這樣寫,應該是因為親眼見到愛犬罹患失智症的過程,感受到失智症的恐怖吧。
我自己也看過身邊至少有三人有失智症的症狀。有失智症的本人可能也不會覺得有甚麼不幸,反正就是想睡就睡、想醒來就醒來、想吃就吃---就算明明吃飽了,只要自己想吃,還是會要求食物。這種本人可能覺得的幸褔,反而會帶給周邊的人加倍以上的不幸。
一旦臥床不起,也很可怕。不過,臥床不起因為一直保持穩定的狀態,多少可以預知不幸即將到來的日子。總之,失智症會出現甚麼狀況,誰也不知道,因此每天都像抱著定時炸彈一樣,會有恐怖的心情。說誇張一點的話,是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法放鬆大意的。
我覺得放眼全日本,恐怕也找不到比橋田女士更幸福的人了。畢竟她可以寫寫自己喜歡的劇本、而被萬人所知、所敬愛著。還可以將喜歡的演員當作棋子一樣、自由自在的驅使他們行動。
拜手機普及之賜,現在進入了全民皆可自由寫作的時代。在這之中,有多人寫出來的東西能引起他人的共鳴?又有多少人寫的東西能真的深入他人心中呢?
我寫的東西雖然不見得能引起他人的共鳴、也不見得能深入他人的心中,但我也不會怨恨自己沒有寫作的天分,只是老實地一個字一個字寫出我自己的心意與見解。
其實橋田女士最後並沒有得到失智症、當然也沒有前去瑞士、還有宛如愛女一樣心疼的泉萍子(泉ピン子,著名日本老牌演員)照料她,最後安穩地過完一生。
至於我自己能在發現失智症之前去到瑞士安樂死嗎?可以自己按下死亡的按鈕嗎?我想我大概是沒辦法。畢竟我是膽小鬼、愛哭鬼,做事很優柔寡斷啊。
===
看到這個標題,應該會好奇這到底是甚麼東西吧?
首先要說的是,這保證不是萬惡B社出的模型組 XD
(筆者是直到寫此文為止才知道,竟然有個模型組合就叫做Ensemble 11)
(92)不攻、不守、不圍是為圍棋之三法也~半田道玄
半田道玄流之絕技
在東京文京區的白山下有家小小的圍棋社。圍棋社的「席亭」(主人、掌櫃)是大津守史先生。這家圍棋社舉辦的兒童圍棋教室也曾讓安達利昌七段或關航太郎三段(當時)這樣著名的職業棋士振翅高飛出去過。棋社的一面牆上則是掛著曾經來此造訪的張栩名人(當時)、藤澤里菜四段(當時)等著名棋士的簽名板。在這面牆上掛著的其中一副簽名板,上面就寫著標題提及的「不攻、不守、不圍是為圍棋之三法也」。
這題字寫的氣勢磅礡,豪快的字意躍然紙上。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樣的字並非出於職業棋士之手,而是專業書法家的揮毫。寫出來的道理也是魄力十足。
然而,這題字的「不攻、不守、不圍」又該如何解釋呢?用簡明的話來說,就是別著急慌忙衝在前面。換句話說,就是別性急去攻擊與防守,也別慌忙亂圍地。或者是說別正面衝突、也別偏離太遠。至於「法」,就是事物的普遍道理(日本著名辭典廣辭苑之解釋),也可說是一種正道。
據大津先生所言,這段「不攻、不守、不圍是為圍棋之三法也」是從齋藤謙明先生所寫的產經新聞之圍棋記事中得知的。而半田道玄九段也親自以這句「不攻、不守、不圍是為圍棋之三法也」的原則來面對全盛時期的坂田榮男九段。昭和38年(1963年)以稱霸全冠為目標而連勝不止的坂田九段,就因為這句話在十段挑戰者決定賽中被半田九段擊敗,導致全冠美夢破碎。
許多半田九段的名言,後來也收錄在齋藤先生的著書「實現天地之理(天地の理にかなう)」(關西棋院出版)。「不貪、不焦躁、別雀躍」也是其中的一句。
===
週刊碁2021年 05/31日版
煩惱天國~治勳的人生諮詢室462
[電腦雖是不可或缺的東西]
Q:可能會有人覺得都已經甚麼時代了,我怎麼還在說傻話?但還是請容我請教一下。我害怕使用電腦,因為很不懂怎麼使用。因為我長年是以木匠的身分在工作,和坐辦公桌的工作是完全無緣的。如果非得要使用電腦的時候,只好全部委託妻子去處理。不過妻子不久之前住院了,雖然是無關性命的病症,但對我來說可算是個重大問題了。因為不管怎麼說,我唯一的興趣就是在日本棋院的對局網站「幽玄之間」上下棋。因此當妻子不在家時,我連打開電腦都不會。到現在也沒心情去學電腦,只能每天期待妻子早日康復歸來。這樣寫可能有點失禮,但我推測治勳老師應該也我是同類的人吧...。但我看您也是非常活躍的使用電腦,難不成也有幕後操作手在幫您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想請您給我一點點指引方針好嗎?
東京都 T.M 72歲
A:木匠嗎?我覺得是很棒的職業耶。我個人非常喜歡手工作業的職人,也非常尊敬這樣職業的人。
其中木匠正是我最嚮往的職業。常常有人會覺得木匠們的工作是可以隨便敷衍亂做的事情,因為大家通常只看得到已經完工房子,看不到施工的過程以及內在(日本的房子大多是木造,所以是由需要很多的木工)。
然而在房子中是看不到的部分最為重要。這些看不到的部分到底有沒有誠心誠意的製造,關係到住的房子是五年後就會搖晃、還是十年後會非常搖晃?或者是經過三十年也不會令人害怕、經過五十年也很堅固牢靠、甚至可以使用百年而變成紀念古蹟的房子。
如果是外觀看起來很漂亮的房子,可能會因為「一見鍾情」而一時衝動買下的情形。這種房子可能在買下當時覺得很幸福,但住個兩三年卻會覺得不對勁了。如果再住個五年、十年就會變成難以處理的狀況了。這種情形,跟美女一見鍾情下結婚的道理也是相通的....。
至於「這樣寫可能有點失禮,但我推測治勳老師應該也我是同類的人吧...」這句話可說是一半是對、一半是錯的。
電腦這東西,對現在的我來說,是絕對不能沒有的存在。煩惱天國的原稿、或是「現在過去未來感動的一手」專欄,全部都和電腦息息相關。
說來丟臉,但我還是要在這裡忍著羞愧跟各位我心愛的讀者們告解一下:其實我不太會寫漢字。
以前,我曾經動過要每天寫日記的念頭。但因為我不會寫漢字,全部都寫成假名,這也是莫可奈何。也曾經一時心血來潮,打算努力好好學習漢字過。但總是會練到像是不知道哪裡的螺絲鬆掉的感覺,結果還是沒用。
在我還是木谷老師內弟子的時候,木谷道場曾經流行過一陣子「百人一首」的紙牌遊戲(玩法就是其中有個詠唱者唱出「百人一首」詩歌的上半句,而其他玩家去搶散落在塌塌米上詩歌下半句的紙牌,搶到最多紙牌者獲勝),由於「百人一首」我很快就能記起來,我想我應該不是那麼笨才對;唯有漢字是怎麼學也記不好。
日文的漢字與平假名之間的搭配真是絕妙,如果整篇文章都是假名的話,看起來就是不會吸引人。
所以電腦對我來說,雖然是不可或缺之物;但使用電腦的方法,是有點像或是很接近T.M先生的狀況。每當我遇到電腦中甚麼搞不懂的地方,就會向女兒發出SOS求救信號。但每求救一次,老爸的財產就會轉移到女兒身上一些。我看再過一陣子,身為老爸的我就要宣告破產了。
===
昨天去聽了人稱「尼神」(好吧,是某神秘宗教稱)的尼可拉.包代胡(Nicolas Baldeyrou)的音樂會,音樂會有多精彩,有去聽、有去演的人都知道,沒去的人只能替你遺憾,總之不需要我班門弄斧。
*哎,結果神秘嘉賓預測大槓龜,只能說C教授太年輕,害我認成他的學生Y教授了(牽拖)。
既然不談音樂會,那要談甚麼?
〔前言〕
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對於單簧管人而言,可能首先會想到的是法國大演奏家德烈庫魯茲(Ulysse Delécluse)的近似全曲收錄改編版吧?當然,就音域與效果而言,還是使用低音單簧管來演奏會適合很多(前者的改編版本常常迫於低音得高八度,結果變成出現高了原曲兩個八度的狀況),所以以下來聽聽低音單簧管演奏者對於這首名曲的改編有何看法。這篇,也是出自Edward S. Palanker的網站,有興趣的人,請自行對照原文。
===
巴哈的五首低音單簧管組曲
你知道巴哈曾經替低音單簧管寫過最優美的音樂會作品嗎?
你知道他曾經替低音單簧管寫過最出色的音樂會練習曲嗎?
那麼,是否有想過他還創作了最棒的靈活變化技巧練習,或者是最優秀的音色與音準練習曲呢?
好吧,我猜你至少會知道,他也寫過讓低音單簧管演奏者熟悉閱讀低音譜號的最佳作品吧?嗯,五中只知其一也不算太糟。
事實上,可能巴哈自己也不知道,他是替這種樂器寫出最出色作品的作曲家。
他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挑戰性十足,而且滿滿的偉大音樂,不僅可以作為音樂會演出曲目,也可以當作練習曲使用。你可以教學生如何用非常浪漫的風格來詮釋這些作品,加入許多速度自由變化的表情,發展獨立的演奏風格;也可以教學生以非常嚴謹的風格來演奏,反映出這些作品創作時的歷史背景。你可以選擇以極嚴謹的規則教條、也可以用極大的自由度來演奏,隨心所欲地詮釋。這些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可以演成任何時代、任何風格的音樂。
我常常在音樂會中演出這些作品,有時是完整的組曲,有時則是單獨的幾個樂章。
以前在參加樂團甄試時,我經常用第三組曲中的布雷舞曲1與2來當作自選曲目,通常都會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其中,多年前打入紐約愛樂甄試最後一輪時,伯恩斯坦甚至曾稱讚我:「年輕人,你真是演得很了不起」(當時我24歲)。我想他當時應該很驚訝,因為回頭來看1960年代中期,很少有人會用低音單簧管來演奏巴哈。
也許可以說,只要是好音樂,在任何樂器上都能展現其魅力。
以我自己而言,我是直接使用大提琴原譜演奏,既不轉調,也幾乎不修改。
遇到雙音或多音(double stop)時,我會改成分解和弦或裝飾音來處理(譯註:前言提及的德烈庫魯茲通常也是這麼處理);如果我覺得合適的話,甚至也會改變這些多音的出現順序。
當然,在演奏這些作品時換氣絕對是個麻煩的問題,特別是如果你不會循環換氣的技巧(我自己就做不到)的話,就更是個重大的問題。因此,你必須有些創意:或許是省略一些音符,或許是用一些巧妙的樂句處理方式,讓它聽起來像是原本就是要故意在某處減速換氣。此外,也可以選擇在音樂上合理之處自然換氣。
你可以利用慢板樂章來幫助學生提升音色品質,發展流暢的樂句連接(Legato)和抒情風格;也能利用快板樂章來訓練他們的技巧與靈活性;當然,所有的樂章都能拿來練習樂句的詮釋(Phrasing)。
至於第六組曲,由於原譜用到了高音譜號(譯註:多一次視譜轉調與音域轉換的困難性),我自己並沒有拿來教學或是實際演奏過。對我來說,五套組曲就已經夠滿足我的胃口了。
===
〔後記〕
這種名曲在網路上自然能找到各種樂器、各種改編的影片。但以我自己聽過的經驗而言,覺得最好的版本還是日本單簧管演奏家青山映道的錄音。他後來出了CD(第一、第二與第六組曲),非常值得收藏;可惜也是沒有錄全。
以下是他自己放在水管上的示範錄音,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https://youtu.be/5lLpl6yndKM?si=ItSLE5Glr5uYC7M8
(91)請等一會兒!且先不論那「棋(ぢ)」,這邊還有劫呢~紫式部
圍棋術語到底該如何解釋
可以說是日本古文學巨塔的「源氏物語」,其內容之中有非常多下圍棋的場景。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空蟬」篇中,空蟬和她的繼女軒端荻的對局了。在這一篇中出現了許多圍棋專門術語,但歷史學者渡部義通先生卻發表文章指出以往的日本古文學者對此篇圍棋術語之解釋是錯誤的,相當於平靜的池水之中投入一石,激起了不小的波紋。相關的討論舞台以前就登在棋道雜誌的「古代圍棋的世界」專欄(此專欄後來也出了單行本)中,真是令人開心。
在「空蟬」篇,首先出現圍棋術語的是「棋局將盡,開始進行『結(けち)』的階段」(碁打ちはてて、けちさすわたり。碁打ち就是下圍棋,わたり是「附近」、「之際」的日本古文說法,さす就是下棋的動詞,現代的日本專門用於下將棋使用,在日本古文中則是圍棋與將棋通用)之敘述。其中的「結(けち)」以往大多解釋為「欠(缺)」,幾乎都解釋成「填單官」(譯註:所以在網路上找得到的源氏物語的中文版,大多將這一句翻譯成「填子」)。但既然都已經填單官整地計算了,後面的敘述卻又出現了「劫」,表示並未真正終局,因此這裡翻譯成「填單官」就太奇怪了。所以渡部義通先生認為這裡的「けち」,漢字應該是「結」,是「收官」、「官子」的意思,對照前後文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
至於標題的「請等一會兒!且先不論那『棋(ぢ)』,這邊還有劫呢」(待ちたまへや。そこはぢにこそあらめ。このわたりのこうをこそ)則是空蟬篇的女主角空蟬本人的發言。這一句話中的問題是在於「棋(ぢ,此處故意音譯)」。雖然也有人解釋這個「棋(ぢ)」是「地」的意思,但如此前後文就會變成了「先不論這塊地,那邊還有劫呢」,看起來很不通順。另外一派的解釋則是認為這個「棋(ぢ)」的漢字應該是「持」,也就是和棋的意思,這個說法有一陣子是佔優勢,但和棋之後還會出現劫爭也同樣奇怪。所以渡部義通先生認為這個字的漢字是「持」沒錯,但應該是指「雙活」的意思,如此前後文就通順了。這樣「且先不論那裏是雙活,這裡還有劫呢」的解釋就一舉擊敗以往的各種說法了。
對詳細內容感興趣的讀者,不妨去找「古代圍棋的世界」一書(三一書房出版)來看。
譯註:
1.古代圍棋的世界是將近五十年前出版的書籍,目前當然是絕版,只能在二手市場中找到了。
2.換句話說,空蟬這一段是說棋局即將結束,女兒軒端荻棋力較差(經驗尚淺?),以為棋局已經結束而提議終局計算,但繼母空蟬指正說,盤面不僅有雙活存在(所以可以不用管計算)、還有劫沒打完(應該是半劫程度吧?),所以還不能終局。
===
前幾天,本教主進行例行性視察某中正區速食店(自稱「人間觀察」)時,除了意外欣賞到了一如連體嬰的年輕情侶精彩恩愛畫面(保護級,勿大驚小怪)以外,還聽到了隔壁桌貌似討論天下國家大事的高中生們在討論Grok的圖像生成功能,這莫名其妙地點燃了本教主的好奇心。
老實說,Grok這東西是啥,倒也不是第一次聽說。畢竟為了收集有的沒的情報(不要問是甚麼情報,粉口怕!!!),本教主經常會在原名推特的X社群中潛水。所以當它們推出了Grok這個付費AI生成工具時,我當然也在我的帳號中看到了。只不過當時覺得現在AI生成式服務很多,Grok能做的事情應該也差不多,而且要付費的話,我使用O社的ChatGPT或M社的Copilot就好,沒必要多此一舉。
[前言]
這也是在單簧管/低音單簧管演奏家Edward S. Palanker的網站上看到的文章,挺有趣的,這裡也將之翻譯出來。
原文的標題為「The Golden Age of the Bass Clarinet」,英文好的捧油可以直接看原文。
===
幾年前,有位演奏者來找我上幾堂課低音單簧管的課,因為他覺得自己的音色有點過於明亮,音量也偏小。在最初的幾堂課中,我幫助他把喉嚨更打開一點,使他喉嚨不會太緊,並建議他使用稍硬一點的簧片以及更多的氣息支撐。不久後,他帶著換了鍍金的脖子(調音管,Neck)和揚聲口(Bell)的樂器來找我。當時我覺得這看起來有點滑稽,也認為這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差別,但他不同意我的看法。我是建議他直接試一些試不同的吹嘴,也讓他試了幾個我的吹嘴,我反而覺得其中一些吹嘴才真正讓他的聲音聽起來了有很大的差異。我得承認,我對這把「黃金」低音單簧管的反應並不是太正面。我還是鼓勵他儘早購買一顆新吹嘴,但從那以後我就再也沒聽到他的消息了。我猜是我的建議、或是對於他的鍍金配備的反應,可能讓他不太高興吧。
在幾年前的2005年夏天,我打電話給了Morrie Backun(拔罐公司大老闆,本身也曾是低音單簧管演奏家),想為我的 Selmer 低音單簧管訂製一個木製的揚聲口。其實那一年我已經先試過一個了,覺得滿有意思的,於是決定買一個。他告訴我,當他找到足夠大的木材時,我必須把原本的揚聲口寄給他來製作與配合,但當時的價格已經是我最初詢問時的兩倍了。由於我只有這一把低音單簧管(是的,我也知道我應該備一把備用的),於是我決定放棄;因為我唯一能寄出揚聲口的時間是我們樂團的暑假期間,而他無法保證能在這段時期中能完成。此外,我又發現這個木製揚聲口根本就放不進我的樂器盒中,這讓我最後需要另外帶著這顆揚聲口、雙管樂器盒(Double Case),還有當然必不可少的啤酒和椒鹽脆餅。嘿!在跑完一場音樂會後的回程路上,總得喝上一兩瓶啤酒,對吧?
也是這樣,我想到長笛演奏家們也有鍍金長笛、鍍金吹頭管或鍍金吹口板(embouchure plate),於是我也決定改投向「黃金」的懷抱。老實說,當時的鍍金費用只要木製揚聲口價格的三分之一,而且只要三週的暑假就能拿回來了。結果,我很喜歡鍍金的結果。這是兩層24K金的鍍膜,可說是真正的低音單簧管「黃金時代」。
多年來,我經常獲得這樣的讚美:「你的樂器音色真好!」,而我通常會回應:「那演奏者演得如何?」。
現在每當有人說:「你的樂器真漂亮!」,我都是簡單地回答:「謝謝」。
真正讓人驚訝的是,我的鍍金低音單簧管收到了無數的讚美,甚至被人誤以為我是擁有了一把美麗的薩克斯風,哎,總之這也可看成是一種讚美。光是這種「名氣」就讓鍍金的費用值得了,更不要說我還可以用它來抵稅。
不過問題來了,鍍金真的有差別嗎?老實說,我不確定。如果我能夠比較它「之前」和「現在」的狀態,也許能分辨出來;但現實是我做不到,只能說:「也許吧,但它確實看起來很棒,金光閃閃又明亮。」
我想它可能真的讓最高音域的的音色變得更豐富,而這正是我所期望的,特別是在那些第四個E(E6,五線譜上加三線的Mi)以上的高音。我真的不太喜歡那些高音。偶爾吹到G或G# 我還能接受,但再往上的話,某些人說這樂器像薩氏管的說法就變得合理了。當然,有好的簧片、夠打開的喉嚨、良好的氣息支撐以及舌頭保持在正確的位置都對超高音的音色有所幫助,但我還是無法喜歡這些高音。
===
參照:
本博物館開箱文之133:玫瑰金調音管
本博物館開箱文之139:玫瑰金揚聲口
(90)Time is money,日本也是說「時間就是金錢」對吧?~應昌期
臨機應變的幽默感
從去年比到今年(2021年)初,四年舉行一次的第九屆應氏盃世界圍棋大賽終於結束。如前所述,日本圍棋界有一力遼天元奮戰不懈打入了前四強,可惜在準決賽仍然敗下陣來。
說到應氏盃,就讓想到其獨特的比賽規則。首先是猜子,猜對的一方可以自行決定要持黑或持白,不像一般的規則是猜中就持黑。貼目是黑貼八目(八點)、和棋黑勝(平點黑勝),用日本規則來代換的話,想成是黑先貼七目半可能比較容易理解。其實最大的差異還是在比賽時間上。雙方的用時是三個小時,但時限即將用盡時不會有讀秒,而是有機會增加20分鐘的時限。不過一旦增加20分的時限,就必須貼給對方2目(罰點),也就是拿目數來換取時間。而延長的20分時限用完後,可以再延長一次20分鐘,並且也是貼給對方2目。換言之,一局比賽中最多可以延長40分鐘,並且貼給對方4目。如果形勢差距很大也就算了,形勢接近的話,還要多貼4目給對方,大致就可以斷定這盤棋已經不可能獲勝了。(此規定後來有稍作調整,至最近的第十屆時,已經變成決賽時限雙方各三小時半、可延長35分三次,每次延長罰點兩點了。)
如此獨特的用時規則是在1992年的第二屆應氏盃中導入的。當時代表日本的棋士有好幾位都說「無法接受這樣的規則」,抗拒之下放棄出賽(當時日本圍棋界還算強盛,所以可以如此任性)。而筆者當年則是前去在台北市舉行的第二屆應氏盃準決賽採訪,當時在記者會上創立應氏盃的應昌期先生的反應非常有意思。
在接受筆者提問為何要使用這樣獨特的用時規則時,他稍等了一下後立即回答的就是「Time is money,日本也是說『時間就是金錢(時は金なり)』對吧?」。既然日語說得很好的應昌期先生都這麼說了,筆者也就不好繼續追問下去了。
===
說起經典管樂曲,最有名的應該就是兩大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與佛漢威廉士所寫的「一組(第一號軍樂隊組曲)」、「二組(同)」與後者所寫的「英組(英國民謠組曲)」等三大組曲了。即便是資訊相當貧乏的本人就學時代,這三首組曲也是幾乎每個參加管樂隊/團的學生所熟知的曲目。因此以下也整理維基百科的資料,來介紹佛漢威廉士所寫的「英國民謠組曲」。
===
才剛才社群媒體上宣布又陷入「包圍網」中,連續28個月不感冒紀錄是否會中斷?沒多久的本週三,本人終於還是「遇害」,只好把這個連續不感冒的紀錄歸零了。
其實,每當陷入「包圍網危機」之中時,我就會故意發出這個「死亡旗標」,目的正是警惕自己要小心,可惜這次顯然沒有成功。
當然,一定有人會懷疑「兇手」是上週五的「巴迪卡到門」後的慶功宴(先卡到門再卡到陰???)。因為後來聽說災情慘重,有人中了新冠、數人中了A流,嫌疑最是重大。
不過,認真說想要特定這次得到感冒的原因,其實還滿困難的。因為在本博物館與本人工作的職場中,早就有數人已經得到了A流,而且至少有兩人是陷入了完全失聲的狀態。不過由於症狀很輕微---幾乎沒有打噴嚏、幾乎沒有咳嗽、甚至連喉嚨也不到痛的程度,真正讓我比較困擾的事的確比較容易疲倦想睡,所以也很難確定自己得到的是甚麼型的感冒。加上本教主多次跟感冒或確診的人面對面吃飯喝茶,也都沒有甚麼狀況,所以就很難調查出起因(從這點來看,當初想要「清零」的人,實在太小看這個世界的複雜性了)。其實,我根本也不想去認定到底是被誰「害到」。
如果真的要自我「局後檢討」的話,真正的原因恐怕還是自己太過貪心,顧著看O片熬夜,休息不足,才會「中獎」,中斷了這個我原本想至少拉到三十個月以上的紀錄。
回想起來,本人上一次「感冒」是2022年八月初的某個病---因為我沒去「快篩」、沒去看醫生、當然不會無聊回報,所以雖然自己知道自己得到的就傳說中的新冠,但理論上是無法確認得的是甚麼病,自然也不會在醫療系統中留下任紀錄;只能稱為「某個病」---也是因為「顧著看O片熬夜,休息不足」造成的。話又說回來,雖然那個時候還是有少數人發現我「確診」了,但如果我不承認(的確不太想承認 wwww)的話,我的連續不感冒紀錄就可以一口氣回溯到2019年2月,長達五年十個月了。至於那一次,則是去了異地深圳,吃壞肚子造成的腸胃炎式感冒(所以印象超級深刻),非戰之罪也。
這一次感冒,從禮拜三早上微微覺得喉嚨不舒服,到下午開始感覺明顯疲倦,自己就知道已經逃不到時,到今天喉嚨完全沒感覺、僅剩鼻音仍重、話一多還是會想咳嗽外,差不多可以自認已經痊癒了(沒辦法,本人就是無可救藥的樂天派),這期間照例不吃藥、不看醫師(君不見本人總是推薦大家去看「百分之九十的病自己會好」嗎?),單純就是大量飲水、多休息(這兩天應該很少看到本人很深夜發文才對,至少比平常多睡兩個小時左右吧?)、照常騎車、做做簡單的吐納練習,如此而已。寫這麼多,只是想說這種病,只要平常心處理就好,沒必要吃藥,更沒必要打疫苗。平日如何注重提升自己的免疫能力(多喝水、多運動、多曬太陽...)遠重於其他有的沒的對策。
不過,經過最近兩次破功的教訓後,我自己真正該反省的還是要考慮調整自己的作息。未來好好學習小林老丈人(小林光一名譽棋聖,栩哥的老丈人,不是我的w),早睡(九點)早起(三點!!),或者是說至少有充足的睡眠,就是下一個新紀錄的課題了。
如眾所知(或說是同溫層皆知),上禮拜巴迪拜笛神教舉行了下半年的定期公演「巴迪卡到門」。當天台上玩得很開心,事後的反應則也轟轟烈烈(笑),因此想來簡單回顧一下當天的狀況。
演出當天禮拜五是正常上班日,為了演出理所當然請了一天假,就可以睡到自然醒。起床之後,簡單梳洗、整理要演出的東西,就可以輕輕鬆鬆去魔教總壇將樂器搬去演出場地的功學社音樂聽了。
當然,照例是騎你拜可去。
〔前言〕
最近在翻舊雜誌「圍棋春秋」(印象中是在光華商場舊書攤上購得),當然不能不注意身為「主宰」的總編輯安永一先生。順帶一提我手上的這本「圍棋春秋」雖然是中斷兩期後的復刊號,但復刊後一年左右,「圍棋春秋」還是永久停刊了。可見,辦圍棋雜誌這件事,特別是「在野」的圍棋雜誌,即便是在經濟成長期的1970年代也是非常賠錢的事情...。
言歸正傳,「圍棋春秋」內雖然有總編大人安永一的介紹,但卻非常非常簡略。對於這樣的「傻瓜」(安永老師自稱「棋癡」)很感興趣的我,只好求助維基百科啦。以下就是整理自維基百科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另外,還是想強調一下,安永一老師是姓「安永」、名「一」,不是姓「安」喔。另外,就像「金田一一」一樣,這個「一」也是念「Hajime」。
===
隨手逛網路時發現的文章,覺得非常有意思,介紹出來給大家參考。
原文的標題為: 「Does One Mouthpiece Fit All?」。當然,這是針對單簧管這種樂器的討論;不過,我個人覺得這些討論絕對也適用於其他(管)樂器。
原始連結在此,有興趣的人也可以直接對照原文。不過,原文甚長,看中文版還是比較輕鬆一點(笑)
作者Edward S. Palanker是巴爾迪摩金鶯隊交響樂團團員(2012年退休),我是從他的影片發現到他的文章的。
===
第五譜(81~100) 可能性的大小
右上角黑△打和白▲之交換,因為前者還能對中央白棋造成無形的壓力,其實功用更大。
白▲扳粘後雖然留有88位斷的狙擊,但與黑△擋到對於中央的威力相比,其實不過是小事一樁。
〔前言〕這也是「圍棋春秋」雜誌上看到的,內容挺為有趣,特來介紹一下。
順便補充一下,當時是大陸第一人陳祖德此行需要和日本業餘四強之一、學生頂尖棋士各一人對局,還接受了藤澤秀行(讀賣主辦)與加藤正夫(日本棋院邀請)讓先對局。前者陳祖德輸了一目,但後者卻贏了三目。證明其實力非同小可。
===
譯自:圍棋春秋雜誌1973年6月號
專家十傑賽決賽五局賽第四局
林海峰第二次獲得冠軍
文:田村龍騎兵
林海峰從第二局起三連勝
第十屆朝日專家十傑賽的決賽,是隔了三年之後再度成為東西對決。東邊的代表是林海峰名人(當時),西邊的代表「理所當然」是橋本宇太郎。這個對戰組合,是在各挑戰賽中首次出現,對棋迷來說應該會非常感興趣才對。
[前言]
如之前所述,Sean Osborn是我最喜歡的演奏家之一。身為前大都會歌劇院的單簧管首席,他在網路下毫不藏私地寫出了很多關於學習單簧管的建議,其中也包含了「熱嘴(Warm-Up,或說是日常練習=Daily Exercise)」的部分。以下就特別翻譯出來,給大家參考看看第一流的演奏家都是做些甚麼練習。
===
(89)AI的棋力的確是遠遠超過人類,但中、韓的棋士畢竟也是人,還是有贏的機會~一力遼
值得期待的一力遼
雖然是好一陣子之前的事了(本文寫於2021年4月),在2021年3月1日於東京內幸町的日本記者俱樂部中,一力遼天元.碁聖(當時)舉行了線上記者會。這一段「AI的棋力的確是遠遠超過人類,但中、韓的棋士畢竟也是人,還是有贏的機會」,就是記者會當中發言的一小部分。
正如一力遼先生所言,AI的棋力已經遠遠凌駕於人類之上了。就算世界最頂尖的棋士被AI讓二子也很難求勝,在現在也被認為是理所當然之事;這就跟人類跑得再快,也比不上汽車快是同樣的道理。不過,圍棋有趣的地方就在於是由有喜怒哀樂情的人類來下的,下棋時會心情激盪起伏、也會有覺得好可惡的心情、當然也會看錯棋。
但在這樣甚麼都可能會發生的人類彼此之間的對局中,日本人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拜在中國人與韓國人的後塵之下了。其理由之一,一力遼先生認為是思考時間的運用方式造成的。世界賽經常都是思考時間三小時以內的比賽,但在日本卻是一盤棋要下兩天的二日制,就算是循環賽的思考時間也有五小時;所以去下三小時制的棋賽時,後半段經常就遭到逆轉的情形是非常明顯,如何去克服這樣的差異,是日本棋士們的一大課題。
不過,就在去年,一力先生在應氏盃世界圍棋大賽中,以創下最佳自身紀錄的成績打入了前四強中,可說距離冠軍只有一步之差了。在日本國內賽方面,最近也在連續挑戰井山裕太五次失敗後首次挑戰成功了(2020年年末的天元挑戰賽,一力遼以3:2擊敗井山,首次從後者首中奪取頭銜)。因此不論是日本國內賽或是世界賽,我們都可以對一力遼先生有更高的期待了。
*2024年9月,一力遼終於在第十屆應氏盃中以3:0擊敗謝科九段拿下了冠軍,也終結了日本十九年來未曾贏過主要世界大賽冠軍的悲劇,應了這篇的期待。
===
如前所述,我根本懷疑這產品就是針對S牌樂器設計的,因此就請出了算是本博物館元老的S牌中音單簧管來「試刀」。
但在組裝之前,還是想拿原本搭配這把中音單簧管使用的V牌B44中音吹嘴來和「大嘴巴」比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