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譜(65~74)
黑棋的補法很難。黑65的虎粘,稍微給人過重的感覺。雖然我認為A飛補可能會比較好,不過每個人各有喜好吧。
對於黑69碰,白棋認為中央比較重要,所以白70上扳。
呆大人誤國、非叫獸就更誤國矣。 所以只好當個文抄公,才能六畜無害,避免誤己誤人又誤國。善哉、善哉! 總之,這裡是個介紹圍棋、音樂、產業新聞、遊記、鬼扯等奇奇怪怪文章的部落格。
第六譜(65~74)
黑棋的補法很難。黑65的虎粘,稍微給人過重的感覺。雖然我認為A飛補可能會比較好,不過每個人各有喜好吧。
對於黑69碰,白棋認為中央比較重要,所以白70上扳。
2. 躍動感
1933年7月7日 時事新報主辦升降十局賽第二局
先 木谷實五段 vs 分先吳清源五段
吳老師和木谷老師在1934年出版的「圍棋革命‧新佈局法」一書,成為大賣十萬本的暢銷書。這樣的銷路,即使在現在也是非常不得了,當時更是破格的紀錄吧。(譯者按:就王銘琬老師的說法,在現在的日本出版界,一本書要賣超過三萬本才不會賠錢;在台灣則是三千本。而熱賣的「梅澤由香里的圍棋入門」,似乎剛好就是賣三萬本。可見新佈局法是多麼的暢銷。)
失敗圖
如果黑1斷,白▲就會發揮作用,結果成為寬氣劫。當然失敗。
解答
黑1點、再3尖可以避免劫爭。
由於白棋不能在A位進子,所以黑棋可以在A位粘,讓白棋成為聚三死掉。黑5如果手順錯誤先在A粘的話,白5接就變成雙活。
1960年代最後的樂季---滿是巡迴公演的柏林愛樂
與傅尼葉、肯普的精彩錄音經驗
我們在倫敦與巴黎分別舉行了兩場音樂會之後,我們在六月九日從巴黎搭飛機回到了柏林。這次的巡迴雖然很有意思,但實際上也是非常疲勞的旅行。但能夠有從布拉格、莫斯科、列寧格勒、倫敦到巴黎的旅程,也是非常棒的經驗。最後就是再跑一趟荷蘭,這個樂季就結束了。這是真是個一趟旅行接著一趟旅行的樂季呢。
然後,就在1969年的暑假中,我替DG灌錄了一張非常精彩的唱片。內容是貝多芬的三重奏作品編號十一號(Trio fur Klavier, Klarinette, und Violoncello B-dur, Op.11, "Gassenhauer-Trio"---「街之歌三重奏」),錄音的地點則是在瑞士雷曼湖(Leman Lake)畔之美麗村落沃韋(Vevey)。
位在雷曼湖畔的沃韋村(照片引自維基百科)
這張唱片中擔任大提琴的是皮耶‧傅尼葉、而鋼琴是威爾漢‧肯普,真是最棒的共演夥伴。錄音過程是在八月十九日到二十二日之間進行的,在這段期間能在沃韋和這兩位偉大的藝術家共同生活,可以說是沒有比這件事更好的經驗了。
譯註:這張唱片現在也有CD版本,歸類在肯普的錄音集之一。國內可以買到這張CD的日本版,編號是POCG-90119。
這張全部是明星(肯普、謝霖、傅尼葉與萊斯特)的貝多芬三重奏集CD
===
這是在碁月刊二月號上看到的,覺得很有意思,所以貼出來給大家試試看。
原作者設定的難度是兩顆星(中等,最高三顆星),標題是"不對勁"。
作者自己的感想是:這個問題是本書中我最喜歡的詰棋之一。不過,▲一子是實戰之中不可能出現的型態,也許有人會覺得不太對勁吧。不知道讀者們覺得如何?
答案明天揭曉。
* 好久沒在這裡貼圖了,還是不變的難用呀
首次蘇聯巡迴的隨處怪事
六月一日,柏林愛樂搭乘飛機進入了列寧格勒(聖彼得堡)。這是一個和莫斯科個性上完全不同的城市。由於是個面海的港都,我認為這裡一直都是自由開放風氣的城市,而人們也讓人有親切和善的印象。我們雖然在列寧格勒雖然舉行了兩場音樂會,但在旅館上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不過,我們這次知道即使抗拒也是浪費時間,所以早早就甘願接受。
* 原文轉載自The Clarinet雜誌2002夏季號Vol.9
人生真是非常刺激!將來也不會覺得無聊…
~莎賓‧梅耶(Sabine Meyer)專訪
專訪:萩原清次
中文翻譯:Tony Huang
豎笛家 莎賓‧梅耶(引自其CD封面)
<前言>
同時具備了美貌與才能,而且還擁有了豐富的感性、華麗的工作內容,甚至還有幸福的家庭等完美的協調生活…。光看世界級的美女豎笛家莎賓‧梅耶,就會覺得「天不予二物」(才貌不可兼得)等的說法完全是子虛烏有。這次她來到日本開音樂會(譯者按:這是2002年的事),我們在她的身上又看到增加了幾分知性之美的光輝,以及散發出了成熟的風味。
譯自「碁世界月刊四月號」謝依旻專訪
感到開心與責任重大
採訪:甘竹潤二
無責任翻譯:Tony Huang
謝依旻小姐終於橫掃女子棋壇了。
謝小姐在向梅澤由香里女流棋聖挑戰的三局賽中連勝兩局,奪得了女流棋聖頭銜。此刻她同時擁有了女流本因坊、女流名人、女流棋聖三個頭銜,也是史上第一次達成稱霸全部女子棋賽頭銜的紀錄。
因此本次我們將要直接採訪這位將女子棋界染上自己「謝、謝、謝」顏色的最佳女主角。本特輯的內容是由專訪、女流棋聖戰第二局的自戰解說,再加上根據本人證詞的「謝依旻二十年史」與「私人祕密大公開」所構成。然後我們還會再介紹對謝小姐非常熟悉的四位人物短篇。各位讀者,要不要也試著染上「謝色」看看呢?
* 以下是謝依旻特輯的第一部份---專訪。
記者:女流棋聖戰第二局獲勝後的瞬間,您好像哭的很厲害呢。
謝:哈,那是因為採訪我的人,請我談一下過去照顧過我的人,結果就…。
記者:您終於成為女流三冠了呢。
謝:因為我一直就把獲得頭銜當作我的目標,所以一旦達成後當然是非常開心。但同時也立刻感到責任重大。接下來還是要繼續努力才行。
記者:接下來要您解說女流棋聖戰第二局,在那之前,想先請您談一下第一局的重點。
謝:黑89拐時,如果白90在107位尖碰的話,黑棋就要傷腦筋了。(譯者:請參照第十三屆女流棋聖戰第一局解說)但白棋沒有這樣下而是90雙,結果就變成本劫了。從這裡開始我才覺得局面好轉。
記者:再過不久,關係女流名人三連霸的三局挑戰賽也要開始了。挑戰者是向井千瑛四段。
謝:我和向井四段曾經說過「我們來比個一千盤快棋勝負吧」。不過到現在才下了五十盤左右。
記者:您和向井小姐是同年而且感情很好呢。
謝:我和向井小姐今後還會有很多下大比賽的機會,所以我不會特別去思考我和她是同年或是關係很好的問題。不過,向井小姐現在在王座戰中只要再贏一盤就可以進入本戰了。如果被她搶先了的話,心裡也許還是會很不甘願。(譯者按:結果向井輸給今村俊也,沒有創下紀錄)。
記者:請您談一談對女流名人戰的想法。
謝:這是我和向井小姐第一次下頭銜賽,我可是非常非常期待能有好的結果。
記者:想請您說一下今後的目標。
謝:今年首先要拿到三十勝,然後希望能盡快達到兩百勝(編註:到二月底為止,總計已達155勝)。這可能令人很意外吧?(笑)當然我也希望能打入各大比賽的本戰,而世界賽我也會好好加油。
記者:謝謝您。
附錄:謝依旻三冠 年度別成績表
年度 | 局數 | 勝 | 敗 | 勝率 | 黑棋 | 白棋 | ||||
勝 | 敗 | 勝率 | 勝 | 敗 | 勝率 | |||||
2004 | 14 | 8 | 6 | 0.571 | 4 | 1 | 0.800 | 3 | 5 | 0.375 |
2005 | 46 | 28 | 18 | 0.609 | 13 | 8 | 0.619 | 15 | 10 | 0.600 |
2006 | 38 | 24 | 14 | 0.632 | 9 | 3 | 0.750 | 15 | 11 | 0.577 |
2007 | 56 | 40 | 16 | 0.714 | 24 | 13 | 0.649 | 16 | 3 | 0.842 |
2008 | 43 | 26 | 17 | 0.605 | 14 | 12 | 0.538 | 12 | 5 | 0.706 |
2009 | 39 | 25 | 14 | 0.641 | 13 | 10 | 0.565 | 12 | 4 | 0.750 |
2010 | 5 | 4 | 1 | 0.800 | 2 | 1 | 0.667 | 2 | 0 | 1.000 |
總計 | 241 | 155 | 86 | 0.643 | 79 | 48 | 0.622 | 75 | 38 | 0.664 |
插曲1 [和趙老師一起喝酒時]
這是發生在二十世紀將要結束之時。
當時我在中國昆明和趙治勳老師下世界棋賽的準決賽之三局賽。(譯註:1996年的第三屆應氏杯準決賽於昆明舉行,所以嚴格來說,還不到二十世紀末。這次的三局賽,依田以二比一擊敗了魔鬼老趙,打入了冠軍戰,但最後輸給韓國的劉昌赫九段)
比賽結束的當晚,我們兩人一面大口喝著白酒一面聊起各式各樣的事。
其中,我說到:「下棋時雖然猜不到對手會有怎樣的訂單跑出來,但偶爾卻可以看到從大家認為是小處的地方開始下的人。就我的感覺看起來真是奇怪呢」。趙老師接著說:「木谷老師就是會下在這種地方」。由於是直接說出木谷老師的名字,真讓我吃了一驚。
趙老師可是非常的尊敬他的導師木谷大師呢。
我雖不知道趙老師腦海中是否也浮現了這局棋(譯註:前述十局賽第一局),但我猜我們想的是同樣一件事吧。
譯註:由於本篇也很短,嚴格來說,就是前一局的補充感想;所以這裡也來補充一點東西。以下這段文字是著名的作家江崎誠致所寫的「吳清源」一書選出:
大凡一流棋士都會有一些綽號,例如高川格是「鎮頭」、「剃刀坂田」、林海峰的「二枚腰」、石田是「人間電腦」、加藤是「殺手」、武宮則是「宇宙流」等等。確實,這些綽號可以表現出棋士本人棋風的一面。
然後,雖然這些綽號一見之下非常明快,但在千變萬化的戰鬥中,只靠著這些綽號的特質來下,對手是不可能被輕易地擊倒的。所以,其實身為二枚腰的林海峰也有強烈的攻擊力、而人間電腦的石田也會有孤注一擲的冒險性、殺手加藤也有堅忍的承受力。換句話說,大家都有很多隱藏在綽號後的其他性格。而且,如果不是這樣,根本無法保住一流棋士的地位。
但很奇怪的,不知何故吳清源就是沒有這樣的綽號。雖然剛來日本的少年時代,常常會有人用「神童」的名詞來形容,但這和上述形容個性的綽號不一樣。吳清源的時代,和現在充滿頭銜戰花絮的媒體至上時代不同,所以也許當時的記者本來就缺乏想要替大人物取綽號的興趣。不過,恐怕真正的事實是,根本就無法替吳清源取綽號。或者,應該說是根本沒有替他取綽號的必要。
那麼,趙治勳先生所說的「吳老師一面以自由的想法,一面創造出固有的事物」中的固有事物到底是什麼呢?我想,恐怕是指吳先生的構想方法吧。如果以盤上出現的棋形來比喻的話,應該就是無論在怎樣激烈的戰鬥中,都能保持著調和的特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