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名曲介紹]英國民謠組曲

說起經典管樂曲,最有名的應該就是兩大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與佛漢威廉士所寫的「一組(第一號軍樂隊組曲)」、「二組(同)」與後者所寫的「英組(英國民謠組曲)」等三大組曲了。即便是資訊相當貧乏的本人就學時代,這三首組曲也是幾乎每個參加管樂隊/團的學生所熟知的曲目。因此以下也整理維基百科的資料,來介紹佛漢威廉士所寫的「英國民謠組曲」。


===


在佛漢威廉士成為著名的大作曲家前,致力於收集家鄉的英國民謠,並且將這些民謠整理成不少音樂作品,而這首「英國民謠組曲」也是其中一。這首作品是1923年接受當時的英國皇家軍樂學校的司令約翰.索馬維爾(John Somerville)的委託,專門寫給軍樂隊演奏的組曲;完成後在1924年7月4日,由海克特.愛德金斯(Hector Adkins)中尉(一說當時的指揮是卡賓斯...)指揮英國皇家軍樂隊於奈勒音樂廳(Kneller Hall)首演。原本佛漢威廉士是寫成四首樂曲結合而成的組曲,但在首演之後正式出版時,卻將原本的第二首「海之歌」進行曲刪除獨立出版,變成現行分別由小調、大調進行曲當成首尾、中間搭配間奏曲的形式。目前的三段版本中,共使用了九段英國民謠,其中六首是由佛漢威廉士的好友兼同事夏普(Cecil Sharp)所收集的民謠曲集中挑選出來的。


由於出版之後深受歡迎,所以原本發行的Boosey & Hawkes出版社立刻在1924年發行了由佛漢威廉士的學生戈登.雅克伯(Gordon Jacob)改編的管弦樂版,並且將原本的曲名「民謠組曲(Folk Song Suite)」改成「英國民謠組曲(English Folk Song Suite)」。到了1956年,又由法蘭克.萊特( Frank Wright)改編成英式銅管樂團合奏版,同樣由Boosey & Hawkes出版;而且可能也是為了版本區分,再將曲名調整成了「英國民謠集組曲(English Folk Songs Suite)」。2008年,Boosey & Hawkes出版社再將這首作品重新編輯成符合現代管樂團編制的新版本出版。


全曲各段的內容如下:


第一段「進行曲:下星期天十七歲(March: Seventeen Come Sunday)」


此曲在簡短四小節的序奏之後,立刻進入標題「下星期天十七歲(Seventeen Come Sunday)」的民謠段落。接著則是轉至大調的優美的旋律「美麗的卡洛琳(Pretty Caroline)」,這個旋律在經過反覆後,進入了由低音部主奏民謠「富財主與乞丐拉撒路(Dives and Lazarus)」、同時高音部則是演奏綿長的複拍子對位伴奏,這是此曲的一大難點也是作曲家的一大巧思。在這個相當於進行曲第三段(Trio)片段結束後,「美麗的卡洛琳」旋律再度出現,然後跳回至樂曲的一開頭,重新演奏「下星期天十七歲」的旋律,再以兩個小節的終止式結束全曲。因此這一首進行曲的結構可以看成是ABCBA的形式。


第二段「進行曲:海之歌(March: Sea Songs)」


顧名思義,這是三首「海之歌」民謠旋律構成的進行曲,這三段旋律的標題分別為「皇家公主(Princess Royal)」、「本博元帥(Admiral Benbow)」與「樸資茅斯(Portsmouth)」。這些旋律之所以稱為「海之歌」,是因為歌曲往往會跟船或水手有關。其調性與結構上也和第一首進行曲「下星期天十七歲」很像,也是ABCBA的形式,這可能也是佛漢威廉士覺得有點重複、最後從這個組曲中刪去的原因。不過,作曲家還是很喜歡這首作品,除了單獨出版以外,在1942年還親自改寫成了管弦樂版。



*單獨出版後印成了小型譜,可以放在小譜架上在戶外演奏,如上圖所示。


第三段「間奏曲:我的健美男孩(Intermezzo: My Bonny Boy)」


開頭是以多利安音階(Dorian)構成的優美旋律「我的健美男孩(My Bonny Boy)」,在一段簡短的裝飾奏後,進入了名為「綠灌木叢(Green Bushes)」、其實另外一位管樂名作曲家葛仁傑(Percy Grainger)也曾使用過的輕快民謠的中段,最後再回到開頭的「我的健美男孩」主題,卻改由低音與高音聲部對唱的形式來終結。因此這是很標準簡潔的ABA結構。


第四段「進行曲:索莫賽特地區民謠(Folk Songs from Somerset)」


這是由四段民謠旋律構成的進行曲。此曲也是由作曲家很喜歡的四小節輕快序奏後開始,然後就是成為此曲主旋律的民謠「吹散朝露(Blow Away the Morning Dew)」登場。第二段則是由教會調式(Aeolian mode)構成的旋律「日耳曼高地(High Germany)」,這其實也是展現中低音樂器豪邁性格的著名段落。然後在「吹散朝露」主題重新出現後,樂曲進入了進行曲架構的第三段(Trio),這是調性轉入小調的民謠「植樹高升(The Trees They Do Grow High,最近的考證此旋律稱之為Whistle, Daughter, Whistle可能比較正確)」,然後氣氛一轉,改由低音部主奏民謠旋律「約翰.巴里孔恩(John Barleycorn)」,同時高音聲部則是以類似信號曲形式的伴奏來點綴,是個非常熱鬧壯麗的段落。在由這兩大旋律構成的第三段結束後,樂曲回到開頭,重複了「吹散朝露」與「日耳曼高地」,盛大結束全曲。因此結構上也能看成是稍微複雜的ABA或ABACDABA形式。


在編制上,雖然不很確定原始佛漢威廉士就是如此寫(畢竟出版社Boosey & Hawkes有將作曲家的編制「調整」成更符合市場需求編制的前科,例如霍爾斯特的「一組」,就是一例),但此曲最先出版的1923年版本,就是當時流行的英國室內管樂團(Concert Band)編制形式:


降E調長笛與短笛(怕了吧,至少各一人)

C調長短笛(至少各一人,和降E調長短笛互換)

降E調單簧管(理論上要兩人,但幾乎完全與長笛或第一部單簧管重疊,其實可以省略)

獨奏降B調單簧管(可以不只一人)

齊奏第一部單簧管(數人)

第二部單簧管(數人)

第三部單簧管(數人)

中音單簧管(幾乎和法國號或中音薩氏管重疊,可省略)

低音單簧管(幾乎和低音管或次中音薩氏管重疊,可省略)

雙簧管或C調單簧管(怕了吧!由於有上下聲部,所以可以是一把雙簧管、一把C調的奇妙編制)

低音管(兩部,至少兩人)

中音薩氏管

次中音薩氏管

上低音薩氏管

低音薩氏管與倍低音單簧管(兩者都是降B調,但是上下八度分部,但完全和低音號重疊,可省略)

第一部短號(其首席相當於銅管首席或樂團首席,其他人吹齊奏)

第二部短號(數人)

降B調小號(至少兩人)

四部法國號(至少各一人,總譜上寫的是降E調,但分譜寫的是F調,這很有趣)

三部長號(第一、第二與低音長號)

上低音號(總譜上寫Euphonium,但分譜有Baritone和Euphonium,前者據說是寫給Baritone Saxhorn!)

低音號(含低音大提琴,至少各一人)

定音鼓

打擊樂(大鼓、小鼓、鈸、三角鐵)


至於2008年版,就刪去了不再使用的Eb長笛家族、C調單簧管與上低音薩克號、總譜上也將降E調法國號寫成F調、低音號和低音大提琴,並且重新以電腦排版軟體輸出、修正了明顯的舊版錯音。


===


如以上所寫,這首名曲除了管弦樂版和銅管合奏團版本外,還有直笛版、單簧管重奏團版與各式小編制的婚編版本。市面上最有名的單簧管重奏團改編版本,恐怕還是美國編曲家Matt Johnston的版本。


這個版本並沒有不好(應該說是很好),但自從看了維基百科上原始版本有四個段落,刪去的第二段是芬迺爾指揮克里夫蘭管樂團的進行曲中也有收錄、其實我自己也曾演過的「海之歌」後,就決定畫蛇添足,重寫一個也是四個段落的版本(收集狂的堅持)。


這裡我使用的編制,考慮到「普及性」,不使用降A調、C調等太過獨特的樂器,而如下所示:


降E調單簧管(至少一人,可以考慮兩人輪流)

降B調單簧管第一部(至少兩人)

降B調單簧管第二部(至少兩人)

降B調單簧管第三部(至少兩人)

降B調單簧管第四部(至少兩人)

中音單簧管第一部(至少兩人,可用巴賽管替代)

中音單簧管第二部(至少兩人,可用巴賽管替代)

低音單簧管(至少兩人)

倍中音單簧管

倍低音單簧管


算是偏中大型的單簧管樂團可以演奏的編制。編曲的原則基本上還是將長笛、短笛、小號寫在降E調上、而降B調一~四部輪流擔任旋律與伴奏(本人的原則就是不會集中主聲部在第一部上),高守備範圍的中音單簧管則是負責小號、法國號、低音管、上低音號的部分(當然也是一二部輪流主奏),以下的聲部(長號、上低音號、低音號、低音管等等)則交給低音單簧管、倍中音/倍低音單簧管負責。雖然依慣例沒有寫打擊樂器,但直接使用管樂團的分部譜來打,絕對是沒問題的。


編曲的參考MIDI如以下連結所示:

 


 


https://youtu.be/i6fyAu0wy3c?si=9o879ZHehdW0qUDK


總之,又讓一首經典作品「慘遭教主化」了,開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