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4日 星期二

[連載]天棋的世界(28)


(28)御城碁

日本的戰國時代結束、德川幕府建立後,當時的社會就有了推廣文化的餘裕了。

而從1588年從豐臣秀吉手上獲得圍棋官職(官賜碁所)的日海(即後來的第一世本因坊算砂)則在1603年、於從以前開始就喜歡圍棋的德川家康當上征夷大將軍(譯註:德川幕府初代將軍)時,為了祝賀而前去參拜德川家康、並且授五子指導了他一局。

之後,德川幕府也在1612年設置了「碁所(譯註:圍棋部)」、「將棋所(譯註:將棋部)」、並且在1626年開始了每年舉行一次、在德川將軍面前對局的二到三局的「御城碁」與「御城將棋」。

直到1864年終止為止,御城碁總共進行了230多年,棋士們就在將軍面前一決高下。

這230多年總共下了536局、出賽的棋士共有67人。

能出賽的棋士可以獲得銀子十枚、禮服、早晚餐與茶果點心。(江戶前期的銀子一枚相當於現代十萬日圓的價值)

能夠出賽御城碁的對局者主要是本因坊、井上、安井、林等四大門派的掌門(當主)與繼承人(跡目)與七段以上的棋士、偶爾也會有棋力被認可參賽的四大門派以外的棋士參加。

對局的時間通常很長,所以實際進行御城碁時會採用「下打(譯註:在外面先下完)」、然後在將軍面前擺出來的方法。但「下打」的過程往往也會花上數天,規定是沒下完前是禁止外出的,所以才會出現了「棋士就算父母過世、也不能回去看最後一面」的俗諺。(當然,一般的圍棋愛好家是不用擔心會遇上這樣的問題。)

至於天碁小時候所處的時代,就是德川幕府時代的末期。

當時的天保11年(1840年),十一世井上幻庵因碩提出了爭取圍棋界最高地位「名人碁所」的申請,但同時被本因坊秀和提出了進行比賽對決(爭碁)的要求,結果在天保13年輸給了本因坊秀和,只好放棄申請「名人碁所」。

在那之後,秀和的繼承人本因坊秀策則是從1849年開始到1855年為止,完成了御城碁十九連勝的偉大紀錄。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