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世界的圍棋入門
天碁的妹妹彌生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一連串的難題接二連三的降臨在天碁的身上,幸好還有一個老大哥蘭戶來拯救他。
即便如此,目前天碁遇到的問題,顯然不是這兩個小孩可以解決的狀況。
不過,這次我們要換個話題,來談談我看到的世界各地「圍棋入門」故事。
進入明治時代後,有很多外國人從世界各地來到了日本。
其中之一是名為奧斯卡.寇爾薛爾特(Oskar Korschelt)的從德國來的科學教師,他去拜訪了方圓社的本因坊秀甫(譯註:秀甫在方圓社還不是本因坊)。
秀甫認為這是一個在海外普及圍棋的好機會,因此懇切仔細地教導他。也是這樣,在寇爾薛爾特回國之後,特別在1882年發表了一篇介紹圍棋的文章。這可以說是歐洲圍棋史的開始。
從「德語圈」開始推展的圍棋,就這樣傳到了當時是歐洲中的大國、也是文化中心的奧匈帝國的知識份子圈中了。
不過在沒有人會下圍棋的西歐中,缺乏像現在隨手可得的書籍,那又是個沒有網際網路的年代,真的讓人好奇圍棋到底是怎樣推廣出去的呢。
在當時,果然來到日本的西方人,覺得圍棋是一種「沒看過的遊戲」、而且「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難」,所以把圍棋當作是一種身分相當高的人喜好的興趣,介紹給來到日本「西歐知識份子」。
歐美的知識份子,特別是對自己的頭腦很有自信的理科人開始下起圍棋後,發覺圍棋「並不像自己想像的要怎麼贏就能怎麼贏」,這讓他們的自尊無法接受,於是就更加沉迷於圍棋之中了。
這一點可說是世界共通的現象。
只不過,看到西方人學下圍棋時,會感覺到一種和日本人學棋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們會「長考」起來,並且用「這個就是因為我是這麼想的,所以我才會選擇這個落點」的方式進行「理論式的說明」。而且他們還會用這種自己想出來的理論式說明去教導下一位初學者。
對於我這樣以圍棋為職業的人來說,就是要從聆聽這些歐美風格的解說開始,進行「忍耐」與「充滿興趣」的指導。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