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自:Pipers雜誌1994年9月號Vol.157
約翰.辛德勒專訪
採訪者:小林利彰(東京交響樂團單簧管團員)
[前言]
聽過約翰.辛德勒(Johan Hindler)這位單簧管演奏家姓名的人也許不太多,但在維也納樂壇,卻公認他是單簧管界頂尖等級的演奏家,而且與恩斯特.奧登薩默(Ernst Ottensamer)、諾伯特.托伊伯(Norbert Täubl)並稱維也納愛樂新秀三劍客之一。其實維也納愛樂和其他德國系統的樂團不一樣,吹第二部的人不僅要兼吹降E調單簧管,也必須吹兼吹低音單簧管。對維也納愛樂的團員而言,昨天才剛在「托斯卡」中吹低音單簧管、今天就要吹「玫瑰騎士」中的降E調單簧管、然後明天預定還要在「魔笛」中吹獨奏單簧管的行程,幾乎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了。而辛德勒先生也是能夠這樣巧妙吹奏各種不同樂器的少數單簧管演奏家之一。他使用的標準單簧管,當然不用說一定是漢默史密特公司(Otmar Hammerschmidt)的12F,現在這種維也納學會式的單簧管也能在石森管樂器店買得到了,這件事也在維也納當地引起不小的話題呢。這對日本的單簧管愛好者而言,也是件非常值得高興的新聞。
而現在這三位被稱為維也納愛樂新秀三劍客的優秀單簧管演奏家,其實都是彼得.舒密特(Peter Schmidl)的學生(現任柏林愛樂單簧管首席的Wenzel Fuchs也是)。聽過這三劍客以獨奏會形式進行畢業考的小林利彰先生甚至說,他從未聽過如此優秀的三場獨奏會。其中印象最深的還是平常都是撲克臉的辛德勒先生的技巧最出類拔群。這次我們就試著請小林先生採訪三劍客中年紀最大的辛德勒先生。(譯註:小林也是同一時期在維也納和舒密特先生學習)
===
小林:您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入團甄試(譯註:基本上就等於是維也納愛樂的甄試)中,用「令人咋舌」的速度演奏史麥唐納的「被出賣的新娘」快速斷奏的樂段,我想一定令在簾幕另一側的樂團評審們熱血沸騰吧,這件事是讓大家印象非常深刻。但意外的是,您是相當晚才來到維也納的啊。
辛德勒(以下簡稱H):因為我是出生離格拉茨大約三十公里遠的伏隆來顛(Fronreiten),九歲開始學習單簧管,一開始的老師是約瑟夫.布倫納德先生。其實他也不是職業音樂家,而是從事音樂以外的工作。之後,我去專門學校學習機械製作的課程,並且參與了汽車相關產業的工作(譯註:全世界最大的汽車代工公司的麥格納,就在格拉茨....)。這期間我也入伍在奧地利軍中服了十四個月的義務役。雖說,其實我也是在軍中的軍樂隊中吹奏單簧管就是了...。但結果還是有三年左右沒有學樂器的空窗期。直到20歲時我才進入格拉茨的音樂院中正式學習音樂。
小林:所以您來到維也納,還要在那之後對嗎?
H:我是23歲的時候才打算來維也納住。在這之前,是從格拉茨來到維也納的音樂院通學了一年。不過這樣通學,就不可能去吹歌劇院(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客席協演了。
小林:哇!那您決定搬來維也納就是因為想當職業音樂家了嗎?
H:不,我打算搬來維也納時還沒有這樣的目標,更沒想過自己會進得了維也納愛樂。說來好笑,我對樂壇相當陌生。當我第一次去上舒密特老師的課時,從教室的門口中看到一位身形矮小的老人正露出臉來跟大家不知道說些甚麼,後來出來以後我就問了舒密特老師他是誰時,老師驚訝地回答:「你竟然不知道耶特爾(Rudolf Jettel)教授?」(笑)
小林:竟然不認識耶特爾教授,在維也納應該會被當外行人吧。不過您現在在維也納愛樂的同事恩斯特.奧登薩默和諾伯特.托伊伯,當時也是和您一起上舒密特教授的課對嗎?
H:在我開始到維也納通學時,他們兩位早就已經在舒密特老師的班上上課了。他們也都比我年輕。我記得恩斯特是1955年生、諾伯特是1956年生(辛德勒則是1952年生),而在我認識他們的時候,印象中他們就已經是可以出師的優秀單簧管演奏家了。不論是音色、技巧與音樂性,都非常好。所以我們彼此也算是很好的競爭對手。
小林:既然大家都是使用同樣的教本、基本上也都是練同樣的東西,競爭意識會很強烈吧?
H:的確如此。在維也納,過去有烏拉赫(Leopold Wlach)、耶特爾、普林茲(Alfred Prinz)、舒密特等大師一脈相傳,不論是樂器系統、教本、到所有音樂方面的思考方式都是繼承過去留下來的傳統,大家等於都是在同一條線上賽跑,朝向同樣的目標奔去。當然每個人還是會有各自的個性,好比說有人的音色比較柔和、有人是比較硬、有人是比較亮的感覺、有人則是比較暗,不過大家的根基通通都是一樣。
小林:不過,當時漢斯(辛德勒的暱稱)的技巧特別出眾,也是班上所有人都認同的啊。特別是斷奏跳音(Staccato)的部分,是連耶特爾教授或舒密特教授都為之咋舌呢。不管怎麼說,在舒密特老師的課上,只要出現了困難的片段時,老師就一定會說:「你們也許可能沒辦法吹得像辛德勒一樣,但只要好好練習,至少可以吹得跟我一樣」。
H:是這樣嗎?(笑)
小林:不要裝傻,快快招出你是怎麼可以精通技巧到這種程度的?
H(笑):練習。秘訣還是用氣。對我而言,技巧並不是單純練手指就能獲得的。越是遇到困難的地方,好好運用肚子去掌握氣息的控制就越是重要。
小林:我的話,遇到難的地方時,總之就是先多吹個幾遍。你的意思是其實不用這樣練嗎?
H:不是。遇到難的地方,當然要放慢練個幾百次。不過,只有這樣練是不夠的,還必須要讓你的肚子控制氣流到非常平順的程度才行。就有點像是弦樂器上下弓一樣。
小林:原來如此。不過可以請您說的更詳細一點好嗎?
H:好比說,吹到快速樂句時會出現爆音,當然就跟手指沒有正確按準音孔有關。但是,如果你根本沒有穩定的送氣的話,就算你的手指再正確也沒用。當你能夠穩定的送氣時,精神也就越能專注,這樣的專注力也能更提升手指的正確度。
雖說是理所當然,但只有手指按住音孔,是無法發出聲音的。所以在手指練習之前,必須有良好的氣息控制,能夠控制氣之後,才可能有連得漂亮的圓滑奏與乾淨清晰的跳音。可以說弦樂器右手執弓和管樂器的送氣是同一件事。
順帶一提,在維也納的管弦樂團中,遇到有薩克斯風聲部出現時,大致都是由單簧管演奏家來兼任,但畢竟我們都不是吹薩克斯風的專家,所以特別會覺得低音附近的發聲非常困難。有的時候要嘛是音沒發出來,有的時候則是直接變成爆音...。這種時候,就是重新確認自己的送氣是不是有問題的好機會。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