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40)-1 可以發出超高音的瑪爾奇系統


從照片來看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 檔案40


這是法國賽爾瑪(Selmer)公司製造的瑪爾奇系統(Système Marchi / Marchi system)。



這是以賽爾瑪公司生產的10系列單簧管中的10S型號之完整貝姆式單簧管(最低音到降E)為基礎,所製造出來瑪爾奇系統單簧管。


這個瑪爾奇系統,顧名思義是由喬瑟夫.瑪爾奇(Joseph Marchi,1924~2014/6/21)所設計出來的新型單簧管。


這種系統的A調與降B調版本是從1975開始一直生產製造到1980年代中期為止,但生產數量非常之少,據說瑪爾奇系統前後只製造了83版而已。



喬瑟夫.瑪爾奇是蒙比里埃(Montpellier)的音樂院教授,到了1960年代左右起,在南法的賽特(Sète)音樂院擔任和聲學的老師。再之後,則是去了馬賽音樂院擔任單簧管教授。


瑪爾奇看起來像是義大利語系的名字,可能是義大利後裔吧。



很多新的單簧管系統是因為發聲不清楚或是音準補償的問題而加上了各種音孔或按鍵而誕生出來,但這個瑪爾奇系統卻是因為拓展單簧管音域而出現的。


而且這種系統的拓展音域,並不是像低音單簧管或巴賽單簧管那樣是往低音域延伸,而是利用單簧管的泛音來往高音域發展。


因此,瑪爾奇系統也準備了獨特的高音指法表。



這裡只刊登瑪爾奇系統所開發出的獨特指法,指法圖示中右手操作的部分用藍色表示,左手則是紅色表示。



這裡可以看到瑪爾奇系統開發的獨特指法最高音是寫到Sol(G7)。


而通常布菲公司的指法表最高是寫到Do(C7)。



不過要發出指法表上的這些超高音,還是需要一些訣竅。


換句話說,不是按出對的指法就能發出高音,必須要有正確的練習方法、發聲的方法、簧片、吹嘴、含入吹嘴的深淺等等訣竅。


這些訣竅,可以說也適用於正常指法表上所寫出來的高音。


而且雖說一般的指法表最高音只有寫到Do(C7),但只要掌握住上述的訣竅、並且好好練習的話,也還是能發出更高的音。


言歸正傳,所以瑪爾奇系統所發展出來的指法表,只是給予發出超高音的指法方向,並不是誰都能利用這種系統吹出超高音的。


其實,我自己也曾有實際碰過這個瑪爾奇系統的機會,所以這裡也想重新驗證一下瑪爾奇系統單簧管是種怎樣的樂器。



以上這張照片從左起是布菲公司的Prestige完整貝姆式版本(最低音降E)、本文的主角---賽爾瑪10S瑪爾奇系統(最低音降E)、布菲公司的Elite(具有最低音E補正鍵版本)。


這三把降B調單簧管都比一般的降B調單簧管長,幾乎跟A調單簧管一樣長(當然,還是會因為各公司機種的不同會有些微長短差距)。



最右邊的Elite因為各接頭之間沒有金屬環,所以看起來有比普通的單簧管按鍵少的感覺,但和另外兩把都是完整貝姆式的樂器相比,看起來差別也不算太大。真正要比較壓倒性的按鍵差異,還是得看三把樂器的內側才會明白。



從內側來看,就能發現瑪爾奇系統具有和其他系統不統、最特別的按鍵。


也就是瑪爾奇系統是除了一般的泛音鍵以外,還有一顆可稱為第二泛音鍵的按鍵。


這顆第二泛音鍵和一般的泛音鍵不同,是一路連接延伸到調音管上去。


此外為了拇指容易移動到第二泛音鍵上去,左手拇指的環形鍵,就改成了蓋孔鍵了。


這個設計跟比瑪爾奇系統先開發出來的馬季歐系統(Mazzeo System)一樣,都是將左手拇指環形鍵改成了蓋孔鍵,而其形狀也特地做成大圓角容易滑動的樣子。


而這個蓋孔鍵的觸感非常良好,甚至讓人覺得如果這顆按鍵很可以,那麼普通的單簧管左手拇指環形鍵也該改成這個樣子才對。



從正面觀察這把樂器的畫,會發現上管的左手中指、無名指、小指附近都裝有複雜的按鍵機構。


照片中還可以確認出左手無名指的環形鍵有往上連動的桿鍵。


至於下管的環形鍵中,右手食指與右手中指的環形鍵,是和右手無名指環形鍵獨立分開的。


這是為了在使用第二泛音鍵的時候,可以用右手無名指連動,而讓裝在調音管上的第二泛音鍵跟著動起來的設計。


這種設計,也和在低音單簧管、中音單簧管上看得到的構造非常類似。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