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 星期五

你怎麼可以不愛趙仁赫

其實,原本想寫的標題是「你怎麼可以不去聽趙仁赫?」(笑)


不過想一想,這樣寫好像有點太強人所難,畢竟安排在週間晚上的音樂會並不見得很容易抽出時間,好比說本教主以前在北投某地賣血賣肝打工時,週間基本上能趕上末班車就算是偷笑了(參照「工時篇」),何況去聽音樂會?事實上這位單簧管大師去年來台灣時本教主也沒有去聽(苦笑)。


所以就改成了「你怎麼可以不愛趙仁赫?」---因為不去聽音樂會就算了,稍微拜一下股溝大神,就能看到不少趙大師的演出影片。看了以後,應該就能理解為什麼我這樣寫了。


總之,今年本教主終於抽出空去欣賞Taiwan Connection主辦的室內樂音樂會。而且連續兩天都主打趙大師所演奏的單簧管五重奏,第一天是我最喜愛的布拉姆斯、第二天則是完全不同風格的法國輕妙弗朗賽(Jean Francaix)。布拉姆斯我是毫不懷疑就滑鼠點下去了,第二天的弗朗賽就稍稍讓我猶豫了。猶豫的原因不是不喜歡弗朗賽,而是同一天大廳演的是馬水龍老師的紀念音樂會,實在是左右為難。最後長考三小時後(本教主這種類型的人,長考是家常便飯)還是選擇了趙大師。因為馬水龍老師的紀念音樂會每年都會有,但弗朗賽的單簧管五重奏恐怕就很難每年聽到了---事實上,我是第一次聽到現場演出。


*順帶一提,在本館的CD收藏中,弗朗賽的單簧管五重奏也不過僅有兩個版本。當天現場在欣賞這曲子的時候,不熟到往往有些片段會讓我懷疑,我真的聽過這個曲子嗎?(再苦笑)



言歸正傳,於是我就連續兩夜都在小廳出現了。


這兩場音樂會的賣座都很不錯,所以我在演出前一週才注意到廣告而買票時,都已經沒有太喜歡的位置。所以第一晚的布拉姆斯,我是坐在小廳後排篇右方有點「邊疆」的位子。巧的是,才坐下沒多久,身為許多單簧管少女偶像的王子林志謙老師匆匆趕到,竟然就坐在我的旁邊!我要是女生,看到單簧管吹得好、又玉樹臨風的王子坐在旁邊,恐怕是甚麼音樂都聽不進去了,不過幸好我不是(沒禮貌),所以還是能專心欣賞趙大師的演出。


布拉姆斯的單簧管五重奏是安排在上半場,再親自擔任曲目解說的胡乃元老師講解完單簧管人多少都知道的創作典故後,音樂正式開始。胡老師不知道是不是剛才麥克風拿太久手痠,開頭第一顆音就抖了一下,接著進來的獨奏單簧管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影響、還是有點太放鬆了?跟著也慢了三分之一拍(6/8拍咩)。撇開這個小插曲,趙大師的音色美妙,全音域是均勻厚實的共鳴,高音清澈透明,低音寬厚飽滿,讓人聯想到同樣柔美恬靜音色著名的老賴,特別是演奏激動到幾乎坐不住椅子的樣子,不禁會亂猜趙大師是不是偷偷模仿老賴(笑)。但趙大師的演奏卻微微帶一點抖音(Vibrato)、對比更大(大聲時非常大聲,小聲也能吹得很小聲)、更誇張的自由速度(Rubato),更凸顯了吹奏法式樂器的優勢。聽了這樣的詮釋,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趙大師可以考上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單簧管首席,因為他就是充滿歌唱感覺的演奏方式。


最有趣的是,樂曲進行到第四樂章的終結部時,燈光逐漸暗了下來,一開始我還稍微懷疑是不是自己頭暈了,但演到了最後一小節,燈光是完全熄滅了,才知道這是刻意的安排,非常適合這首秋意濃厚的作品。


演出結束後,自然是贏得了滿堂喝采,也讓大師出來至少謝幕五次,可惜沒有安可曲...。



對了,本文一直大師長大師短的,為什麼要這樣叫呢?


就像本教主有個「名曲就是改編版本眾多」的判定標準一樣,針對大師自然也有個判定標準。所謂的大師就是:


1.聽了以後會讓你很想趕快回家練樂器(也可能是覺得再練也沒用了)


2.聽了以後會覺得不過他嗑了甚麼...喔,是用了甚麼,都給我來一點


聽了這場音樂會後,心中滿滿都是這種感覺,不稱之為大師,也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了。(對了,他用的是托斯卡,既不是SS、也不是W牌,標準的法式配備啊!!!!)


聽完音樂會,跟英俊的王子從外太空到內子宮(?)交換完八卦後,因為還有O片要追,顧不得現場有合照、有簽名,就立刻跳上你拜可,急速衝回家中---反正,隔天還會再來,要簽名要拍照可以等第二天。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美妙的音樂感動的關係,這天騎車時有如神助,創下了從音樂廳回到本館的爬坡速度新紀錄啊。心中再度確信第二天也有買票是正確的選擇。


第二天的弗朗賽,原本跟第一天一樣是安排在上半場演出,但演奏家們臨時覺得曲目應該按照作曲年帶來排順序,於是十八世紀的莫札特弦樂五重奏(第三樂章剛好被當作「預告片」而成為第一天的安可曲)變成了上半場第一首,而1977年才寫好的弗朗賽五重奏,就變成了壓軸的最後一首了。原本還打算上半場聽完,乾脆再去買一張樓上大廳的票,改聽馬水龍紀念音樂會的下半場;但是曲目順序重新洗牌之後,這個美夢頓成泡影。


這一天的弗朗賽五重奏的弦樂聲部和第一天的布拉姆斯不同,是以魏靖儀為首的新生代音樂家。可能也是這樣,加上曲風本來就是輕妙詼諧,五位音樂家在台上演奏幾乎是全部都坐不住的活潑,簡直就像是看五位過動兒在蹦蹦跳跳(特大誤)。加上技巧上要比布拉姆斯困難,可以感受到趙大師使出渾身絕術,完全展現功力,聽起來比起第一天更加有趣。


最妙的是,樂曲演到第四樂章的末尾,竟然跟第一天一樣燈光漸漸暗下,到了最後燈光又是全滅(似乎稍稍早關了一點,所以最後一小節五人都得背譜),當燈光重新亮起時,五人竟然是倒的倒、站的站、各式搞怪姿勢,恐怕也是獨創了。


第二天同樣也是滿堂喝采,不一樣的是,有安可曲了!是韋伯單簧管五重奏的第三樂章!!!


而安可即將結束前,趙大師則是站了起來,一面吹一面走向後台,又是個出人意料的獨創結尾,看起來趙大師本身是幽默風趣的個性啊。


當然,第一天沒搶到的簽名、沒拍到的合照,第二天通通都排到啦!!!



*簽名有點看不懂(笑)



合照有拍到就開心!


總之,還是那句話:你怎麼可以不愛趙仁赫?!


2025年9月11日 星期四

麥可哥的各家樂器內徑評論

譯自:麥可哥的官方部落格


職業及單簧管之內徑設計分類:好的、壞的、超爛的


嗯,今天我收到來自某人的一個似乎是有點無厘頭的提問:


「自助餐社的BC21和自助餐社的傳奇是不一樣的設計嗎?」


畢竟我本人也試吹過BC21,而且有些感想(雖然有點不太仁慈),然後我也好奇到想去做些研究。底下就是我的回覆,我想也適合分享給大家:

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低音單簧管夫婦專訪(03) 挑戰巴哈(完)

回國後的軌跡~教育與演奏現場之心得


採訪:請教兩位回到日本之後到現在為止的活動歷程。


F:我回到日本後,馬上就通過了一宮市消防音樂隊的低音單簧管甄試考試,加入了這個樂團。同時我也從27歲起擔任名古屋藝術大學的低音單簧管約聘講師,這個職務在我休產假的時候,就由丈夫青山先生來幫我代課。當時日本有設置低音單簧管主修科的大學,除了相愛大學以外,名古屋藝術大學是第二間。

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低音單簧管夫婦專訪(02) Yan Guns的教學影響

採訪:青山先生到了比利時也是和楊.古斯老師學習是嗎?


A:楊.古斯老師的演奏生涯完全是以管弦樂團的專職低音單簧管演奏家而活躍著,可說是「歐洲低音單簧管先生」呢。他常常會說:「我們現在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演奏了」。他上課時總之就是很重視「歌唱」,實際上我在吹奏時,他也會在旁邊一起唱給我聽。

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

低音單簧管夫婦專訪(01) 留學比利時

譯自:自助餐甲片官網


活躍於低音單簧管的夫婦之道:青山映道X藤井香織專訪


[前言]


青山映道是從棒球少年轉身成為環遊世界的音樂家,而藤井香織則是從高中的管樂社出發,在經歷過比利時留學之後,現在以重奏或教育活動等各種領域活躍的音樂家。除了都愛用布菲公司的單簧管以外,同樣追求低音單簧管魅力的兩人,既是夫婦,也是良好的音樂夥伴。這次的專訪就想請他們來談談彼此與單簧管的相遇之緣、學習歷程以及目前的演奏活動。

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韓國圍棋振興計畫

譯自:週刊碁


圍棋振興的五大課題


找出想要讓行政主導的基本計畫成功之關鍵


2021年12月1日,韓國行政機關的文化體育觀光部(以下簡稱文體部)發表了新版的「圍棋振興基本計畫」(以下簡稱「基本計畫」,這個基本計畫由擔任韓國國會議員的曹薰鉉九段所主導)。這個基本計畫的目標口號為「圍棋是資助健康人生一百歲時代的心智體育活動」,並以三項推進戰略為其骨架。這三項推進戰略為:


1.永續維持的圍棋界

2.擴大圍棋人口的底層

3.推進圍棋產業化


收到文體部發表上述計畫的通知後,以韓國棋院為中心的圍棋相關團體就開始確實推動圍棋相關研究活動、制度建立、普及活動等等讓圍棋界更加興盛的措施。


浮現而上的課題


文體部另外也提出了圍棋界現在於韓國內外遭遇的五個問題點:


1.存在數個業餘段級位的認定系統


目前韓國共有韓國棋院、大韓圍棋協會、線上圍棋對弈服務等等各自的業餘段級位認定系統與做法(參照以下的對照),這讓人對於「段級位的信賴性」產生疑問。


韓國棋院:業餘段位=1~7d、業餘級位=1~30k

大韓圍棋協會:業餘段位=1~9d、業餘級位=1~30k

TYGEN:業餘段位=1~9d、業餘級位=1~18k

Han Game:業餘段位=1~9d、業餘級位=1~30k

Cyber Oro:業餘段位=1~7d、業餘級位=1~25k

一般棋社:業餘段位=不發行段位、業餘級位=1~18k


因此文體部希望盡快開發出應用AI來判斷業餘段級位的共通棋力認定系統


2.用語.規則不統一


就像圍棋在日本稱為「碁」、在中文地區稱為「圍棋」、在韓國稱為「바둑」一樣,各個區域對於圍棋的稱呼與用語也各不相同,因此類似「叫吃」、「征子」的專有術語的說法也沒有世界統一的標準。另外在規則上日本規則(基本上也等於韓國規則)與中國規則也不一樣,都成為了妨礙圍棋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3.圍棋人口的減少


喜歡下圍棋的人口有逐漸減少或高齡化的趨勢。在韓國國內,會下圍棋的成人比率從201ˇ年的25%下降到了2016年的22%。此外圍棋人口中有30%是六十歲以上的高齡人士,而20~30歲的年齡層卻僅佔9%。因此能建立讓人能輕鬆學習圍棋、參加圍棋比賽的環境與更加充實圍棋教材、培育專業指導人員的對策也是當務之急。


韓國政府打算提撥約100億韓圓(約台幣兩億)的經費來支援增加圍棋人口的措施,並興建了預計於2024年7月完成的「圍棋專用競技場」,其中設有中、大型的對局場地與圍棋轉播關聯設施,期待這些圍棋基礎建設對於提升圍棋普及活動有很大的助益


4.職業棋士的增加


在職業棋賽並未增加、職業棋士卻逐年增加的狀況下,讓許多人擔憂起職業圍棋界是否能永續生存的可能性。於是擁有超過四百位以上職業棋士的韓國棋院,現在也開始評估退休制度與職業棋士的分工化(分類成比賽型、普及型、裁判型、解說型等等)等等措施。


5.圍棋AI系統開發的落後


在韓國國產的AI程式開發上,目前和中國團隊的差距是越來越大。而在這個AI性能左右世界霸權爭奪的時代中,需要有更大膽的投資與更多AI人才的培育計畫


夢想遠大的期待


文體部的相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提到「打算以一般國民的觀點來讓這個基本計劃毫不遲滯地推進」、「更希望將2022年作為圍棋振興元年」,可以看出他們期待這個計劃成功的認真態度。接下來就看看韓國圍棋界在這個基本計劃下能完成多大的變革了。



2025年9月6日 星期六

開箱文(220) 大師之作

 最近到了小物配件開箱季,前一篇(開箱文219)的開箱物才收到的隔天,正準出門罰站的本教主就收到了郵局的電話:


「請問是教主(咳)嗎?我這裡是南部X郵局」


最近詐騙電話接得比較多、有點害怕的教主:「我是,怎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