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名曲介紹]普欽奈拉

《普欽奈拉(Pulcinella,來自義大利文)》組曲是史特拉汶斯基根據為了同名的芭蕾舞劇創作的音樂編寫而成的管弦樂組曲。這是以義大利的傳統假面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為主題,音樂也是直接拿18世紀的義大利作曲家的音樂作為素材進行改編(其實並非全部都是,如後述)。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緊急插播]Florent Heau談Round Barrel

譯自:自助餐假片官網


[譯前言]:雖然知道這東西早在二三月就出來,國內的代理商也有引進來給大家試吹,但聽到今天自助餐公司上傳大天才Bliss試吹的影片後,還是想來炒炒冷飯。所以就抄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弗洛宏.艾歐先生談布菲公司新型調音管「輪旋曲」之誕生背景


採訪/文:井上朋實(2025年春)


[前言]


這次我們邀請了弗洛宏.艾歐(Florent Heau)先生來談談最近引起話題的新產品「輪旋曲(Rondo)」調音管,請他詳細說明這個產品的命名緣故、開發背景、以及實際演奏上的魅力。


===


採訪:今日也請多多指教。首先想請教艾歐先生這個調音管的名字「輪旋曲」代表著怎樣的意義?


艾歐(以下簡稱F):「輪旋曲(Rondo)」這個名字同時包含著音樂的要素與視覺的印象等兩種意義。首先「輪旋曲」本身是一種音樂術語,意思是在好幾段不同的旋律之間、穿插著同樣的主題反覆出現的樂曲結構。好比說莫札特的單簧管協奏曲第三樂章等器樂協奏曲的最後一個樂章,通常就是這種樂曲形式。


再加上,在法語中,「Rond」也有「圓的」的意思,而這次新調音管設計中,在外側下緣是設計成帶有柔美圓弧的形式,從外觀的印象上看起來也非常圓滑調和。基於這樣的理由,自然就導出了「Rondo」這個名字了。


採訪:所以算是音樂術語與外型上兩者綜合起來、有點雙關語味道的命名啊。這種可以感覺到趣味心思的命名真是很棒啊。


F:謝謝。其實在開發團隊中,也獲得了「能夠同時在名字中聯想到外型、念起來還有音樂的感覺真是太好了」的好評,可以說是自然就確定要採用這個名字了。


採訪:那麼這次新開發的調音管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F:近年來布非公司投入了不少心力在開發德式單簧管(Oehler System)與維也納式單簧管(Vienna Academy System)上,而布菲這個法國傳統單簧管品牌,卻認真正式投注心力在開發德式單簧管上,真可以說是一種時代潮流的變遷啊


而在德式單簧管(譯註:其實上述兩種系統都可以通稱為德式單簧管,而這兩種系統的差異,可以參考石森樂器的介紹)上,經常會看到其調音管的下緣有設計成比較圓型的特徵(譯註:特別是空他樂,非常明顯可以感受到這個Rondo受到空他樂的影響)。因此我們就著眼於這樣的形狀,生出了「是不是可以將這樣的形狀、套用在法式單簧管上,成為新的配件讓演奏者們活用看看?」的想法,於是開始了「輪旋曲」的開發工作。


這個新調音管的內徑是和布菲公司的「節慶(Festival)」型單簧管的調音管相同,是維持著圓柱形直通的形狀,但在外側的下緣加上略帶圓弧感覺的設計。


採訪:換句話說,是在法式單簧管上加入了德式.維也納式單簧管的要素啊。那麼新設計在吹奏趕上有怎樣的變化?


F:明顯地很不一樣。特別是在發聲上變得更加正確,有非常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因為調音管的下方變厚,讓音質密度增高,音色也跟著變得更加柔和、色彩也變得更豐富。


而布菲公司旗下的其他測試專家在試吹後,也都非常喜歡這個新設計的調音管。


此外,跟ICON型調音管一樣,「輪旋曲」調音管也可以作為任一型單簧管的配件來使用,飯用性很高,也是其魅力之一。


採訪:最後,想請您給大家一個總結。


F:「輪旋曲」,是結合傳統的單簧管之美與現代感性的新型調音管,我覺得這能提供演奏表現上新的啟發,因此請務必試試看。



同場加映:


1.Julian Bliss談Rondo Barrel


https://youtu.be/bCDptZAHWyY?si=aLxgqYk1JuFtDStX


2.調音管設計的考量


https://koubokukei.blogspot.com/2022/08/blog-post_19.html


3.譯者感想:當初看到這個新產品時,倒是先聯想到ONO的調音管。不過,輪旋曲有提供不同的材質版本:非洲黑木、可樂豆木、綠線(Green Line),比起ONO有更多的選擇,特別是綠線版,應該會非常不錯才對。


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伊藤博文軼事

人都有許多面相,日本的首任內閣總理伊藤博文也不例外。其中較少為人知、特別是對日本以外地區的人來說的面相,就是他異常的喜好女色。即便在那個仍允許三妻四妾的時代,他的這個面相也讓許多人無法接受。


其實他好女色在當時就已經相當出名,而且是玩了女人後棄之不顧,就像是拿著掃把掃進來再推出去,因此得了個「掃把」(箒)的綽號。

 

而成為2023年大河劇「衝上青天」主角的明治維新時代重要人物澀澤榮一,因為戲劇上為了教育意義不能宣揚太過負面的東西,其實也是個管不住下半身到超乎常軌的男人。


有許多外遇對象的澀澤榮一對此也不否認,但他有另一套說詞:我這些不良行為,都是受到伊藤博文與井上馨的影響


其實澀澤榮一的確沒有說錯,伊藤博文的喜好女色遠遠超過其他人之上。


伊藤博文和第一任妻子離婚的原因,正是因為讓外遇對象懷孕。其實當時的日本妻子對於老公在外花天酒地,大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甚至可能送些小禮物給外遇對象。有的時候,就乾脆讓老公取回家中當小妾。但能如此容忍的先決條件是不能「搞出人命」,因為讓對方懷孕,就代表著對外遇對象認真起來,而且會牽涉到繼承的問題,這往往是正宮最忌諱的事情。


而且只要是被伊藤博文看上的女人,不論對方是否已婚或是年紀多大,都會利用自己的權力,想盡辦法逼迫對方就範。因此和他發生過性關係的女人多到不可勝數,連他自己也不記得。據信是「千人斬」以上的程度。


比如說,在明治20年(1887年)某日,於鹿鳴館舉行的假面舞會上,打扮成威尼斯紳士的伊藤看上了明治維新重要功臣之一的岩倉具規的三女戶田極子,竟然不顧極子的丈夫也在場,打算將極子帶到房間猥褻,逼得極子赤腳逃離現場。


伊藤在明治天皇面前有著沒有私財的清廉形象,這也是明治天皇賞識伊藤的原因之一,但這除了伊藤本來就是出身平民,素無家產以外,也跟他把錢都花在玩女人上不無關聯。因為花太多錢在女人身上,讓伊藤經常是無家可歸的狀態,據說也是如此,日本政府蓋了首相官邸,讓他居有定所。


也是因為玩女人太過火,以至於生前對他還算信賴的明治天皇都忍不住出口:「要不要節制一下女色?」。甚至後來要在紙鈔印製伊藤博文的頭像、遇刺死亡後要建立銅像時,明治天皇一度盛怒罵道:「怎麼會替品行這麼低劣的傢伙做這些?!」。


伊藤經常前往花街柳巷點藝妓陪宿,這也是他自豪的「手握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在他去地方巡遊時,他往往不點一流的藝伎,而是專挑二、三流的藝妓。按照伊藤的邏輯來解釋是這樣的:「各地一流的藝伎,背後都有當地權貴撐腰。為了避免與這些人發生糾紛,還是別點一流藝伎為妙。


傳聞他即使高燒到40度,仍要兩名藝伎隨侍在側。


他也曾與大正天皇的姨丈柳原前光(其妹為大正天皇的生母)爭搶柳橋(當時東京有名的花柳街)十六歲的藝伎「涼(りょう,暫譯」,結果柳原前光成功將她納為側室,並生下了柳原白蓮。


宮武外骨(當時的諷刺記者)在他發行的一系列報刊中,多次以戲謔手法將伊藤描繪成好色之徒的代表。

 

最驚人的是,據說他是第一個在汽車上發生性行為的日本人。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小鷹單簧管重奏團五十年

譯自:Forster官網


單簧管八重奏的先驅者:小鷹單簧管重奏團


小鷹單簧管重奏團(Hobereaux Clarinet Ensemble)是1975年組成的日本第一個職業單簧管八重奏團。其編制為從最高音的降E調單簧管到最低音的倍低音單簧管樂器的八把單簧管,其實可以涵蓋六個八度的廣大音域。


在樂團成立的當時,幾乎沒有什麼專門寫給單簧管八重奏的樂譜,因此樂團開啟了需要自行開拓曲目之歷史,並且提出了「為了發展單簧管重奏音樂來增加曲目」、「增廣重奏的樂趣」的目標來進行各項活動,每年在東京舉行演奏會或是前往日本各地巡迴演出、灌錄CD,積極參與各音樂活動,成為了讓單簧管八重奏這樣的編制在日本室內樂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先驅者。其具有古典弦樂合奏、管弦樂曲、搖擺爵士、拉丁音樂、以及是替單簧管八重奏原創的各項廣泛曲目,以及卓越的合奏技巧、豐富的音樂性、充滿華麗色彩感的演奏,也受到各界高度的讚賞評價。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雜談封神演義(02) 各式相關作品(完)


[以封神演義為題材的相關作品]


小說


《封神演義》:安能務重新以日文改寫,共上中下三卷,講談社1988~1989年出版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雜談封神演義(01) 來龍去脈

[前言]


前陣子不知道是因為遊戲或是戲劇的關係,經常看到有人討論《西遊記》。但同樣是章回小說的經典、其實今年似乎也有改編電影上演的《封神演義》卻比較少有人觸及,因此這裡想稍微整理一下關於這部也是我小學時代經常閱讀的小說的一些有趣資訊,供大家參考。主要引用的資料來自於日文維基百科,因此可以看到日本視角的觀點。


===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日本第69屆NHK杯大竹優對林漢傑之戰

譯自:週刊碁


林漢傑收官逆轉/大竹優終盤失速而苦酒滿杯


第69屆NHK杯快棋賽第二輪第十五局(2021年11月14日播放)


解說:內田修平八段


黑 大竹優五段(貼六目半) 白 林漢傑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