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常聽長輩們口中掛著「人生七十才開始」、或者是「人生五十才開始」這樣的話,總是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後來聽到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樣的經典名言,也是不太能接受。
我會這樣想的原因很簡單:就算是三十歲,踏入這個世界也有三十年了,怎麼叫才開始呢?更別說七十歲的人,腳都跨進棺材一半了,這樣還要說「才開始」,豈不等於說之前的人生都白活了?!
不過隨著自己年紀也漸長,才知道這樣的說法頗有幾分道理。所謂的「才開始」指的是「才開眼」、終於比較「看得懂這個世界(社會)」;或者是說接近上述的「不惑」。
有些基本技能,自然是越小開始越好,因為長大了很難學好,或者是說很難開竅、很難達到高超的水準。好比說,如果你二十五歲的時候投不出160的快速球,基本上就不可能在五十歲、六十歲「才開始練投160」了。圍棋界也有「二十不成國手,終生無望」的說法。單純就學習課本知識而言,如果不在高中之前訓練好運用記憶與思考的能力的話,將來再來學習就很容易感受到「事倍功半」的挫折感。這些東西,想要「人生七十才開始」或是「活到老學到老」並不是不行,但心中要有就是只能學個皮毛、或是玩票當作興趣的覺悟。
但有另外一些事情,則是恰恰相反。沒有歷經人情世故、沒有看過悲歡離合、沒有在社會中掙扎浮沉(就是本人很喜歡掛在嘴上的「沒出過社會」),是非常難搞懂看清的。我猜這也是當年長輩們喜歡說「人生OX才開始」的理由(之一)吧?
好比說,小的時候你可能會被要求要循規蹈矩:走路要靠右邊(或左邊)、看到長輩要敬禮...等等,隨著年齡漸長、看過的事情越多,你可能會「開始」懷疑:啊,這不過是方便大人們管理的一種手段吧?事實上走路靠左邊好像不會怎樣、有的時候甚至得跟長輩拍桌大聲才能讓對方聽到自己的主張。每到過了某個關卡,讓你發現某些規則、「真理」、「公義」未必是你以前知道的那回事,就更會有一種「我的人生現在才開始」的感嘆。
特別是人心之複雜,往往沒有絕對的對錯,也很難找出一定的標準,基本上一輩子都無法完全看懂,就更會讓人有「人生OX才開始」的感覺。所以凡是牽扯到人心的事情,最好不要保持著「非黑即白」的態度一口斷定孰是孰非。畢竟你非常有可能活到七十歲才發現:原來我以前信仰的真理(?)根本就是錯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股市買賣。
其中有沒有牽涉到「人心」?有!而且比例還非常高!!
所以當有人(或有書、有媒體)告訴你股市的買賣原則就是「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時,你要不要當作圭臬一生信奉?還是要等到五十歲的時候才發現各大投顧、外資或投顧「老師」們都不是這樣操作的時候,才大叫一聲「人生五十才開始」?
喔,上面這樣舉例其實也不是說「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就是錯的。而是這樣牽涉到人心的「格言」往往都是有些假設條件存在的。當你經歷過了一些年月才領悟這樣的道理,明白有些人適合這樣操作、有些人不適合這樣操作;就像下圍棋有些人喜歡「地鐵派撈實利」、有些人酷愛「宇宙流大勢力」一樣,沒有絕對對錯時,也算是一種「人生OX才開始」。
在股市之中,的確存在華麗短線進出的天才,也有真的腳踏實地長期投資的強者。但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恐怕都是很難偏向只作短線或是沉著長線的單一操作,而是兼而有之的方式比較好。所以別被每天充斥於媒體上的單日獲利百萬的成功案例所迷惑,也別傻傻相信只要維持定期定額投資三十年後就會從小資族翻身大富翁。
當然,年輕的你如果現在看到這篇或許會不以為然,但當幾十年後你發現自己的觀念與信仰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時,就會如同現在的我一樣,明白「人生OX才開始」了。
喔,最後還是強調一下這篇不是幹話投資文(笑)。
*圖片僅供參考,與本文並無直接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