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小鷹單簧管重奏團五十年

譯自:Forster官網


單簧管八重奏的先驅者:小鷹單簧管重奏團


小鷹單簧管重奏團(Hobereaux Clarinet Ensemble)是1975年組成的日本第一個職業單簧管八重奏團。其編制為從最高音的降E調單簧管到最低音的倍低音單簧管樂器的八把單簧管,其實可以涵蓋六個八度的廣大音域。


在樂團成立的當時,幾乎沒有什麼專門寫給單簧管八重奏的樂譜,因此樂團開啟了需要自行開拓曲目之歷史,並且提出了「為了發展單簧管重奏音樂來增加曲目」、「增廣重奏的樂趣」的目標來進行各項活動,每年在東京舉行演奏會或是前往日本各地巡迴演出、灌錄CD,積極參與各音樂活動,成為了讓單簧管八重奏這樣的編制在日本室內樂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先驅者。其具有古典弦樂合奏、管弦樂曲、搖擺爵士、拉丁音樂、以及是替單簧管八重奏原創的各項廣泛曲目,以及卓越的合奏技巧、豐富的音樂性、充滿華麗色彩感的演奏,也受到各界高度的讚賞評價。

 

團名中的「Hobereaux」是法語中「小鷹」的意思,這是期許自身能如同新生年輕的老鷹展翅飛向高空一樣,總是抱持高遠的目標而朝未來前進。2025年是小鷹單簧管重奏團創立五十周年的紀念,在此本文藉這個機會重新來介紹該團紀念音樂會上演出的曲目,讓大家都能認識單簧管重奏的魅力。


在創立五十年後的現在,團員陸續換血更替為以下的陣容:


E♭ Clarinet:渡邊 一毅(Kazuki Watanabe)

B♭ Clarinet:金井 清(Kiyoshi Kanai)

B♭ Clarinet:西村 薰(Kaoru Nishimura)

B♭ Clarinet:齋藤 千明(齋藤 ちあき,暫譯,Chiaki Saito)

B♭ Clarinet:關璃 菜(Rina Seki)

Bassethorn:鈴木 生子(Ikuko Suzuki)

Bass Clarinet:三木 薰(Kaoru Miki)

ContrabassClarinet:谷口 玄德(Motonori Taniguchi)


===


小鷹單簧管重奏團創立五十週年紀念音樂會曲目介紹


「小鷹的小巫師」


這場紀念音樂會,正是以小鷹單簧管重奏團灌錄成CD、成為其拿手曲目的杜卡「小巫師」為題重新再演構成的演出。


1.杜卡/改編小栗克裕:小巫師


法國作曲家杜卡所寫的交響詩「小巫師」,原本是替大編制管弦樂團所寫,是色彩豐富的管弦樂作品,也因為這首曲子成為迪士尼卡通電影「幻想曲」的配樂之一而聲名大噪。而將這首樂曲改編成單簧管八重奏的則是編曲家小栗克裕先生,由於改編效果優秀,也成為2005年小鷹單簧管重奏團首次發行專輯CD時的標題。此編曲充滿了以單簧管重現管弦樂作品的樂趣,演奏起來可以發揮音色鮮明多彩的效果,讓人驚艷於單簧管竟能展現出如此豐富的音響變化。


*如下圖所示,譯者是2007年購入這張CD




編制:降E調單簧管、降B調單簧管四部、巴賽管(或中音單簧管)、低音單簧管、倍中音單簧管(或倍低音單簧管)

難度:4+

演奏時間:11分

出版:Forster Music(FME-0140)


2.石毛里佳:八黑管(暫譯,原文為ヤクラ,作者自己給的英文名稱為Yacla)


標題的「八黑管」,就是八把單簧管組成的八重奏的獨特創作詞彙(在日文中Ya帶有八的意義)。「八人」構成的編制,一見之下看起來很多、其實又有點少(相對於弦樂團而言),卻是能將重奏的趣味凝聚起來的編制。作曲者活用了這樣的人數,並意識到能讓這編制下的每位演奏者都能獨立表現,來完成這首作品。


樂曲開頭出現的尖銳齊奏,會讓聽眾的耳朵一瞬間集中注意力,之後的十六分音符節奏則是貫通全曲的重要主題,後面的發展都是依照這個主題發展變形而成。因為各位演奏者必須要表現出各自的個性,所以這可以說是一首測試演奏者的個人技術、以及緻密重奏能力的作品。


作曲家雖然曾表示「八位演奏者的編制有點多」,但在小鷹單簧管重奏團的首演中,巧妙地展現整理出了複雜的結構,讓音樂強而有力地昇華到絕佳的境界。彼此交錯的各聲部,卻不會過於混濁模糊,反而是演奏出清晰通透的音響,令人印象深刻。


這是一首讓人感受到單簧管重奏全新可能性的作品,既刺激又酷炫,其充滿現代感的音響也非常適合在音樂會中或比賽中演出。


編制:降E調單簧管、降B調單簧管四部、中音單簧管、低音單簧管、倍中音單簧管

難度:4

演奏時間:5分40秒

出版:Brain Music(ENMS-84385)


3.皮亞佐拉/改編:加藤雅之:探戈組曲


可說是阿根提探戈舞曲大師的皮亞佐拉的探戈組曲,原本是替吉他二重奏所寫的三個樂章的作品;在編曲家加藤雅之的改編下,成為了單簧管八重奏的新曲目。其輕快且熱情的探戈節奏與旋律,在小鷹單簧管重奏團精彩的合奏下,更能展現出獨特的哀愁感與躍動感。


皮亞佐拉的作品一向算是小鷹單簧管重奏的演奏強項,除了這首探戈組曲之外,他們也改編演過《自由探戈(Libertango)》、《天使之死》、《賦格與神秘》等等,也請對單簧管八重奏有興趣的單簧管演奏者盡情挑戰看看。(譯註:當然,這些作品的改編在台灣都買得到)


編制:降E調單簧管、降B調單簧管四部、巴賽管(或中音單簧管)、低音單簧管、倍中音單簧管(或倍低音單簧管)

難度:5

演奏時間:18分

出版:Forster Music(FME-0047)


4.理查.史特勞斯/改編:中村克己:迪爾愉快的惡作劇


在小鷹單簧管重奏團所演奏的管弦樂曲改編作品中,另一個代表作正是這首理查.史特勞斯交響詩「迪爾愉快的惡作劇」。中村克己所改編的這首單簧管八重奏,也成為了小鷹單簧管重奏團2008年所灌錄的CD專輯《小鷹的迪爾》中之「主打歌」。


*下圖是譯者收藏的這張唱片紀錄



這首作品是以八把單簧管來展現華麗技巧詮釋原曲中描繪滑稽人物迪爾冒險故事中複雜且變化萬千的音樂,可說是小鷹單簧管重奏團演奏曲目中難度最高的編曲之一。從獨奏到合奏,各演奏者都需要展現極高的技巧,因此可以說是專為專業或頂尖等級的重奏團體所設計出來的作品。然而,正因為如此,如果能成功演奏出來,其所帶來的成就感以及觀眾的興奮程度也是無與倫比的。其詼諧旋律的交錯與豪邁的高潮場面等,也構築出了一個令人難以相信這是僅由八把單簧管打造出來的動態音響世界,絕對是一首極具聽覺震撼力的傑出改編之作。


編制:降E調單簧管、降B調單簧管三部、巴賽管(或中音單簧管)兩部、低音單簧管、倍低音單簧管(或倍中音單簧管、或低音大提琴)

難度:5

演奏時間:15分30秒

出版:Forster Music(FME-0338)


5.岡野貞一/改編:小栗克裕:「故鄉(ふるさと)」主題變奏曲


這是一首使用著名歌謠「故鄉」的前奏與後奏,構成了兩個主題的變奏曲。


全曲是如同靜靜地回想起遙遠的山村一樣,單純的《故鄉》旋律悄然現身,並由此展開成一段段變奏。曲中流露著淡淡哀愁,每段變奏就像從不同角度欣賞同一幅風景畫,讓人沉浸在層層情境交錯的感受之中。


這首作品不僅需要高超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如歌唱一般的樂句詮釋能力~也就是那種能唱出內心情感的音樂表現力。若能在演奏時細細傾聽音符之間的層次,彷彿回憶起故鄉的景色或珍貴的記憶,就能賦予這首曲子更深層的感動。


總之這是一首非常適合作為音樂會的壓軸、安可,或紀念性的演出曲目。也是一首極為優秀的改編作品,充分展現出單簧管溫暖細膩的魅力。


編制:降E調單簧管、降B調單簧管四部、巴賽管(或中音單簧管)、低音單簧管、倍中音單簧管(或倍低音單簧管、或低音大提琴)

難度:3+

演奏時間:4分10秒

出版:Forster Music(FME-0136)


6.拉威爾/改編:渡邊一毅:死公主的孔雀舞曲


這是渡邊一毅先生根據拉威爾自身編寫的管弦樂版,改成能展現出豐富情緒的單簧管八重奏。


「孔雀舞曲」是一種邊自由踏步邊行進的列隊舞蹈,而由單簧管所營造出的深富韻味的音色,配合緩慢悠然的節奏,彷彿讓人看見一位莊重優雅、緩緩前行的小公主。


這首曲名中的「死公主」並非指某位特定的公主,而是作曲家拉威爾想像中,昔日西班牙宮廷裡的一位小公主。希望演奏這首曲子時,能在充滿西班牙哀愁氛圍的旋律中,帶著對小公主稚氣與高貴氣質的感受來詮釋。


編制:降E調單簧管、降B調單簧管四部、巴賽管(或中音單簧管)、低音單簧管、倍中音單簧管(或倍低音單簧管)

難度:3+

演奏時間:6分

出版:Forster Music(FME-02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