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緊急插播]Florent Heau談Round Barrel

譯自:自助餐假片官網


[譯前言]:雖然知道這東西早在二三月就出來,國內的代理商也有引進來給大家試吹,但聽到今天自助餐公司上傳大天才Bliss試吹的影片後,還是想來炒炒冷飯。所以就抄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弗洛宏.艾歐先生談布菲公司新型調音管「輪旋曲」之誕生背景


採訪/文:井上朋實(2025年春)


[前言]


這次我們邀請了弗洛宏.艾歐(Florent Heau)先生來談談最近引起話題的新產品「輪旋曲(Rondo)」調音管,請他詳細說明這個產品的命名緣故、開發背景、以及實際演奏上的魅力。


===


採訪:今日也請多多指教。首先想請教艾歐先生這個調音管的名字「輪旋曲」代表著怎樣的意義?


艾歐(以下簡稱F):「輪旋曲(Rondo)」這個名字同時包含著音樂的要素與視覺的印象等兩種意義。首先「輪旋曲」本身是一種音樂術語,意思是在好幾段不同的旋律之間、穿插著同樣的主題反覆出現的樂曲結構。好比說莫札特的單簧管協奏曲第三樂章等器樂協奏曲的最後一個樂章,通常就是這種樂曲形式。


再加上,在法語中,「Rond」也有「圓的」的意思,而這次新調音管設計中,在外側下緣是設計成帶有柔美圓弧的形式,從外觀的印象上看起來也非常圓滑調和。基於這樣的理由,自然就導出了「Rondo」這個名字了。


採訪:所以算是音樂術語與外型上兩者綜合起來、有點雙關語味道的命名啊。這種可以感覺到趣味心思的命名真是很棒啊。


F:謝謝。其實在開發團隊中,也獲得了「能夠同時在名字中聯想到外型、念起來還有音樂的感覺真是太好了」的好評,可以說是自然就確定要採用這個名字了。


採訪:那麼這次新開發的調音管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F:近年來布非公司投入了不少心力在開發德式單簧管(Oehler System)與維也納式單簧管(Vienna Academy System)上,而布菲這個法國傳統單簧管品牌,卻認真正式投注心力在開發德式單簧管上,真可以說是一種時代潮流的變遷啊


而在德式單簧管(譯註:其實上述兩種系統都可以通稱為德式單簧管,而這兩種系統的差異,可以參考石森樂器的介紹)上,經常會看到其調音管的下緣有設計成比較圓型的特徵(譯註:特別是空他樂,非常明顯可以感受到這個Rondo受到空他樂的影響)。因此我們就著眼於這樣的形狀,生出了「是不是可以將這樣的形狀、套用在法式單簧管上,成為新的配件讓演奏者們活用看看?」的想法,於是開始了「輪旋曲」的開發工作。


這個新調音管的內徑是和布菲公司的「節慶(Festival)」型單簧管的調音管相同,是維持著圓柱形直通的形狀,但在外側的下緣加上略帶圓弧感覺的設計。


採訪:換句話說,是在法式單簧管上加入了德式.維也納式單簧管的要素啊。那麼新設計在吹奏趕上有怎樣的變化?


F:明顯地很不一樣。特別是在發聲上變得更加正確,有非常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因為調音管的下方變厚,讓音質密度增高,音色也跟著變得更加柔和、色彩也變得更豐富。


而布菲公司旗下的其他測試專家在試吹後,也都非常喜歡這個新設計的調音管。


此外,跟ICON型調音管一樣,「輪旋曲」調音管也可以作為任一型單簧管的配件來使用,飯用性很高,也是其魅力之一。


採訪:最後,想請您給大家一個總結。


F:「輪旋曲」,是結合傳統的單簧管之美與現代感性的新型調音管,我覺得這能提供演奏表現上新的啟發,因此請務必試試看。



同場加映:


1.Julian Bliss談Rondo Barrel


https://youtu.be/bCDptZAHWyY?si=aLxgqYk1JuFtDStX


2.調音管設計的考量


https://koubokukei.blogspot.com/2022/08/blog-post_19.html


3.譯者感想:當初看到這個新產品時,倒是先聯想到ONO的調音管。不過,輪旋曲有提供不同的材質版本:非洲黑木、可樂豆木、綠線(Green Line),比起ONO有更多的選擇,特別是綠線版,應該會非常不錯才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