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五位棋士後記](01) 後林海峰時代

要怎麼去分類各種不同的人,是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其中一種,就是對於喜好勝負之事的程度。這種分類方法和比如說好強好勝與否、這種性格上的東西不太一樣,也不是想要一搏千金式或想要腳踏實地式的態度區分。簡單來說,與其說是比較強勢或比較退讓的性格何者適合勝負,不如說是一種喜歡或不喜歡勝負的問題。為什麼同樣是人,會產生出這樣的差異,我也試著用我自己的方式去考慮過,但直到現在仍得不到好的結論。我從我自己的狀況來反省看看,最後只能認為是生下來時就自然有這樣的差別。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Sean Osborn技巧練習法則(02) 指法選用法則(完)


[指法之選用原則]


不同與某些教師的觀點,我並不相信有所謂「替代指法」的概念。其實對於正在練習的特定樂句來說,只存在最合適的指法。在單簧管上,幾乎每個音符都有多種指法可以選擇,但幾乎總有一個會比其他指法更適合。例如,中央B(五線譜上第三線的B) 就有五種不同的指法,而高音G(上加四線的G)的指法可能多達數十種。以下是我提出的一些指法選擇的基本原則:


(1)避免滑鍵


(2)避免翻指(Flipping,例如從喉音降B切換到B,自喉音F切換到升F)


(3)盡可能使用同一手的指法(此規則有少數例外)


(4)盡可能使用保持在同一泛音區中的指法


(5)選擇音色良好、音準準確,且與附近其他音的音色相匹配的指法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Sean Osborn技巧練習法則(01) 困難片段練習法則

[前言]


如前所述,前大都會歌劇院首席Sean Osborn是我的偶像之一,因此有一陣子花了不少時間去閱讀他放在網頁上的文章,包含前述的舌奏練習。這裡則是想來介紹他所寫的另外一篇關於提升技巧(手指技巧)的法則,雖然有些內容應該長期學習單簧管的人多少都知道,但即便當作是複習也是很不錯的內容。


===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大倉喜七郎

大家都去過大倉久和飯店嗎?我本人只去喝過咖啡...


不過沒去過沒關係,其背後的大倉集團的前總裁大倉喜七郎在圍棋界可以超級大紅人。稍微對職業棋士這行業有點了解的人就會知道,日本棋院等於就是在他的經濟支援下建立起來的。


因此這一篇想來介紹一下大倉喜七郎以及他與日本棋院的恩怨情仇。(對,不是只有恩,也有怨)


*以下資料整理自維基百科等網路資料


===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薩爾茲堡愛樂管樂團

大約在一年多前,在不肖勸敗友推薦下,得知了薩爾茲堡愛樂管樂團這個類似職業明星級的交響管樂團,並且被推坑收了幾張他們的CD。由於CD演出十分精彩,而且都是現場音樂會的錄音,證明其水準絕非虛假,因此想要來特別介紹,給大家參考。



*不說別的,光看樂團首席是阿福,就值得一聽了。

*事實上該團另一位高手Dario Zingales,本身也是出片歌手發過專輯唱片(本館就有收藏),也和阿福一樣,都在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院任教。

*阿福夫人今永靖子(Yasuko Fuchs)也在這個樂團中演奏長笛。

*以下資料全部整理自該團官網/CD內頁說明。


===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名人

最近在查資料的時候,發現維基百科日文版的「名人」條目解釋得非常清楚,讓我又補充到了一些以前沒注意過的冷知識,因此特別將之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


概要


「名人」最早是對於具有優異棋藝的棋士的敬稱。從德川幕府時代(江戶時代)開始到昭和初期為止,則是定義為日本圍棋界最強者的唯一無二之稱號與統合圍棋界的職位。到了現代,則成為日本圍棋頭銜賽之一的比賽名稱,贏得名人賽者,即獲得名人頭銜稱號。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東華亭事件

最近看到了二戰之後關於風雨飄搖的日本棋界的小故事,出自於著名圍棋作家林裕先生所寫的「圍棋風雲錄~昭和之大勝負」,內容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特別來介紹一下:


===


自從日本棋院在東京大空襲燒毀以來,在第二世界大戰後期中斷的「大手合」(日本棋院的升段賽),終於在昭和21年(1946年)春天重新開賽了。


當然因為已經沒有了日本棋院圍棋會館了,所以大手合賽只能借用神田須田的日式料亭餐廳「御座敷本鄉」或牛込的河田町會館等場地來比賽,在餐廳中下棋雖然還會有其他用餐的客人的酒醉吵鬧聲,但棋士們基本上都覺得只要有棋可下,就已經是無比喜悅的事情了。


就在這還算相安無事的狀況中,卻在昭和22年(1947年)春天舉行大手合賽第三輪時,發生了重大的事件。作為比賽場地的上野餐廳「東華亭」的老闆七條兼三喝得爛醉,於是左手拿著酒瓶、右手提著已經出鞘的日本刀出現在對局場中,並且一腳踢翻了正在對局的棋盤。當然對局現場立刻大亂,就算是以棋士中的豪傑著稱的藤澤庫之助(藤澤朋齋,第一位在大手合中晉升九段的名家)也不得衝破紙窗、赤腳逃到庭院中避難,而比藤澤庫之助年紀小的叔叔藤澤秀行也躲在庭院中的一角嚇到發抖不止,只有長谷川章從拼命抱住東華庭的老闆,才安撫下來。


雖然職業棋士們對神聖的棋盤被踢飛憤慨不已,但七條兼三會這樣發狂也是有其理由所在。原來是七條密藏的黃色書刊借給熟識的職業棋士,結果卻傳去給其他的職業棋士輪番欣賞後不見了,七條老闆原本對此事已經非常不滿了,結果另外一位職業棋士在東華亭掉了洋傘(當時非常昂貴),跑過來要求七條老闆賠償,成為了新仇舊恨一併爆發的導火線。原本七條就是酒品不太好的人,加上他明明已經好意將東華亭借給日本棋院下棋、甚至連女兒都一起出動替棋士們脫鞋服務,可說是動員全家來幫忙了,卻被職業棋士們這樣的態度搞到無法忍受下去


而且這場鬧劇並未就此結束。七條後面還有一位總管上野的老大,老大也覺得七條被人瞧不起,所以一氣之下出動了大批的小弟,整夜拿著火把,氣勢高張地準備包圍燒毀暫時落腳柿之木坂的日本棋院。好在此時冷靜下來改變心意的七條老闆去勸說老大,才讓日本棋院逃過一劫。


幾年後,七條兼三向日本棋院申請了業餘五段的證書,但把當時的事件看成是重大問題的職業棋士非常多,因此而被擱置了很多年。


也是因為東華亭事件的關係,提高了職業棋士之間覺得需要自己的棋院建築之意識,才終於啟動了新的日本棋院會館的計畫。


===


*是不是很誇張的故事?

*職業棋士自以為神聖無比的棋盤,其實在一般人眼中只是一文不值。

*特別是在那個連飯都吃不飽的艱困時代,在一般人眼中不事生產的人,卻不懂得抱持感恩的心情去尊敬支持他們的人,反而還要擺出棋道第一的高高在上態度,是很難被認同的。

*以圍棋為業的人其實也是服務業,服務業的客戶至上觀念卻不是每個圍棋從事人員都有的,即便是面對出錢出力的熱心贊助者也一樣。這就是可怕的地方。

*很多棋賽會被停掉、或者是說「棋靈王」背後隱藏的那些奇形怪狀事蹟,都是來自於這種態度。

*所以很多圍棋棋士們在私底下通常都會被加上「不知世間疾苦(世間知らず)」的評語,不是沒有道理的。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提升舌奏速度的方法

相對來說,單簧片樂器是舌奏速度比較慢的樂器,因此很多吹奏單簧管或薩克斯風的人都會對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舌奏(Tonguing)/運舌(Articulation)/斷奏(Staccato,或跳音)的速度,感到苦惱;包含我自己。


當然,速度也是可以靠著雙吐(Double Tonguing)或三吐(Triple Tonguing)來輔助;但一來雙吐或三吐本身也有門檻以及清晰度或音色的限制(也有異說,練習雙吐其實有助於控制口腔,凡爾更能體會音色的控制,但這樣講一定會挨罵,這裡就不討論了),二來再怎麼說單吐舌奏還是演奏的基礎,所以掌握單吐的演奏速度提升,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盤外之敵]石田芳夫(12) 重振氣勢(完)

[6]


第二十八屆本因坊七局挑戰賽開賽之後竟然是石田的三連勝。


這已經是跟勝負已分同樣的意思了。在對局結束、晚餐也吃過以後,又到了是不是該來打麻將的時候了。


不論是勝者或是敗者,此刻的腦中毫無疑問也還是滿滿、剛才所下的棋局才對。這個時候打麻將,不過是一種放空腦袋的手段。


在麻將友到齊之前,我是這樣跟石田說的:


「能走到這裡(三連勝),應該會覺得可以鬆口氣了吧?」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十龜正司的世界之名盤‧珍盤(5) Deplus、Prinz與Feidman


十龜正司的世界之名盤‧珍盤


(十)完結篇.敬單簧管的恩人們


原文取自[The Clarinet]季刊2010年3月號


[前言]


大家好,很快就來到了這個名盤珍盤專欄的完結篇了。這個完結篇想來介紹一下影響身為單簧管演奏者的筆者最大的幾張專輯。這應該也是因為筆者在當年考大學落榜、只是一心練習單簧管的時期中,剛好因為找到了這些專輯,才會受到了更深刻的影響吧。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史上首次的棋賽預測封手?!

在日本棋院的官網專欄中,提及了一項超級有趣的第七屆SGW中庸賽的幕後花絮,不得不來介紹一下。


話說SWG中庸賽本身就是個參賽條件非常特別的比賽。其參賽條件如下:


  • 當屆開賽時年齡在31~60歲之間。

  • 從未獲得過任何大賽(包含此棋賽在內)的冠軍


正是因為年紀「中庸」、經歷也「中庸」,所以比賽名稱就稱為「中庸」,很有趣吧?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麥可哥的新吹嘴

由於之前跟世界著名的低音單簧管演奏家麥可.羅恩斯騰(Michael Lowenstern以下簡稱麥可哥)買過一些有的沒的(咳),所以定期會收到他經營的樂器網站的廣告信。


今天就是這樣,打開了信箱,看到了他要推出自有品牌「Earspasm」的低音單簧管吹嘴通知信。



一見之下,除了顏色之外(嗯,我和麥可哥一樣喜歡藍色),不覺得這個廣告信有甚麼值得吸引之處---畢竟這年頭做吹嘴的人太多了,雖說各有所長,但也漸漸找不到獨特的差異性。不過,還是耐著性子拜讀了信件的內容,就看到了一些有趣而且之前沒想過的事情:


For the past 25 years I've carried three mouthpieces in my case to combat this.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電池相關的各種知識與展望(17) 半固態電池與全固態電池


(15)半固態與全固態有何不同?


以汽車產業為首的各家企業目前都在推動次世代電池的開發。好比說,Nissan在2022年四月的全固態電池的開發狀況記者會中,該公司的副社長中畔邦雄先生就說明了該公司的態度是:「為了活用安全性等優點,本公司並非選擇半固態電池,而是以全固態電池的開發與實用化為最優先」。


然而,這裡提到的「半固態電池」到底是怎樣的電池呢?


至今為止,關於電池的相關報導中,出現「半固態電池」或「全固態電池」、或是直接簡單說成「固態電池」這種專有名詞的機會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如果去看英語圈世界的報導或文獻,也不只會看到「全固態(all-solid state)」、「半固態(semi-solid state)」這兩種名詞,還會看到「準固態(quasi-solid state)」或「固液混合(hybrid)」等等表現類似意義的名詞存在。


這次就想要針對這些看起來似懂非懂的「固態電池」,將其材料構成整理起來並加以說明。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盤外之敵]石田芳夫(11) 大智若愚


雖然有點離題,但是以前村松梢風也曾經道破過職業棋士雖然強大,倒也不是強到可以隨便就能讓我們九子的論點。


其實所謂的棋力,也是有最好到最壞的各種差異,就以我們這些靠筆桿吃飯的夥伴來說,也是有很多就算被我讓上九子,還是輸到抬不起頭的人。好比說其中最弱的I君,就算是在這些被我讓上九子還要輸得一蹋糊塗的人中,再加上讓九子,也還是無法開胡。


若是以職業棋士作為棋力的最頂峰,其實我和棋力頂峰的水準相差並不到九子,但我和比我更弱的人之前的棋力差距,卻有可能拉開到遠遠超過九子的程度。


話又說回來,這可也不是在貶低職業棋士的棋力強大程度。換個角度來看,職業棋士與業餘棋友之間,還是有著說是無限大也不為過的遙遠差距。雖然也經常聽到業餘水準的最高峰可以讓先贏過職業棋士這種誇大戰果的吹噓,認為業餘棋友的棋力最強可以到達職業棋士讓先的程度而感動著,但這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職業棋士和業餘棋友的對弈,不過只是一種獎勵後者致力於棋道的指導棋而已。這種對局和職業棋士彼此之間是拼命一決勝負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因為指導棋完全不是一種正式的對局。


言歸正傳。前面提及的石田所下出的「笨拙之尖」,並不是記錄者搞錯了。石田芳夫下出來的的確是這樣的一手棋。


那麼,石田下出的這著棋真的像是業餘臭棋一樣的爛嗎?


倒也不是。這著相當於讓業餘九子程度的尖,反而是決定勝負關鍵的妙手。


職業棋士往往會很重視棋路或棋的型態。甚至可以說職業棋士的棋,就是棋路與棋形的連續組合結果。但反過來看,也可以說職業棋士往往會過於被棋路或棋形給拘束住了。


而石田此際正是下出了超越職業棋士常識的一著棋。這個一見是笨拙小尖之棋,當然林海峰也沒有預料到。


就在數著之後,看懂了此尖實為妙手之時,我才窺見出石田隱含的強大秘密。他其實是不為常識所拘泥住的人。發想非常自由靈活正是其強大之處。


===


相關系列文章: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塞爾維亞理髮師理髮師序曲的各種改編

突發奇想,發現我的編曲偶像John Gibson雖然改編了很多有趣的單簧管二重奏、包含一些好聽的羅西尼歌劇序曲,卻漏掉了也相當有名、老幼婦孺盡知的塞爾維亞理髮師序曲,於是身為收集狂的本教主、覺得這首改編成二重奏(不管是啥二重奏)效果應該也會不錯,再加上確認過IMSLP上也看不到甚麼單簧管二重奏的版本,於是就決定來改看看了。


說到這裡,順便來看看IMSLP上有甚麼改編版本好了~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開箱文(198) 小叮噹吹嘴-2 宛如開箱文大集合之血淚試吹 (完)

然後就在萬事俱備,拿出當日的值日生、剛回收的A牌C調、準備要試吹時,才發現了致命的問題...



OMG,吹嘴底下的接頭直徑似乎太大,很難(幾乎無法)塞入調音管之中!!


一開始還懷疑是O型環的直徑太粗,想到了也許可以藉著更換O型環來解決(雖說原廠也沒有附贈替代的O型環就是了....)


總之,死馬當活馬醫,拿出了沒有預期會使用到的拆卸O型環小工具!!!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開箱文(198) 小叮噹吹嘴-1 設計特色 

遊記所述,從東京帶回來「土產」吹嘴一顆,其實也測試了好一陣子了,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吧。


這顆吹嘴是跟霍去病沒啥關係的霍金斯(Richard Hawkins)入主拔罐社吹嘴開發後的最新力作「簽名(Signature)」系列之一,AM。


這個AM倒不是那個早上下晚的AM,而是堂堂紐約愛樂單簧管首席、人稱「小叮噹*」的安東尼.麥克吉爾(Anthony McGill)的姓名縮寫。換句話說,這是為他量身打造的專用型號。


*我不能告訴你為什麼他會有這個綽號,絕對不是因為他的肚子有個口袋,可以拿出任何道具,總之請自行想像。


*如果看過上述連結的小叮噹專訪,你會發覺他很早就是拔罐社的吹嘴使用者,加上本來就和霍金斯老大上過課,會跳去拔罐社成為專屬代言人,真是非常合理的發展。當然,合約一定也談的很漂亮就對了。除此之外,優秀音樂家手上一定不只一顆吹嘴、一種配備。特別是小叮噹本人,幾乎是隨時都在換,所以對於這個專屬代言人,大家也不要太認真(笑)。


在正式開箱以前,還是借用一下拔罐社官網的資料,來重新介紹一下這個簽名系列吹嘴有哪些型號與規格:



型號

調性

Tip Opening
(mm)

Facing Length

(mm)

Bore

說明

AM

Bb

1.15

Medium-Long

NA

以下詳述。

未提及Bore資訊

DS

Bb

1.04

Medium-Long

A Frame

已試吹,雖然沒有適合簧片,但可以感受到其優異順暢吹奏感

RH

Bb

1.08

Medium

A Frame

未試吹。但有不少固定支持者

CG

Bb

1.2

Long

Traditional

已試吹,阻力偏大。

Euro

Bb

1.3

Long

A Frame

雖然沒試吹,不難想像阻力一定超級大

JL

Eb

1.2

Long

A Frame

雖然沒試吹,不難想像阻力一定超級大

目前在日本深獲好評


另外,拔罐社官網自己做了一個各式吹嘴的比對表,有興趣的人可以一併參考一下。



順便加碼貼一下G社做的吹嘴比較表,也已經將簽名系列的吹嘴加入其中,看起來是被當作可敬的對手了(笑)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盤外之敵]石田芳夫(10) 多才多藝

[5]


第二十八屆本因坊七局挑戰賽,結果成為了石田芳夫與林海峰第三次的對決。甚至可以說,棋界完全就是以這兩人為主軸而轉動著。這一屆的本因坊循環賽中,林海峰是以六勝一敗的好成績打出來成為挑戰者。


另一方面,石田也是從年初起就狀況非常好,到本因坊挑戰賽之前,也拿下了整體十一勝二敗的優秀成果。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Buddy Clarinet Ensemble 17th Concert Program Notes

[Buddy Clarinet Ensemble 第十七次定期音樂會]


時間:

2024年12月06日(五)晚上07:30


地點:蘆洲功學社音樂廳(地址:新北市蘆洲區中山二路162號2樓)


參考地圖:https://goo.gl/maps/SskMA6RBgk6rMB5B8


交通工具


捷運:台北捷運中和新蘆線三民高中站1號出口,出站步行約10分。

公車:蘆洲監理站(14、225、232、306、508、581、704、785、806、816、927、928、忠孝幹線、橘13、F319)下步行約3分鐘。


售票網址:

巴迪卡到門—巴迪單簧管重奏團2024年度公演II



音樂會主題:

巴迪卡到門



===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盤外之敵]石田芳夫(09) 打破失去必奪回慣例


言歸正傳,第二十七屆本因坊挑戰賽,就從(1972年)5月8日開始,其賽事經過如下所示:


第一局 石田持黑不計勝

第二局 林海峰持黑不計勝

第三局 林海峰持白六目半勝

第四局 石田持白一目半勝


至此為止,是打成了二比二平手。


到了第五局,形成了雙方大龍纏繞互鬥的難局。然而,因為石田後來看錯棋,結果218手止是林海峰不計勝。


這個結果剛好與前一年相反。巧的是,當時手數也剛好是218手。


局勢至此,當然是對林海峰大大有利。而且林海峰本來就有這方面的「實績」。他只要頭銜一被奪走,隔年一定可以成為挑戰者,然後就在一年之後把頭銜收回手中。他從未連續兩年被同一對手吞下滿杯苦酒過。


這是因為林海峰,有從對手身上獲取甚麼長處的強大能力。這對於在勝負之中打滾的人來說,是無以類比的長處。


就算是無比樂天的石田芳夫,也因為輸掉這個第五局而有所動搖。


雖然的確他是出現了誤算,但此局棋真正的敗著,是出現在誤算之後的棋。因為他算的太過深遠,硬是把不需要打劫的棋下成了劫爭。當時如果使用再平常不過的侵分手段的話,局面還不到認輸的程度。換句話說,石田走出了其實不適合自己的棋了。


(接下來要輸掉了!)


林海峰的棋,感覺起來是比前一年更加嚴厲了。所以石田就這樣自己告訴自己,然後去面對第六局了。


不知道是自我催眠發揮效果,還是林海峰自己面對關鍵之局時反而僵硬施展不出來,更有可能是兩者兼而有之。這場第六局中,林海峰是在第一天就下出了敗著,第二天雖然奮力追趕,還是因為一開始的失誤影響太大,終究無法挽回敗局。


於是比數回到了三比三。


至於第七局,則是要重新猜子決定先後。石田芳夫夾起了一把棋子、蓋在棋盤上。而林海峰則是在盤上放了一顆黑子,表示猜單。


然後石田以兩顆棋子一組,將自己剛才抓的一把白子,漂亮地擺在棋盤上,結果多出一顆子,表示這把棋子是單數,也就是由林海峰猜中黑棋。此際,石田突然感覺到一種不妙的預感。因為在過去,鮮少有白棋連勝三盤的狀況。


不過這場第七局之爭,下到第二天晚上十一點四十九分、第三百零五手終局。結果還是石田白棋兩目半勝。


===


相關系列文章: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Annelien Van Wauwe專訪(02) 瑜珈與演奏的結合(完)


在YouTube上公開每日例行練習內容


採訪:包含協奏曲或室內樂等等,您的演奏活動真是多采多姿呢。想請您說說吹出美麗音色的每日例行練習(Warm-Up)內容。


W:首先我會先做三十分鐘左右的瑜珈(就像和呼吸一起流動一樣、讓身體活動起來的瑜珈運動),讓肌肉與呼吸清醒過來。然後我想出了一種我名為「WAUW! WARM UP」的單簧管例行練習方法。這個方法我也公開在我的YouTube頻道上了。

2024年11月9日 星期六

Annelien Van Wauwe專訪(01) 找到自己的聲音

譯自:The Clarinet雜誌


Annelien Van Wauwe專訪~我們都是選擇了世界最棒的樂器、而能一起演奏的好夥伴


[前言]


可說是樂壇最受注目的新銳單簧管演奏家之一的安妮蓮.凡.瓦維(Annelien Van Wauwe)女士,曾入選專門發掘天才演奏家的BBC新世代藝術家、也曾在許許多多的國際音樂大賽中獲得獎項。此外她也在自己的練習中搭配瑜珈、並且實際應用在演奏活動中而著名。而凡.瓦維女士也在2024年10月來到日本演奏協奏曲與舉辦大師班。這次本雜誌就藉著這個機會來訪問這位已經和許許多多世界知名樂團合作過、並且總是挑戰新音樂的藝術家之想法。


[安妮蓮.凡.瓦維(Annelien Van Wauwe)簡介]


比利時單簧管演奏家,2012年贏得第61屆慕尼黑國際音樂大賽第二獎(第一獎從缺,第二獎並列),並且在2015~2017年間入選BBC新世代藝術家。2018年又贏得了Borletti-Buitoni信託基金會大獎。目前是以具有豐富而抒情的表現力、華麗技巧的單簧管演奏家而著名。2019年推出了其第一張專輯「美好時代(Belle Époque)」,而和指揮家Alexandre Bloch指揮的里爾國立管弦樂團合作。2020年則獲得了Opus Classic獎、2022年推出了和Andrew Manze指揮的北德廣播愛樂樂團共演的巴賽單簧管協奏曲在內的專輯「流動(FLOW)」。2019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和12位優秀的國際音樂家組成了室內樂團「Carousel」。現在她定期在海牙皇家音樂院舉行大師班,並且是Pentatone唱片公司的專屬音樂家。

2024年11月8日 星期五

[盤外之敵]石田芳夫(08) 最佳手段之見解

[4]


隔年,石田第一次衛冕戰的對手,還是林海峰。


林海峰在前一年輸給石田芳夫後,一時陷入完全沒有頭銜的無冠狀態,但到了夏天的名人挑戰賽(譯註:此處可能是錯字,名人挑戰賽向來是秋天舉行,夏季是本因坊賽)中,他卻從藤澤秀行手上奪回了名人大位;在本因坊循環賽中,他則是和坂田榮男皆以五勝二敗的成績並列第一。然後,他又在本因坊循環圈同率加賽中,力壓老對手坂田榮男,獲得了挑戰重返本因坊寶座的機會。

2024年11月7日 星期四

荒唐之旅(16) 緊張刺激的最終日(完)


〔荒唐大趕場〕


離開T社旗艦店時,大約是六點半(真的是走馬看花),正是用餐的好時刻。新橋又是個相當繁華的區域,許多上班族下班之後都會來這裡聚餐、開飲酒會,好吃的店自不會少。當然,本教主常去的那幾家連鎖系統,在這附近通通都有,就讓人陷入選擇困難了(笑)。



想了一下,覺得白鬍子爺爺位在路衝,風水上不吉利人可能會爆多,所以還是走向了比較旁邊一點的松屋。

2024年11月6日 星期三

荒唐之旅(15) 初次造訪的另類聖地


〔另一種朝聖〕


離開會場所在的教會後,在來時下車的對面找到了回程的站牌。看一看時間,運氣還不錯,似乎幾分鐘後就能上車。



但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打發等車時空閒而逛社群網站逛過了頭,超過了預計時間卻沒看到公車。看看下一班的時刻大約還要十幾分鐘,而且根據來的時候的印象,路還滿好認的,乾脆就直接走路回靜岡車站算了。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荒唐之旅(14) 王者降臨


〔神器〕


在演奏完二重奏後,大鬍子老大應Doloce高層的小林先生的要求,又演了一首愛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的藍調(Blues from An American in Paris)」,也是非常厲害,特別是中間的急性與最後的High C長音,控制力實在非常驚人。這個我來不及錄影,就請大家欣賞錄音了。

 


 


https://youtu.be/fV3QVPj_K1w


*順帶一提,小林先生真的很會做生意,連我這種來歷不明(笑)的歪果仁,後來都親自過來打招呼換名片,而且後來也親自幫我拿樂器來試吹,很感動啊。


在迷你展示音樂會結束後,就是歡樂大合照時間啦。



*照片引用自Corrado Giuffredi粉專,官方出品當然品質有保證 w

2024年11月4日 星期一

荒唐之旅(13) 多重成就解鎖

〔千里共一團〕


「VIP」音樂會結束沒多久,原來是這次靜岡活動策畫人的井上幸子老師到場了。其實被我稱為「日本兩碗飯」的井上老師本身也是拔罐社的代言人,她與她的學生幾乎都是使用拔罐社的樂器,因此也和摩利老闆和CG大鬍子老大非常熟識的樣子。一看到她出現,摩利老大就高聲呼喊:「Sachiko!你來囉!」



我想也是因為井上老師的面子,所以拔罐社才不遠千里,特別來到靜岡這個教堂舉辦活動吧。所以現場來參加活動的,幾乎都是她的學生或朋友。突然在現場看到了一個生面孔(就是我啦),大概是有點好奇,主動上前來詢問:請問,是哪裡來的朋友?是誰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