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 星期五

[盤外之敵]石田芳夫(08) 最佳手段之見解

[4]


隔年,石田第一次衛冕戰的對手,還是林海峰。


林海峰在前一年輸給石田芳夫後,一時陷入完全沒有頭銜的無冠狀態,但到了夏天的名人挑戰賽(譯註:此處可能是錯字,名人挑戰賽向來是秋天舉行,夏季是本因坊賽)中,他卻從藤澤秀行手上奪回了名人大位;在本因坊循環賽中,他則是和坂田榮男皆以五勝二敗的成績並列第一。然後,他又在本因坊循環圈同率加賽中,力壓老對手坂田榮男,獲得了挑戰重返本因坊寶座的機會。


就在不久之前,筆者在圍棋雜誌的企劃下和石田芳夫對談。不是我要老王賣瓜,當時我正是文壇本因坊頭銜的擁有者。筆者的棋力是業餘四段,就業餘棋界而言,我想這算是標準的四段程度。不過,我和其他一般人稍稍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我經常可以在名人賽、本因坊賽等等大頭銜挑戰賽的盤側觀戰。這種體驗,可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我自信我比一般人更能深刻理解何謂勝負之事才對。


人可以分為適合勝負之事的、與不適合勝負之事的兩種性格。這不僅限於圍棋,在將棋或麻將上也是如此。


容易熱血起來的類型、容易沉迷其中的類型的人,首先就不適合走勝負這條路。而一旦輸掉,就會想要一局接著一局的人,雖然鬥志可嘉,卻不是能獲勝的人。


在勝負中需要的是宛如水一般的冷靜。這不論是對他人或對自己都得是如此。


在這場對談中,我就請石田冷靜地分析自己。雖然用詞的表現稍稍微妙,但他認為自己是用心深沉的樂天家。甚至還說:


「我已經不知道多少年,沒有生過氣了」。


雖然當天他說的話已經深深記入筆者的心中,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會像是以下這個樣子(引自當日筆者的速記)---


石田:「當我稍稍變強之後,我果然也會開始思考區分哪些手段比較適合自己、哪些手段不適合自己」。


三好:「原來如此。所以還是有適合自己的手段與不適合自己的手段呀」。


石田:「當然有啊。梶原老師(梶原武雄九段)就常說只此一手、只此一手不是嗎?但我就不常這樣說。而是說也有這種手法、那種手法也可能成立。」


三好:「所謂不適合自己的手段,指的是完全不會產生出那樣的發想?還是覺得這樣的下法可能會不好?是哪一種?」


石田:「我的心中還是會浮現出各種手段,然後從浮現的手段中選擇...」


三好:「也就是說,選擇的時候,總是會同一種手段是嗎...?」


石田:「這會因為對手而出現不同的選擇。有些手段雖然覺得不適合自己,但如果對於對手來說更不適合的話,那我就有可能會下。也有可能因為形勢不同而選擇出不一樣的手段,所以甚麼叫做最佳手段其實是一件非常難判斷的事情,對吧。以前的棋非常多下的非常漂亮的原因,就是他們會有選擇差距縮小手段的傾向。因此常常會看到為了只輸二目或是只輸一目而非常努力的棋。不過,把細微差距縮小成更小差距的棋,是否就是最佳手段?如果出現了失敗會造成差距很大的輸棋、但卻有逆轉成功機會的棋,搞不好選擇這種冒險性的棋會更好」。


他這種對於何謂最佳之棋的想法,讓我印象深刻。


不論輸兩目也好、輸一目也罷,並不會改變輸棋的結果。如果現在是輸兩目的形勢,A手段可以讓形勢變成輸一目、B手段可能讓差距拉的更大、卻也可能因對手的應法出現逆轉的可能性,那麼最佳手段應該是B而不是A的思想,讓我感受到他更能掌握住勝負的關鍵。之前引用過的B圖白1,簡直就是這種思想下產生的最佳手段。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