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電影「大敵當前」感想





「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s)」二三事

昨天第四台剛好在播「大敵當前」這部約十一、二年前我只看過預告片的電影,看到這部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死鬥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因為能看到一些軍事迷最感興趣的武器外,考據癖的症頭難免就跟著一起發作。

雖然說電影中出現的Ju87He111等轟炸機、以及驚鴻一瞥的88砲都做得相當逼真(顯然比另一部戰爭大拜拜爛片「珍珠港」要好很多),描述俄國部隊裡面殺起人來不比敵人留情的「政戰」單位也相當令人嘆息那個恐怖的時代,但影片中偶爾出現的戰車畫面就是讓我看的怪怪的,忍不住就想拜一下「危機大神」看看,有沒有甚麼幕後消息來治療一下我的考據症。

調查以後,雖然沒能查到我想看的戰車說明,不過倒也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資料,因此就想要現學現賣,把這些資料整理出來。以下就簡單用條列的方式列出這些小花絮:

1.      男一瓦西里(Vassili Zaitsev)、男二政委丹尼洛夫(Commissar Danilov)、女一譚雅(Tania Chernova)全部都是實際存在的歷史人物,大反派康尼上校(Major Erwin König)這個人的真實性存疑(至少在德國這邊的資料找不到這個人)。在瓦西里自己的回憶中說到他的確有殺過一個德國狙擊手訓練學校的大頭,但這個人是否就叫康尼則無法證明。

2.      人物雖然真實,但這場俄國第一狙擊高手與德國第一狙擊高手的對局在現實中應該不存在,而是電影中虛構的故事。另外現實中真正的瓦西里戰績,也的確有可能如同片中描寫的一樣,為了提高士氣而有很多是過份誇大的敘述。

3.      瓦西里這個人,本來也不是如同片中描述的獵人小孩,他是念建築專門學校的,畢業之後於1936年加入俄國海軍,又在軍事經濟學校畢業。二戰爆發時,他在俄國太平洋艦隊擔任會計班長。

4.      劇中的史達林格勒戰鬥場景,其實是在柏林郊外拍攝的。而俄軍片頭橫渡窩瓦河的場景則是在德國的科特布斯(Cottbus)拍的。

5.      這部讓我看的狗血沸騰的片子,在俄國與德國的評價都很差(我想,所有演員都是說英語這件事就被扣了不少分吧?),在美國也是毀譽參半。在俄國首映之後,甚至有參與過史達林格勒之役的俄國老兵出來抗議,希望禁播這部片子。(這完全可以想像,有誰會能對拍攝自己同胞互相殘殺的片子默不吭聲?)

6.      德俄作家Wladimir Kaminer,也在本片中充當臨時演員,飾演俄國士兵。

7.      影片一開始,主角連槍都拿不到就被推往史達林格勒的戰場中。不過在現實中,瓦西里在1942年9月就被分配到狙擊小隊中(理論上會有槍),從一開始就參加史達林格勒攻防戰。

8.      而主角所搭乘開往史達林格勒前線的裝甲火車,上面裝的是T34-85型戰車的砲塔,不過事實上當時T34-85戰車還沒開發出來(當時的T34還是使用76.2mm砲管的初期型)。其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俄國的裝甲列車都沒有裝上85mm砲的砲塔。我想這應該是現在T34-85比較容易找到(在中東或非洲等地區聽說還有T34戰車在服役著),導演才會這樣將就吧。另外,雖然沒有看得很仔細,但我覺得影片中出現的戰車既不向德國戰車,也不像俄國戰車,比較像是戰後生產的美國戰車。這個可能要得看到重播或買到DVD後,才能再確認了。

9.      片中有出現演奏俄國國歌的場面,但這首俄國國歌是1944年才開始使用的,在史達林格勒之戰的1942~1943年之間,俄國國歌是共產黨經典歌曲「國際歌」,所以明顯是放錯了。另外,影片中使用的歌詞,還是1977年再修訂過的版本。(其實我知道的俄國國歌也是這首1944年後使用的版本,所以看片之時不覺得奇怪,沒想到....)

10.  現實中的譚雅也真的和瓦西里很親密,但他們是否真的是戀人,則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11.  在片中最後的高潮裡,政委丹尼洛夫雖然被擊中頭部身亡,但在現實的蘇聯紀錄中,他其實只有被擊傷肩膀而被救活。

12.  此片的配樂是由著名的電影配樂家James Horner所寫,但聽起來很容易聯想到John Williams寫的「辛德勒名單」。(個人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