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名曲介紹:梅湘~愛之交響曲



名曲介紹:
MessiaenLa Turangalîla-Symphonie/梅湘:愛之交響曲

說是「名曲介紹」,其實我自己在最近有個便宜買CD的機會下買到了Simon Rattle指揮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指揮這首曲子的版本前,從來沒聽過這首曲子。不過稍微調查一下,就會發覺這首曲子的確是梅湘的作品中最常被演奏的曲子之一,稱之為「名曲」並不為過。而且實際聽過以後,覺得真的是一首相當有趣的作品,無怪乎這麼常被演出(我原本想寫「受歡迎」的,不過也許會有人一看到「梅湘」,就會覺得那一定是「很難理解的奇怪現代音樂」,所以考慮到習慣只聽現代/當代音樂以前的古典音樂作品的人,我就稍微保留一下用詞囉)。


最近買到的EMI於2005年重新發行的梅湘作品集雙CD,其中的愛之交響曲就是Rattle指揮的。這是1986年的錄音,也就是使用梅湘改訂前的版本。


很可惜地,這麼有趣的曲子,在「危機百顆」上還是沒有中文版的介紹,所以我就想參照英文版與日文版的危機內容,弄一個中文版出來,幫大家做個整理。以下的文字基本上就是來自於以下連結中的兩個危機版本:


然而在正式開始介紹這首曲子之前,得來談一下原曲名「Turangalîla-Symphonie」的中文翻譯名稱之選擇。事實上看起來在音樂圈似乎有三種中文翻譯名稱出現,分別是「艷調交響曲」(出自於DG發行的CD)、「杜蘭嘉里拉交響曲」(出自於TELDEC發行的CD)與「愛之交響曲」(出自於NSO的音樂會解說)。如果是我自己翻的話,很有可能會翻成「杜蘭加里拉交響曲」或「愛之歌交響曲」,不過既然已經有人先翻譯過曲名,為了避免再造成中文名稱的複雜化,所以覺得從中挑選一個來使用。這裡面,「艷調交響曲」好像有點轉得太硬了,而直接音譯又好像太難令人親近,所以我決定選「愛之交響曲」,更何況NSO的音樂會中指揮是呂紹嘉先生,這個譯名一定也經過他的背書,應該比較有公信力吧。至於原本的關鍵字「Turangalîla」意義,後面會有詳細介紹,這裡就先不贅述了。

好啦,談完正名,以下就是正文囉:)

===

愛之交響曲是梅湘(Olivier Messiaen)最早的大型管弦樂曲,不僅是梅湘自己的代表作也被評為是現代音樂的傑作之一,也是今天梅湘的作品中最常被演出的一首曲子。這首曲子是波士頓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庫塞維茲基(Serge Koussevitzky)委託創作的作品,梅湘從1946717日開始到19481129日之間完成樂曲的架構,並且在之後完成管絃樂的配器分譜。庫賽維茲基並未指定樂曲的長度、配器與形式,一切交由作曲家自由發揮,於是這個不拘傳統形式的交響曲就這麼誕生了。

這首作品和梅湘的連篇歌曲集「哈拉威,愛與死之歌(Harawi1945年創作)」、無伴奏混聲合唱曲「五首迭歌(Cinq rechants1949年創作)」一樣,都是由中世紀的「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and Isolde)」傳說啟發靈感,可以說是以愛與死為主題的「崔斯坦與伊索德」三部曲的中心作品。

其世界首演是在1949122日於波士頓的交響音樂廳中由年輕的伯恩斯坦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出。據說庫塞維茲基是因為生病而沒辦法指揮這場首演。當時擔任鋼琴獨奏的,則是後來成為梅湘第二任妻子的伊馮娜‧洛里奧(Yvonne Loriod),而負責翁德馬特農電音琴(ondes Martenot)的則是珍妮特‧馬特農(Ginette Martenot,翁德馬特農電音琴發明者的妹妹)。而作曲家祖國法國的首演則是在1950725日於艾克斯‧普羅旺斯音樂節(Aix-en-Provence Festival)由侯傑‧德索米耶爾(Roger Desormiere)指揮法國國立管弦樂團演出,鋼琴與翁德馬特農電音琴獨奏一樣是伊馮娜‧洛里奧與珍妮特‧馬特農來擔任。從1953年開始,此曲的演奏或錄音中的翁德馬特農電音琴獨奏大都由伊馮娜‧洛里奧的妹妹珍‧洛里奧(Jeanne Loriod)來擔任。

這首曲子在1990年做過一部份的修訂,這是因為作曲者梅湘希望在自己死後這首曲子一樣能被「正確地」演奏,加入了一些給指揮者的指示為中心之內容。據說梅湘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在他協助鄭明勳指揮巴黎國立歌劇管弦樂團灌錄這首曲子時出現的。實際的出版譜也馬上抽換成按照這次修改的改訂譜。

這首曲子的日本首演,則是在1962年的7月4日由小澤征爾指揮NHK交響樂團於東京文化會館舉行,鋼琴獨奏仍然是伊馮娜‧洛里奧(感覺像是一曲歌后呢XD),翁德馬特農電音琴則換成了日本人的本莊玲子,這場日本首演的音樂會海報上還寫著這次音樂會是由梅湘本人監製呢。

根據梅湘本人自己的解釋,曲名中的關鍵字「Turangalîla」是由梵語中的兩個單字「turanga」、「lîla」結合起來的。像這樣的詞彙在古代東方語言中有很多類似的例子,並且通常包含很多的意義。這裡的「turanga」有「時」、「時間」、「天候」、「樂章」、「節奏」等多重意義,而「lîla」則是「遊戲」、「競技」、「作用」、「演奏」或「愛」、「戀」、「戀愛」等意思,把這兩個字組合起來的造字「Turangalîla」就有「愛之歌」、「歡喜的聖歌」、「時間」、「運動」、「節奏」、「生命」與「死」的意義。另外,據說十三世紀的命名理論家說印度藝術音樂的一百二十種節奏形式中的第三十三種節奏也是這個字;也曾有女性實際叫這個名字的說法。在發音上,「圖蘭奴瑰麗拉」比較接近原來的梵語。當梅湘被問到這首曲子為何是這樣的長度、為何有十個樂章與為何要用翁德馬特農電音琴時,他只簡單地回答一句:「因為這是一首愛之歌」。

全曲由十個樂章所構成,全部的演奏時間約為75~80分鐘。這十個樂章分別是:

第一樂章 序奏/Introduction
第二樂章 愛之歌1/Chant d’Amour 1
第三樂章 圖蘭奴瑰麗拉1/Turangalîla 1
第四樂章 愛之歌2/Chant d’Amour 2
第五樂章 群星的血之喜悅/Joie du Sang des Étoiles
第六樂章 愛的小憩之庭/Jardin du Sommeil d'Amour
第七樂章 圖蘭奴瑰麗拉2/Turangalîla 2
第八樂章 愛之發展/Développement d'Amour
第九樂章 圖蘭奴瑰麗拉3/Turangalîla 3
第十樂章 終曲/Final

其中第一、五、六、十樂章有類似畫框裝飾的性格,讓夾在其中的第二、三、四樂章的「愛之歌」群與第七、八、九樂章的「圖蘭奴瑰麗拉」群表現出更有內容的感覺。構造上是全曲的前半段由兩首「愛之歌」夾住一首「圖蘭奴瑰麗拉」,而後半段則相反。

原本梅湘還是打算將這首曲子寫成四個樂章的交響曲,這就是後來曲子完成後的第一、四、六、十樂章;後來他又加進了三段「圖蘭奴瑰麗拉」樂章,這三個樂章原本是被稱為「塔拉群」(Tālas,梵語中「拍」的意思,也是古代印度藝術音樂的一種節奏);然後又再加入了第二、八樂章,最後又插入了第五樂章。

全曲是從序奏樂章所呈示的和聲動機作為開頭,然後由四個主要的循環(Cyclic)主題(「雕像之歌」、「花之語」、「愛之歌」與「和聲之旅」)來整合各樂章。曲中隨處可見使用梅湘喜歡的「有限轉調輪旋法」、鳥叫聲與「不可逆節奏」等特色,幾乎包含了進入「全序列主義」前的梅湘之音樂語法的主要要素。

全體來說雖然有很多聽起來像是無調性的樂章,但第五樂章(升F大調)、第六樂章與第十樂章(升F大調)都有明確的調性,而在第二、第四、第八樂章中也可以聽到局部性的調性和聲,而這些和聲最後都可以歸結到升F大調上。

另外在梅湘本人的意見中提到如果有不得已的理由無法演出全部的樂章時,選出第三、四、五樂章來演奏是最好的,再來則是挑第七、九、三樂章。另外他也建議演出第一、六、二、四、十樂章的組合,不過也可以單獨演出第五樂章。

[編制]

這是梅湘在樂曲中使用翁德馬特農電音琴的一系列作品之一,所以這也是這首交響曲的特色之一。其他的樂器編制如下所示。

木管:
短笛1、長笛2、雙簧管2、英國管1、單簧管2、低音單簧管1、低音管3。

銅管:
法國號4、D調高音小號1、C調小號3、降B調短號1、長號3、低音號1

獨奏樂器:
鋼琴1、翁德馬特農電音琴1

鍵盤樂器:
鍵盤式鐘琴(Keyed Glockenspiel)、鋼片琴、顫音琴(Vibraphone)、管鐘

打擊樂器:(由八位打擊樂演奏家分擔)
演奏者1=大鼓
演奏者2=普羅旺斯大鼓、小鼓
演奏者3=木魚3、沙槌(Maracas
演奏者4=木槌、三角鐵、鈴鼓
演奏者5=鈴鼓、木塊(Wood Block
演奏者6=鈸、吊鈸
演奏者7=吊鈸、小鈸、中國鈸
演奏者8=小鈸、中國鈸、鑼(Tam-tam
就像梅湘很多其他的管弦樂作品一樣,編制裡面並沒有定音鼓的存在。

[相關軼事]

l   NHK的音樂節目「NHK交響樂團的時間(N響アワー)」有一陣子就用這首曲子的第五樂章來當片頭。
l   在山村哉的漫畫「蒼之聖頌曲(蒼のサンクトゥス)」中的採礦船「圖蘭嘉禮拉號」的名字就是從這首曲子而來。另外這艘船的僚艦是「十一月段落號」(November Steps,武滿徹作曲的曲名)與「哈利‧亞諾斯號」(Háry János,高大宜創作的音樂故事組曲)
l   在美國卡通「飛出個未來(Futurama)」中,有一個叫做「圖蘭嘉‧禮拉(Turanga Leela)」的女性角色,點子也是來自這首曲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