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照片來看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 檔案19
這是英國倫敦的布吉(Boosey & Co,即現在Boosey & Hawkes的前身)公司於1904~1912年左右製造的單簧管。
布吉公司是1760年在倫敦創立的書店,並且在1800年代開始進口樂器到英國,並在1800年代後半正式成立Boosey & Company公司。
而且說到布吉公司的單簧管,曾經有段時期是英國製單簧管的代表性品牌(現今二手市場上仍有許多B&H出品的傳奇樂器1010),具有和其他國家稍微不同的獨特設計,其按鍵系統也非常有個性。
而照片中這把布吉公司製造的單簧管,乍看之前並沒有甚麼特別奇怪的地方;但仔細觀察下去的話,就會發現還是有點異樣之處。
首先就是左手食指控制的喉音G#鍵,就像之前介紹過的英國製金屬單簧管一樣,非常之長。
但最令人在意的,還是雖然這把樂器是沒有區分上下管的一體型設計,卻有像普通單簧管拆成上下管接頭構造的設計。
通常沒有上下管接頭的一體式單簧管,好比說像完整貝姆式單簧管那樣的系統,往往會在原本設置接頭處開出音孔(把一般單簧管在側面的C#/G#音孔移到正中間的接頭處),這把樂器卻還是做成普通單簧管一樣的設計,所以感覺有點奇怪。
不過,這把樂器最奇怪的地方,還是左手無名指控制的環形鍵。
由於找不到這把樂器的側面照片,無法進行更進一步的確認,但從現有的照片可以看出這個環形鍵和上方的按鍵是有連動的。
*應該是為了能讓左手無名指能夠做出降E/降B的替代指法
總之,這把樂器完全沒有必要做成一體式啊!
*而且左手小指控制的C#/G#按鍵也異常長大,一路延伸到下半部的E/B或F#/C#鍵附近,彷彿像德式單簧管的按鍵配置一樣,說不定也是想照德式樂器一樣讓小指能從下半部的F#/C#鍵滑到上半部的C#/G#鍵吧?雖說在貝姆式按鍵系統上其實不太有這樣的必要....。
===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1) Romero系統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2) Papalini低音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3) 可變換調性的Albert System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4) 大滿配的Clinton System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5) 傳奇性的Mazzeo系統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6) 自來水管與迴紋針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7) 鋁合金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8) 在編曲軟體中也找得到的稀奇樂器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09) 六指琴魔?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0) 鍵盤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1) 微妙的類貝姆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2) 上下管連動的德式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3) 薩克斯製造的降B調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4) 少女夢幻花邊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5) 沒有左手小指C#/G#鍵的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6) 擁有最高級拇指支撐座的廉價樂器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7) 左右顛倒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8) 名門的替代鍵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19) 總是有點小微妙的英國名牌 ◄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0) 長方形按鍵系統大集合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1) 六鍵金屬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2) 巨大滾輪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3) 沒有香蕉鍵的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4) 混血兒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5) 有獨特按鍵風格的DB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6) 老烏利澤的施密特.寇爾伯系統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7) F調中音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8) 其實只是加了右手E/B鍵而已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29) 神奇的雙重鍵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0) 黑克爾中音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1) 麥金泰爾系統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2) 五顆側鍵的一體式神奇樂器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3) 上管與吹嘴對接的樂器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4) 有三種升C/升G替代指法的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5) 可以轉調的樂器?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6) 宛如流星一閃即逝的雙層管壁金屬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7) 施密特.寇爾伯系統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8) 不可思議的低音管型低音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39) 神秘的雙泛音鍵單簧管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40)-1 可以發出超高音的瑪爾奇系統
- 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40)-2 瑪爾奇系統的原理與停產之理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