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看標題就會先問:Myaskovsky(或Miaskovsky)?這誰啊?!
所以暫且不管標題後面那個可怕的數字19號,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位米雅斯可夫斯基是何許人也。
尼可拉.米雅斯可夫斯基(Nikolai Myaskovsky,1881/4/20~1950/8/8)是俄國(舊蘇聯)作曲家。之所以會有上面那個可怕的數字,是因為他一生寫了27首交響曲,算是貝多芬之後的作曲家中極為罕見的大量交響曲作曲家(再來同樣是俄國作曲家的蕭士塔高維契了),不過他的這些交響曲大多沒有甚麼演出的機會(或者說是在俄國以外的西方世界很少演出),直到近年才逐漸獲得重新的評價。
由於他出生於軍人家庭,所以是服役了一段時間後才退伍進了聖彼得音樂院,並且認識了他生涯的同業知交普羅高菲夫。由於他是非常支持俄國共產革命的(雖然他的父親就是被紅軍射殺而死),所以在舊蘇聯時代非常受到重用(雖然也一度被思想批判),前後獲得了史達林作曲獎六次,這是舊蘇聯時代獲獎最多的紀錄。在27首交響曲以外,他的小提琴協奏曲是題獻給歐伊史特拉夫斯基、而大提琴協奏曲則成為羅斯托波維奇的愛曲,反而可能是他最知名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由於他後來就在莫斯科音樂院任教,所以非常多的蘇聯作曲家都是他的徒子徒孫,當中最有名的就是哈查圖量了。如上所述,他的作品由於在西方世界的知名度較低,所以錄音並不多,直到2001年才有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交響曲全集錄音發行。
不過,由於他的第十九號交響曲(作品編號46號)是作曲當時極少見的管樂交響曲(算是管樂交響曲歷史排行的前十名內),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反而是他比較常被錄音的作品。不過在冷戰時期,由於樂譜流通問題、以及編制比較特殊(如後所述),這首作品在西歐或是美國還是不太多。
至於這首作品是1938年由熟識米雅斯可夫斯基的莫斯科騎兵軍樂隊的隊長伊凡.裴德洛夫所委託創作的。裴德洛夫痛感當時軍樂隊的曲目非常貧乏,希望能多一點優秀的軍樂隊作品出現。接受委託的米雅斯可夫斯基一開始是打算寫個單一樂章的作品,但越寫構想越多,最後就膨脹成四個樂章構成的交響曲了。在1838年底就準備好作曲素材草稿的米雅斯可夫斯基,到了1939年1月5日正式開始寫作鋼琴總譜,並且在1月26日完成配器,可以說是在相當快的速度下完成了此曲。
最後這首交響曲順勢題獻來慶祝蘇聯紅軍創設21周年,並且在完成隔月的2月15日,由裴德洛夫指揮莫斯科騎兵軍樂隊、以對蘇聯全國廣播播放的形式來進行首演。而公開演出的首演則是要到了隔周的2月22日,以同樣的演出陣容在莫斯科音樂院大廳舉行。
不過,直到1948年這首曲子才由著名的管樂指揮家郭德曼(Edwin Franko Goldman)指揮他自己的郭德曼樂團進行美國首演。而日本首演則是1962年由辻井市太郎指揮大阪市音樂團演出。
相較於現代流行的管樂團編制,此曲的配器則是反映出了俄羅斯帝國與舊蘇聯的軍樂隊受到德國的影響,並沒有薩氏管出現,取而代之的則是圓錐管身系統的銅管樂器,這也是此曲較不常演出的原因之一(但現在也有了依照目前流行的管樂團編制形式改寫的編曲版本)。配器的另外一個特徵,就是把單簧管或圓錐管身型銅管樂器直接當作管弦樂團中五部弦樂來使用(一般管弦樂總譜中最下段的弦樂部分就直接由圓錐管銅管樂器來取代)。實際上配置的樂器聲部如下所示(依照總譜順序):
短笛1部
長笛2部
雙簧管2部
降E調單簧管1部
降B調單簧管3部
低音管2部
法國號4部
小號2部
短號2部
降E調中音號(Alto Horn)2部
降B調次中音號(Tenor Horn)3部
降B調上低音號(Bariton Horn)1部
低音號2部
打擊聲部:定音鼓、三角鐵、大鼓、小鼓、鈸
全曲四個樂章,合計演出時間約25分鐘
第一樂章:莊嚴的慢板-優雅的快板 降E大調 2/4拍、奏鳴曲形式
第二樂章:中板 C小調、3/4拍、複合三段式
第三樂章:嚴肅的行板 降B大調 3/4拍、三段式
第四樂章:稍微莊嚴的-活潑的 降E大調 2/4拍 輪旋曲形式
===
好滴,以上是抄書的部分,以下來說說抄書以外的東西。首先,為什麼要介紹這麼冷門的曲子?因為本教主很小就在葉樹涵老師的廣播節目中聽過他介紹這首曲子,而其結構簡明、旋律優美,印象就非常深刻。因此開始收藏CD之後,就陸陸續續買了不少此曲的錄音。目前手上共有以下的版本:
這四個版本中除了第二個算是「蘇聯示範樂隊」的版本以外,另外三個都算是此曲有名的錄音。有趣的是,剛好都是1995年錄製的,可能那一年全世界正在大流行冷戰結束後的舊蘇聯作品吧?所以大家同時重新評價起這首管樂交響曲的先驅作品。
順帶一提,本文引用的主要解說正是來自於第四個大阪市音的版本。
雖然印象中國內也有團體演奏過此曲,但相較於其他有寫作管樂交響曲的作家如Barnes、Reed或Maslanka的作品來說,實在是冷門很多。基於想要推廣的心態,加上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此曲的兩個樂章曾被改編成弦樂團的版本(估計是比較抒情的二三樂章),就想將此曲改編成單簧管重奏的版本---既然弦樂團都能演了,單簧管重奏團沒有道理不能演吧?
編制上還是設計成大重奏的形式,如下所示:
降A調(對應原曲的短笛或長笛)
降E調1/2部(對應原曲的長笛或小號)
C調1/2部(對應原曲的雙簧管或小號)
降B調1/2/3/4部(對應原曲的三部單簧管與小號或法國號)
中音單簧管1/2部(對應原曲的法國號、中音號或低音管)
巴賽管1/2部(對應原曲的法國號、中音號或低音管)
低音單簧管1/2部(對應原曲的低音銅管或低音管)
倍中音單簧管(對應原曲的低音號上聲部)
倍低音單簧管(對應原曲的低音號下聲部)
不過原曲經常利用多個聲部堆疊同樣的旋律或和聲來增加音響厚度,將這些堆疊精簡化處理的話,變成小編制的八重奏規模應該也是相當可行的才對(特別是二、三樂章)。
改編的參考Midi如以下連結:
https://youtu.be/kXpieZj_vCQ?si=Q0svvct2tgsEdFLm
另外由於全曲共有四個樂章,也如以上解說所言,米雅斯可夫斯基每個樂章都是寫好寫滿,加起來寫了一千一百多小節,改編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完成時剛好已經本年年末了,就變成今年最後一首改編作品,在此也順便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