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單簧管的泛音構造與高音域指法研究(14) 第三泛音高音域音列A替代指法


-Clarion音域:第3泛音音列


當樂句是從基音音域(夏魯摩音域)連接到Clarion音域的B4(第三線的Si)時,該使用左手小指的LL1鍵或是右手小指的RL1鍵(按鍵記號請參照選擇指法的原則篇),可以參考吹奏最低音的E3(下加三線下的Mi)的思考方式來選擇。


至於C5(第四間的Do),則是在降記號較多的調性樂句、或是吹奏減七和弦的句子中,常常會需要用到左手小指的LL2鍵,其操作方式有必要在這裡特別補充一下。以筆者而言,往往會在要使用到左手小指的LL2鍵前一階段(前幾顆音),就先把右手小指按在RL2鍵上(避免音連不過去)。另外,雖然在選擇指法的原則篇也提到了手指的形狀最好是略帶彎曲,但左手小指如果伸得太直或是彎得太彎,都可能會造成左少小指的LL2鍵很難按好(因為容易被LL1鍵等其他按鍵干擾),請務必注意。


以下範例樂譜中的紅色音符或紅色圈起處,就是要先按下右手小指的RL2鍵之處,這樣在按下LL2鍵時會比較容易連好。


埃西勒 音階教本


降A大調琶音


減七分解和弦



Marc Delmas義大利幻想曲



而降B5(上加一線上之降Si)也跟低十二度的基音音域降E4一樣,可以考慮增加使用左手食指加上右手食指或中指的指法(俗稱「指叉指法」=Fork Fingering)。這裡把左手食指加上右手食指的指法稱為F1指法、而左手食指加上右手中指的指法為F2指法,則以下片段中紅色圈起處建議使用F1指法、藍色圈起處使用F2指法。


Rose 32首練習曲第17號



第19號




至於RK+TH○●●LS|○○○這個降B5指法(或是參照下圖),如同第五泛音音列一篇所討論的一樣,則是使用在降A5/降B5的顫音上,因為只要按下左手食指就會變成了降A5,非常方便。


顫音用降B5指法



高音域指法之討論


Clarion高音域音列A.B以及再上去的超高音音域(Altissimo)指法,如同一開始就介紹過的一樣,是單簧管中非常複雜且難以圓順連接的部分。這是因為這以上的泛音列之氣柱長度較短,還得在各泛音列之前切換來切換去,使得手指必須一直開開合合的關係;加上在切換各泛音列時嘴型的控制也變得困難,因此更提升了要吹得平順的障礙。因此,要把困難的樂句吹得輕鬆漂亮,重要的是盡量在同一句子中使用同一泛音列的指法


以下則是根據筆者的貧乏經驗、參照之前解說過的「永岡金字塔」各項指法表,來討論這些高音域指法的實例。


-Clarion高音域音列A.B:第3泛音高音域音列A.B


這裡所謂的Clarion高音域音列A,指的是拇指音孔與泛音鍵都有按住的音列;Clarion高音域音列B則是兩者都放開或是至少放開拇指音孔的音列。


其實這兩個音列平常比較不會使用,而其共鳴較細較窄,因此必須要長音練習時用心吹寬才會比較好聽。此外,這兩個音列音準也容易偏低,也必須追加側鍵來調高修正。不過,在需要吹得圓順的樂句或是瞬間靈巧的裝飾音上非常好用,所以遇到這樣的狀況時必須隨時考慮拿這些指法來替代。


-Clarion高音域音列A:第3泛音高音域音列A


升C6(上加二線之升Do)/降D6之第3泛音高音域音列A指法


RK+TH○○○SK2|○○○ (或下圖)


這個指法通常會被當作是C6/降D6的顫音指法,但在某些希望連接得更漂亮的句子中也可以考慮使用。如同下圖聖桑奏鳴曲的第三樂章片段,紅色圈起處就可以使用這個指法。




D6(上加二線上Re)之第3泛音高音域音列A指法1


RK+TH○○○SK3|○○○ (或下圖)



這個指法通常會被當作是C6/D6的顫音指法,但除了下圖這個莫札特單簧管協奏曲第一樂章的句子、為了平順靈巧地吹過去以外,因為其共鳴非常窄、嘴型不好控制的關係,通常不太建議使用這個指法



D6(上加二線上Re)之第3泛音高音域音列A指法2


RK+TH+LG○○○SK1|○○○ (或下圖)



D6還有另一個指法,可以使用在類似聖桑奏鳴曲第三樂章同樣是寧靜小聲的樂句中,這個指法雖然容易偏低(所以需要加上側鍵SK1),但會比前一個指法共鳴好很多,是比較穩定而值得推薦的指法。下圖這個Rose 32首練習曲第11號圈起來的這顆音,就可以考慮使用。



降E6(上加三線降Mi)之第3泛音高音域音列A指法:


RK+TH+LA○○○|○○○RL4 (或下圖)




這個指法可以用在C6以下往上跳的狀況時使用,特別是快速的琶音中,非常便利。如下圖的德布西第一狂想曲中的降E,就很適合用這個指法。



E6(上加三線Mi)之第3泛音高音域音列A指法:


RK+TH+LA○○○SK3|○○○RL4 


這是用前述降E6的指法再加上SK3這個側鍵來拉高半音,一樣法可以用在C6以下往上跳的狀況時使用。特別是在低音家族樂器(如低音單簧管)上,是很適合的替代指法。


在以下這個Raymond Gallois-Montbrun的六首音樂性練習曲(Six Pièces Musicales d'Etude)q片段中,就適合使用這個指法。



F6(上加三線Fa)之第3泛音高音域音列A指法:


RK+TH+LA○○○SK3+SK4|○○○RL4 


這是用前述E6的指法再加上SK4這個側鍵來拉高半音,也是第3泛音高音域音列A的最高音,不過這個指法不好按,不太容易找到實際的案例。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