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德川慶喜家之滅絕

整理自朝日新聞


原文的標題是:「德川慶喜家到我這代就結束吧」~其玄孫承擔的重任與墓園之去向


目前日本因為高齡化、少子化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因此「除墓」(墓じまい,處理、結束掉祖先的墓所、墓園)的案例也越來越多。原本這是日本社會根基的世家門派制度,卻因為子孫越來越少、也越來越沒有人想繼承,而動搖了起來。算是世家制度頂點象徵的將軍家(幕府將軍家)或大名家(諸侯家)也不例外。


以末代將軍著名的德川慶喜,其子孫也正面臨著必須「除墓絕家」的危機。


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在明治維新之後,將德川家本家(將軍家,德川家除了本家的將軍家以外,有若干分家,最著名的就是所謂「御三家」與「御三卿」,而德川慶喜就是從御三卿的一橋德川家入繼德川本家而成為幕府將軍的)的家督(家主、掌門)讓給當時才六歲的德川家達(同樣是御三卿的田安德川家),自己回到靜岡隱居。


不過到了明治維新三十多年後的1902年,由於「天下大定」,不用再擔心德川慶喜可能出來謀反,所以明治天皇重新授予德川慶喜公爵爵位,並允許他在德川本家之外,創立一個新的分家,即德川慶喜家。


這個德川慶喜家在歷經初代的慶喜本人、二代的德川慶久、三代的德川慶光、四代的德川慶朝後,目前面臨了要終結的危機。


其第五代、相當於德川慶喜外玄孫女的山岸美喜女士,目前負責管理德川慶喜家的墓園(位於著名的谷中靈園,總計約三百坪,土地由寬永寺持有)與史料。山岸女士的外祖父正是慶喜家第三代的家主慶光,其母為第四代家主慶朝的姐姐。換句話說,德川慶朝是她的外叔父。另一方面,山岸女士的外祖母和子是德川幕府末期忠心守護德川家到最後的重要諸侯松平容保的孫女。山岸女士等於同時是松平家與德川家的後代。(雖說松平家與德川家本來也是一家)


日本的佛寺在德川幕府時代,是透過「寺社法度」(寺院管理辦法)中定義的「檀家制度」(每個家庭都必須選擇一個自己所屬的佛教寺院,成為其「檀家」。檀家需要提供寺院經濟支持,而該寺院則稱為此家庭的菩提寺,將來死後葬於菩提寺,接受香火供養)來構成統治的系統。但這個系統,在明治政府為了削弱佛教勢力的考量,而頒布「神佛分離令」後消滅,也讓許多大名家(諸侯家)從佛教改信神道。當然,德川慶喜也是改入神道的其中一人。因此德川慶喜家的墓園自德川慶喜以下,歷代家主與家人的墓都是神道式的石造圓墳。


然而,2017年德川慶喜家的第四代當家的慶朝去世,他並沒有留下繼承家業的孩子,從此這個德川分家中再不會有姓德川的男子了。其生前負責照顧的山岸女士就依照其遺言成為「繼承財產執行人」,替他舉行葬禮。據說,德川慶朝在生前,就幾乎不跟其他德川家家族的人往來,因此來參加喪裡的人也不過十人左右。而德川慶喜家的墓園與收藏的史料就全部由山岸女士來負責管理。


山岸女士表示,德川慶朝生前也說他將是最後一個進入慶喜家墓園的當家家主,並且希望德川慶喜家在他這一代正式結束。


至於管理德川慶喜家墓園的花費也非常沉重。好比說要修理墓園周圍的圍牆就要日幣兩千萬左右,山岸女士當然是無法承受。只好立了「小心圍牆崩落」的大看板來警告路人,並沿著土牆加上了禁止進入的警告柱。


未來山岸女士要繼續靠個人的財力來維護管理德川慶喜家的墓所非常困難,因此她思考後認為應該讓德川慶喜家的墓所與相關史料成為文化財產交給第三方會比較好,而下定決心將墓所讓出。


目前她正在和擁有慶喜家墓所土地的寬永寺(寬永寺原本就是德川本家的菩提寺)或擁有指定珍貴史蹟權力的東京都政府、或與德川家有過因緣的團體來討論處理這個墓所。


至於由外叔父慶朝傳給山岸女士管理的史料中,有德川慶喜親筆寫的書法多達五千份以上,也有德川慶喜用來試毒用的銀筷等珍貴物品,這些她也希望能交由其他人管理,替日本的歷史傳承留下一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