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 星期四

[勝負師的沉默]林海峰 (03) 領悟


所謂的「院生」,就是希望成為職業棋士的學生。這些志同道合的學生集合起來,互相切磋比試。而在這些學生組成的循環賽中取得好成績的人,就授予初段證書,承認其成為職業棋士。用一句簡單的話解釋院生的制度就是如此,但達成當上職業棋士的目標也不是那麼容易之事。


特別對於林海峰少年來說,還要另外背負著日本少年院生更加沉重的障礙。除了語言不通之外,還要遠離父母獨自生活。


所以他搭著山手線電車反覆不知道繞了多少圈、或是去當時位於高輪的日本棋院池塘撈金魚、問其他人要不要買等等的神奇事蹟,也都是發生在剛去日本的這一時期。要一位十歲的少年忍住孤獨來修練棋力,不管怎麼想都是太過勉強的要求。所以此際的林海峰根本也不可能變強。


某一天,他去了當時住在箱根仙石原的吳清源府上遊玩,並且在那裏住了一晚。


到了隔天早上五點左右,林海峰突然醒來,就去了洗臉處。


此時,吳清源九段已經起床,如同坐禪一樣坐著,看起來就像是凝聚思念的樣子。這就是天下無敵的吳清源的真實面貌。林海峰看到了這樣景象,領悟了自己不能再有隨隨便便的幼稚心態。


另一方面,少年的身邊也做出了最好替他換個環境的結論。於是朱潤義感受到了自己應有的責任,就把林海峰拉去了京都,委託給藤田梧郎六段照顧。這是林海峰來到日本隔年的事情。在京都過了一年後,他很快就入段成為職業棋士。以後每年都能持續升段,到了昭和35年(1960年)時,升到了六段。


再隔一年的昭和36年(1961年),十九歲的林海峰再度回到東京,轉移回日本棋院本院。


這一年剛好是(舊)名人賽開賽之年,也是連霸九屆本因坊的高川格,在準備創下連續十年衛冕紀錄、卻敗給了坂田榮男的那一年。也正是坂田榮男開始稱霸的時代,


在這期間,林海峰正式成為了吳清源的弟子。本來,雖說是弟子,吳清源卻不算是親自教島林海峰。而是林海峰把自己的棋譜寄去給吳清源,請他講評。用一般的話來說,算是一種通信教育。


而吳清源教育法的特色,總之就是非常的明快。


在三百六十一路的盤面上,從佈局階段到進入中盤為止,著手不知道有多少種。在這種複雜的著手中,要找出善惡明白的著手、解決問題,即便是專門家,也會相當迷惘。


但吳清源總是能明快地裁斷出結論。


這對林海峰而言,這是比甚麼都好的優秀指導。能夠消除判斷上的迷惘,也能培養出對於圍棋的自信與感覺。


一般來說,職業棋士可以分為樂觀派與悲觀派。當然把這裡的職業棋士換成全體人類也是成立的,但在圍棋上,和人生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如果要馬上做出判斷結論的話,樂觀和悲觀的想法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差異。而且不管是屬於樂觀派或悲觀派,都不見得做出好的判斷結果。


樂觀型的人在人生可能會過得非常幸福,但在圍棋上就未必如此。當遇到局面絕對不能算是有利的狀況下,卻還覺得自己可以贏棋的棋士就算是樂觀派,不過等到輸掉時才歪著頭搞懂當時其實是自己不利時,就已經太遲了。


相反地,在這方面上,也不見得悲觀派就會比較好。因為即便遇到實際上是自己形勢有利時,卻也會覺得自己不太妙。此時為了求取勝利,反而會發動無理的攻擊。本來,只要爽快地撤兵、穩紮穩打就能贏個一目、兩目;悲觀派會誤以為自己不利,而進行必要以上的攻擊。也是這樣,反而給對手製造機會,而把好不容易領先的棋下成輸掉。


吳清源九段,則是在大局的形勢判斷能力上超俗拔群的優秀。當他覺得自己目數不足時,就會強力把對手吃下,但是判斷出自己可贏時,就會避開戰鬥趕快收官。用專門的術語說,他就是明快之棋。


林海峰則是把吳清源寄回來的講評反覆仔細閱讀,並且又實際在棋盤上擺過,而將吳清源的明快學上了身---這樣寫,對於熟知職業棋士或圍棋的讀者來說,未必會能認同。因為覺得林海峰的棋是屬於明快型的人,恐怕一個也沒有。拿當代棋士來看,明快之棋的代表,應該算是現任本因坊的石田芳夫才對。林海峰的棋,應該算是比較溫吞的類型。


的確,林海峰的棋,給人有比較溫吞的感覺。那種彷彿要掏去別人心肝的銳利著手,幾乎很少看到,可說是整體腳步比較緩慢的棋。


不過,一見之下好像是緩慢溫吞的行棋步調,林海峰卻很不可思議地不會落後對手。往往一路跑在前面的對手以為自己能遠遠甩開一大段,結果回頭一看,林海峰卻是笑瞇瞇緊跟在自己的背後,他就是這種配速。


這是甚麼意思?就是看似溫吞遲緩,林海峰卻以事實證明自己的腳步並不慢。雖然他可能不像恩師吳清源一樣華麗,但就學到確實的判斷力這一點上來說,他是絕對不輸給恩師的。我認為這就是他雖然讓人看起來很溫和,卻還是能迎頭趕上的原因。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