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倫敦交響管樂團的行星組曲與展覽會之畫(01) 錄音經緯

譯自「倫敦交響管樂團之行星組曲與展覽會之畫」CD內頁解說


終於重現天日的夢幻音源


文:富樫鐵火(音樂作家)



自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之間,東芝EMI(現在的EMI日本分公司)在倫敦的艾比路錄音室(Abbey Road Studios,隸屬EMI,曾灌錄過披頭四或平克.弗洛依德的唱片而著名)製作了令人驚豔的管樂團音樂唱片。就是這張收錄了「行星組曲」、「展覽會之畫」等名曲的錄音。


那,這些錄音到底哪裡令人驚艷呢?


首先,就是負責演奏的實際上為了這些錄音而組成的倫敦交響管樂團(London Symphonic Wind Orchestra)。這個樂團的團員大部分是來自愛樂管弦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倫敦愛樂、皇家愛樂、BBC交響樂團等等一流管弦樂團的管樂或打擊樂演奏者。其他還有皇家音樂院的有名教授或是倫敦頂尖的軍樂隊隊員。換句話說,就是英國的一流管樂與打擊樂演奏家總動員起來組成的「夢幻隊(Dream Team)」。如果是熟悉當時英國音樂圈的讀者,看到文末的團員表,毫無疑問會驚嘆不已。


再來,錄音的樂譜幾乎都是為了這次錄音而重新改編的新版本,這一點也相當令人驚訝。


那麼,策劃了如此壯大驚人計劃的人到底是誰?其實就是擔任這些錄音的指揮艾瑞克.班克斯(Eric Banks,1932~)。他是以皇家空軍中央軍樂隊(Royal Air Force Central Band)為中心,長年活躍於英國管樂界的領袖級人物。他也經常去到日本,指揮昭和音樂大學或是業餘管樂團的音樂會。他趁著1989年退役的時間點組織起來的樂團,正是這個倫敦交響管樂團。


這系列的錄音,其實也帶給日本管樂界相關人士相當大的震撼。而淡然吹奏這個需要超高技巧的原調改編版本的倫敦交響管樂團的實力也讓人相當吃驚。而這麼厲害的專案能由日本的唱片公司來實現,也是大獲好評。而在錄音室收音卻依舊有大音樂廳寬闊音響感覺的音質,雖說不得不佩服艾比路錄音室的環境設備,也要拜一起合作完成的英日兩國工作人員的努力與堅強意志所賜。


當時尚處在進入CD時代的初期,也還有很多LP混存於市面上。因此這系列的錄音製作,仍舊是依照以前的方法來進行。就連管風琴也是在錄音室中用大音響播放來同時收錄、羅馬之松的銅管小樂隊或行星組曲的女聲合唱則是用隔板隔開來同時演奏收錄。完全不允許另外錄音再合成的砸錢行為。但是這樣,就不可能重新錄製多次再修正。因此錄音的過程,可說是從頭到尾都相當緊湊刺激。


而這也是這個音源,明明是在錄音室中灌錄、卻充溢著現場演出之臨場趣味的原因。而且錄音前並沒有特別安排甚麼彩排,很多音軌,也幾乎是一次錄音就OK的。這種第一次看到的新編曲版本,也只能靠這種技藝高強的專家集團才能辦得到了。當然,一定還是會有些小失誤。但是指揮家班克斯就是希望記錄下如同現場音樂會一樣的一氣呵成魄力。也是這樣,仔細聽的話,到處都有些小破綻。不過班克斯大師卻幾乎完全不重錄。簡直可以說這是「沒有觀眾的錄音室現場演出錄音」了。


但是這系列的唱片,卻有很長一段時間難以購買到,慢慢變成了管樂團樂迷之間的夢幻傳說音源。唱片剛推出的時候,正是現在也令人懷念的日本經濟泡沫時代末期,因此也給人有了這是泡沫經濟時期最後綻放的「徒具外表之人造花」印象。


然而,經過了將近二十年後的現在,這個音源終於重新再版,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期待這個錄音呢?而重新聽了之後,與其說是「人造花」,反而會被這個編曲、音質與演奏完全沒有古老陳舊感、而是超越時代的先進而大大震驚。特別是在這二十年間,「行星組曲」或是「羅馬之松」早已完全變成日本管樂圈的常見曲目,原調編曲的演奏或出版,早也不是甚麼稀奇之事。


因此,可以說這個音源是打開了現今日本管樂熱潮大門的方向領航人。


*本文參照了舊版唱片的樋口幸弘先生與赤松文治先生的解說。特別是當時協助製作的樋口先生,也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證言,特此致謝。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