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自:Pipers雜誌2007年12月號Vol.316
請更加嘗試單簧管調音管的樂趣
~單簧管調音管工作室專家山田直也專訪
[山田直也簡介]
1963年出生,於桐朋學園大學主修單簧管,由於右手神經傷害休學,於1988年轉往英國New Ark木管樂器修理製作學校進修,畢業後也在英國Howards或法國Loree等樂器公司研修,回到日本後以木管樂器專門修理技師活躍,其製作的單簧管調音管或低音單簧管腳架在日本市場頗受歡迎。
===
採訪:山田先生會開始製作單簧管的調音管,其原因為何?
山田:因為有時候客人有「是否有不同木材製成的調音管可以試試看?」或「市售的調音管都普普通通,找不到很好的調音管」等等需求,然後不知道是誰提議「所以你要不要試試看製作客製化的調音管?」之下,我才開始第一次自製調音管。
調音管是建構音色的零件
採訪:說起改變調音管的最大理由,應該是想改變音準偏高或偏低的問題吧?
山田:是沒錯。單簧管的調音管,現在主要給人有連接吹嘴與樂器本體、調整管長的印象。不過,最早的單簧管是把吹嘴和調音管做成一體的喔,換句話說調音管原本就和吹嘴一樣是建構音色的零件。然後,為了調音方便的緣故,才將調音管與吹嘴切開來成為獨立的零件,但後來一直都沒有被開發下去,而只是被封閉成單純調音的功能。而我原本就覺得調音管是用來建構音色的重要零件。
像吹嘴在市面上明明有多不勝數的種類可以挑選,作為選配的調音管的種類卻還非常少。在海外,特別是在歐洲,製作調音管的人為數不少,但在日本卻完全買不到。最近巴坤(Backun)或是查爾斯.貝(Charles Bay)等品牌的調音管也進入了日本市場,但希望能有更多品牌與型號也能進到日本來。不覺光換個調音管就很值得嘗試嗎?因為不需要特別更換其他配備,就能簡單、輕鬆地嘗試到不同的音色,並且進行比較。這可以完出很多東西,讓人覺得相當有趣。
採訪:像是給巴菲公司的單簧管專用的「梅尼西(Moennig)」品牌調音管、或是「哈達希(Chadash)」品牌調音管就比較為人所知,但一般的印象還是調整音準的功能大於改變音色的感覺呢。
山田:是,特別是在高音域的音準調整上。但說到單簧管的音準的話,其實現在的單簧管原本就已經不是音準那麼糟糕的樂器了。因此現在說到音準甚麼的,往往其實更像是在討論音的「罩門」喔。如果吹起來不順,往往就會造成樂器的音不準。這所謂的「罩門」,往往也被阻力給左右著,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往往會覺得改變調音管、音準就會跟著改善的關係。
採訪:那麼通常不同的調音管,是著重在內徑形狀上的改變嗎?
山田:內徑的形狀當然是有所改變,但其實比內徑形狀影響更大的,卻是外側的形狀。因為往往說要改變調音管內側的形狀,實際上能變動的程度並不大。以調音管的長度通常是65~66mm來說,上下還有組裝用的插槽(給吹嘴與上管的接頭插入),扣掉這些部分,大概只有調音管的一半長度能影響到內徑形狀。這樣的長度其實並沒法改動多少東西。好比說「梅尼希」或「哈達希」的調音管其內徑形狀都是所謂的倒梯度設計(上寬下窄的反圓錐形),但其實那個斜度也無法改的非常極端,還是有限度的。
那麼,說到甚麼部分才能改動最大?答案還是外型啊。好比說要不要加上金屬環、外側的輪廓變成甚麼樣?都有影響。其實當金屬環比較鬆(不要干涉太緊)、與緊緊塞入調音管本體上的狀態下相比,音色就有很大的差異。而且實際上在製造調音管的過程中,也會發現當車床把外側多削了一圈,反應就整個不一樣了。
特別是調音管的外型要從甚麼地方開始外擴,從哪裡要稍微內縮,都對共鳴、阻力、吹奏感有讓人覺得有趣的影響。簡單來說,調音管比較胖的,音色也會比較肥、比較寬;但是太胖的話,又會對於操作性(反應)有不好的影響,所以調音管上方的胖瘦調整就必須取得音色與操作性的平衡。而Yamaha的Custom型(譯註:所有Y牌高階專業型單簧管都叫做Custom)單簧管調音管就是這樣平衡調整的很好的形狀。如果說想要找到共鳴與操作性兼顧的調音管形狀的話,我就會想到Yamaha的設計。
當然,把調音管外型正中央變胖、金屬環的材質改變、木材換成不同的材質甚麼的,要改變調音管特性的做法非常之多。這還有和樂器配合度或吹奏者喜好的問題。
採訪:不僅是音色與共鳴,好的調音管也能讓聲音連接的更漂亮、吹起來更順啊。
山田:會讓音色產生統一性。所謂的有統一性,就是讓樂器的性能最直接表現出來、樂器原來應有的音準也能正確吹奏出來。因為音準不好而去買一顆長度不同的調音管,還不如去找一顆狀況好的調音管、重新檢視樂器或吹嘴的組合會比較好。
採訪:山田先生的調音管,是從下方三分之一左右開始變胖、上方就比較消瘦集中。
山田:我認為這樣的形狀是適合最大多數人的設計。吹奏感非常確實,又不會太重、聲音的連接與反應都很不錯。我的確也試作過更胖一點、上方也不是更緊縮形狀的調音管。這樣的調音管的確共鳴會更好、聲音會更厚,試吹時往往會讓吹奏者很喜歡,但是稍微吹長一點的曲子,就會覺得很辛苦很累。常常就是客戶挑了音色最喜歡、共鳴最好的調音管,但是一吹久之後,就會來跟我反映「能不能把反應改得更好一點」。這就是我後來調得比較消瘦一點的原因。
不同木材的樂趣
採訪:山田先生使用過哪些木材來製作調音管?
山田:非洲黑木(Grenadilla)、黃檀木(Cocobolo)、玫瑰木(Rosewood)、蛇紋木(Snakewood)、黃楊木(Boxwood)、黑檀木(Ebony)等等。因為材質不同、比重不同,而產生的音色變化也非常有趣。在這之中,最硬的是蛇紋木,最輕的是黃楊木。比重比較輕的木材,吹奏感也會比較輕。
採訪:會有人特別追求吹奏上的輕巧感嗎?
山田:有喔。好比說,龜井良信先生就是使用歐洲產的檜木製成的調音管,因為他覺得這樣可以自由、毫無限制地吹奏。「毫無限制」通常也意味著容易不安(不穩定),但龜井先生卻具有良好的控制力,真的非常厲害。
通常最喜歡黃楊木製調音管的是演奏爵士樂的人。因為他們正喜歡可以自由地變化聲音。而我使用的黃楊木,並不是日本產,而是來自歐洲比較寒冷地區產的黃楊木。這種木材通常也會用在弦樂器的琴橋上呢。日本的黃楊木,通常以小笠原群島的御藏島或九州各地生產的比較有名,這種木材很常用在梳子的製作上,但日本的黃楊木很容易就變形。所以如果要做成木板的形狀時,得先完全燻過一次,消除其變形的可能後才能開始使用。
至於非洲黑木、黃檀木或玫瑰木,都算是柿木科,可以算是性質很相近的木材。雖然三者的比重不一樣,但相差也不是太大,如果想要從非洲黑木中同中求變的話,黃檀木或玫瑰木就非常適合。其實非洲黑木不只是在非洲生產,與非洲同緯度的大洋洲也有這種木材,所以除了非洲坦尚尼亞生產的非洲黑木以外,也是有澳洲塔斯馬尼亞產的非洲黑木。但是塔斯馬尼亞產的黑木要比非洲產的輕一些。像這樣不同木材製作出來的調音管可以產生不同的音色,也是單簧管調音管的迷人之處。
採訪:製造調音管的過程似乎不那麼難的樣子?
山田:的確並不難。我的話,通常是把插槽的部分留到最後,配合客戶的樂器時,才來車削調整。真正說起來,我會很感激各家樂器製造商可以把接頭的規格統一化。現在的話,就是一種「有點像又不會太像」的感覺。特別是每一家公司貼附軟木的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貼附軟木的槽深度也完全不一樣。也因為這樣的差異,讓樂器與調音管的配合度差別很大,當然也和軟木的干涉程度有很大的不同。
採訪:當調音管插入樂器上管時,往往會在樂器與調音管之間看到間隙。您怎麼看待這樣的間隙?是不是不要有間隙比較好?
山田:我想恐怕樂器製造公司是連這些間隙也考慮在內設計樂器的,但他們怎麼判斷多大的間隙才是正常的,我就不清楚了。如果調音管的插槽做的太淺,就無法完全插入樂器中,也會讓調音管總是看起來是被拔出來的樣子,外觀上也不好看。可能是這樣,通常會故意把調音管的插槽做的比較深一些。
調音管的配合度問題?
採訪:有個很單純的疑問,通常我們都是隨便挑選喜歡的吹嘴,完全不考慮吹嘴與調音管或樂器的配合度。然而,本來的話應該要去挑選適合調音管內徑的吹嘴,而調音管也該是得配合樂器上管內徑的設計,這樣才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吧?
山田:理想上所有的配件在挑選上都應該配合的很好才對。配合樂器,吹嘴與調音管應該是看成一整套來設計才是最好的狀態。
不過現狀上,就算調音管有分R13專用或RC專用的版本,吹嘴卻是各種五花八門的差別,所以大家都是依「最後的結果來說話」的標準來挑選。意外的是,明明內徑不合而增加了阻力,反而會讓有些人吹起來覺得比較舒服。雖然原廠不會承認,其實實際去測量樂器本體的話,就算是同樣型號的樂器,其內徑尺寸也有相當大的差異(公差很大)。所以不論是樂器或是調音管,只要扯到內徑,就是很複雜困難的問題啊。
採訪:調音管使用了一陣子之後,內徑會產生變化嗎?
山田:會改變。因為通布清潔時。多少會磨耗內徑。通常調音管也是樂器中最容易積水、所以得最常使用通布去清潔的部分,而木質的油脂通常也最容易這樣被清乾。而這樣,調音管的共鳴就無法完全發揮了。樂器本身也是這樣,不是使用艷麗的木材,就無法發出艷麗的音色。光在樂器表面塗上油,就會讓音色發生改變,更何況調音管的油脂被弄乾了,音色一定會發生變化。
包含這樣的問題在內,也希望大家能夠更多注目調音管的重要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