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日 星期六

貝七(1)

[木管管樂重奏團版]

*改寫自秋山紀夫之芬乃爾(Frederick Fennell)指揮東京佼成管樂團「交響曲集」CD解說

所謂的木管管樂重奏團(Harmoniemusik)是一種1780年代左右開始流行於德奧貴族上流社會音樂圈的一種合奏編制。最早的編制是雙簧管、法國號、低音管各兩把的六重奏形式,後來加入了兩把逐漸開始活躍起來的木管家族新成員的單簧管,這種編制就變成以八重奏為主流形式了。通常會再以這個編制為基礎,加上補強低音的倍低音管(Contrabassoon)或低音大提琴而成為九重奏,甚至看狀況會加入提升高音音域的長笛(兼短笛)、增強氣勢的小號、或增加變化的巴賽管(Basset Horn),而變成超過十人以上的中型重奏團。由於這種編制非常受歡迎,包含莫札特、貝多芬、克羅瑪(Krommer)等著名作曲家都替這種管樂重奏團寫過八重奏的作品,而除了上述作曲家的原創作品外,也有許多編曲家替這種編制改編序曲、歌劇或交響曲來演奏。

貝多芬的交響曲第一號、第七號與第八號也在這種管樂重奏團的改編曲目之中。



「Sabine Meyer wind ensemble beethoven」的圖片搜尋結果
女王重奏團演奏的貝七/貝八改編板


其實在1816年,就有維也納的出版社S.A.舒坦納公司出版了數種貝多芬第七號/第八號交響曲的管弦樂團以外的改編版。其中第七號交響曲的木管管樂重奏團版看起來很像是貝多芬本人改編的樣子(畢竟他自己就替幾乎同樣的編制寫過八重奏曲),不過著名管樂指揮加芬乃爾先生推測是同時帶非常有名的編曲家約瑟夫.崔班賽(Josef Triebensee)經過貝多芬的同意所改編的。

貝多芬的第七號交響曲的特徵就是具有躍動感的強烈節奏動機,因此被後來的李斯特與華格納稱為「節奏的神格化」與「舞曲的神格化」。木管管樂重奏團的改編版編制為:

雙簧管*2
單簧管(C調)*2
法國號(G調)*2
低音管*2
倍低音管*1
(佼成的錄音中,在芬乃爾的提議下,另外再增加了一把低音大提琴)

改編版雖然如同原曲一樣具有四個樂章,但是考慮到當初的木管樂器的性能與體力,而將調性與長度做了以下的調整:




原曲
改編
調性
小節數
調性
小節數
第一樂章
A大調
450
G大調
450
第二樂章
A小調
278
G小調
277
第三樂章
F大調
653
F大調
421
第四樂章
A大調
467
G大調
354



如上所述,改編版的第一、二、四樂章是比原曲低一個全音,長度上除了第一樂章外,另外三個樂章的長度也有刪減。只不過第二樂章少的一小節,其實是編曲誤刪了原曲的第253小節,因此實際演奏時,還是把這個小節補回去,維持原來的278小節。

以下則是省略對於原曲的解釋,而是以改編的手法為主要論述的對象:

第一樂章

在4/4拍的序奏後,進入具有躍動感特徵的6/8拍附點音符節奏的主要部分。這個樂章與原曲的管弦樂版相比,可以看出改編的設計。

序奏是依照原曲由雙簧管獨奏開始,第十小節起的弦樂上行音階則是改由單簧管來演奏。小提琴的樂句也是就是改給單簧管來演奏。至於6/8拍的主部,大致上是依照原曲來改寫,弦樂聲部的樂句不僅是由單簧管來演奏,也經常改寫給雙簧管或低音管來演奏。至於第143小節附近,則是由雙簧管吹奏原本弦樂的部分,卻由單簧管來吹奏原曲雙簧管獨奏的部分,可說是巧妙運用兩種樂器的音色與音域改寫出來的。當然,在改編版中單簧管也會演奏原曲中就是設定給單簧管獨奏的部分。

第二樂章

第三小節起中提琴、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的樂句,基本上就是以兩部低音管加上倍低音管來演奏,這是從音域來看最適合的配置。從第27小節開始的第二小提琴樂句,則是由單簧管來演奏,再巧妙的承接給低音管來進行下去。

第三樂章

原曲一開始的反覆部分在改編版中省略,而中段(Trio)較慢部分則是由雙簧管演奏原本小提琴的樂句。而中段較慢部分的反覆也加以省略,而且重新回到極快板的主要部分後,從409小節開始到中段再現的部分則是被大幅刪除,而直接跳到尾奏的第五小節,然後就此結束。這對於熟悉管弦樂團作品的聽眾而言,說不定會有種還沒聽夠的不滿足感吧。

第四樂章

從開頭到125小節為止,都是依照原曲設計,但從125小節開始除了省略反覆外,還直接跳到了原曲的第220小節,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小幅度刪減,但大致上還是依照原曲的設計進行。至於這樣的刪減,到底是出自於貝多芬自己的想法、還是芬乃爾先生推測的編曲家崔班賽之手,已經無法考證。不過顯然這是編曲者考慮到實際演出時照原曲長度演奏的話可能會讓演奏家太過疲憊、集中力跟著下降,而貼心刪除的吧。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