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來日
吳清源和母親舒文、長兄浣來到日本,是昭和三年(1928年)的事情。當時他才14歲、還是位血色紅潤、高雅纖細的小個子少年。
他會來到日本,還是在北京從事美術生意的山崎有民、棋士瀨越憲作七段、日本棋院副總裁大倉喜七郎等辛勤奔走下才能實現,其中瀨越的努力是佔其中很大的一部份。此外,在封建色彩濃厚的日本棋院中,瀨越也是總把棋界改革開放置於心中的稀少人物之一。如果沒有他的存在,也許就不會有人浮現出要收中國徒弟的構想。為了能將吳少年招來日本,他和山崎有民之間,書信往來共有五十封之多。而他這種能將這個不世出的天才培育出眾的熱情,則值得所有人的讚賞。
在周圍許多人士的努力之下,雖然是讓吳清源來到了日本,但當時正是從美國開始而危及到全世界的金融危機時期,絕不能說是個平穩的時代。
而且就在吳少年來日沒多久的昭和六年(1931年),日本引發了滿州事變,之後又陷入了中日戰爭的泥沼中。在這回顧起來毫無辯解餘地的侵略戰爭歷史中,只有棋界還是重新強調著愛好和平世界的思想。對於吳清源來說,這場不知會打到何時結束的中日紛爭,只有讓他心痛不已;但日本的棋界卻仍是持續疼愛他的天才、擁護他下去。雖然偶爾還是還會出現冷血心腸之輩,但這也是每個時代都會出現的現象。
如果拿我自己來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也以士兵的身分參戰,也親眼目擊了許多日本軍挑起的暴虐行為。我是個對吳清源並未抱持人種偏見的日本人,卻看著許多人走上對吳清源抱持與本國人不同偏見的錯誤道路之事實。
我自己雖然是出入於戰場之上,卻並未受傷,但我也是一介日本兵,光是參加了這場戰爭,心中就對日本軍發動的這些惡業慚愧到抬不起頭來。
對於戰爭行為來說,吳清源被日本棋界溫暖地接受,並提供了優渥的環境,讓他能專心走在圍棋之路上,仍不足以贖罪於萬一。然而日本棋界卻以吳清源為中心,或說是以他為主軸,而能獲得轉變創新的歷史,讓我發覺到日本人絕對不是沒有和平之心的證據。不過在另一方面,在這樣良好的環境下,在昭和棋界中獲得承擔最高榮譽的吳清源,也不能否定讓人看起來有旅人之姿的感覺。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