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說到了簧片,就不得不介紹一下,差不多也是同一時期一直被某美氣象採購專家拼命推銷的另一家優秀簧片廠商Steuer,根據他的說法:吹過Steuer以後,就會覺得Ligaphone像廢柴一樣。實際上,比起Ligaphone來說,Steuer的確也熱門的多,許多知名的演奏家都是他們的代言人,好比說Sabine Meyer女王夫婦、David Shifrin、David Ottensamer等等,就我常去的日本論壇而言,也是佳評如潮。
巧的是,差不多也是同一時期,國內也有樂風公司進了這個廠牌的簧片。我雖然沒有馬上去買,但有一天剛好路過那附近,也不可免俗地買了一盒 :)
其實如同之前介紹過的葉佩雯中提過,Steuer的簧片也有好幾種型號,比較常見的就是 Exclusive與Classic這兩種。由於日本的論壇那邊是一面倒的偏向Exclusive,所以包括氣象專家、連董與我,都是毫不猶豫地選了Exclusive。至於Classic,完全沒有親自試吹過,沒法評論,暫且就先保留好了。
開箱之後,除了看到也是使用厚紙板來裝簧片外,第一印象就是顏色非常黃,和其他簧片偏褐色是完全不一樣。
看來是從材料開始,就和別人的路線不一樣。而且不僅是顏色,實際上嚐起來(畢竟還是要放入口中)也比其他廠牌的天然簧片要甜。雖說一般新的簧片都有一點點淡淡的甜味,但Steuer的是特別明顯。不知道是材料真的非常好、還是有另外再做甚麼特別處理?
另外就是盒子中,最右邊保留了一個沒有放置任何東西的空間,不知道用意為何。有朋友猜是用來放乾燥劑用的,想想也很有道理,畢竟它並不像Ligaphone是裝在夾鏈袋中的。
再來,就是實際試吹了。
試吹時,也是隨手打開一片就覺得很讚、好像中獎一樣(有那種其他牌天然簧片都可以扔了的感覺)。不過吹到一半,債權人剛好回家,只好先這樣擺著不管。後來吃完晚飯才把剩下的九片都吹過。試完後,覺得對我來說,通通都可以用。這種平均的感覺比Ligaphone更加強烈。
聲音的部分則是感覺很軟、很柔、很甜,而且非常Legato,很好連。
老實說,單獨分開來吹,可能會覺得Ligaphone和Steuer Exclusive沒有差很多。但如果放在一起比,就會覺得Ligaphone完全被比下去。可以說,Steuer是和Ligaphone完全相反的作法。後者是靠設計彌補了品質問題,前者則是靠高品質去掉了設計的光芒。所以我個人很好奇,如果拿Steuer的原材與Ligaphone的凹槽設計結合的話,會生出甚麼神奇的火花?
(說到這裡,有點想要學連董來DIY凹槽了 XD )
實際的測試錄音如下:
搭配的配備為:
吹嘴:V牌 M30D、束圈:Bambu、樂器本體:Clemens Reform/Full-Boehm A調。
(這個組合,也單純就是因為我的「輪值表」輪到這一組搭配而已,也沒有特別用意)
裡面吹的曲子分別是舒伯特的琶音琴奏鳴曲(Arpeggione Sonata)與佛漢威廉士的六首英國民謠練習曲的第一首,這兩首其實都不是寫給A調單簧管吹的,所以視譜移調會有點不順,這是正常現象(開始為自己找藉口 XD)
總結起來:
我個人覺得在簧片上,整體來說是:Steuer Exclusive>Ligaphone>歐洲切~=NL(以下略)
但就練習便利性與耐久性來說,應該還是歐洲切或NL這種合成片遠勝其他天然簧片。
話又說回來,由於Steuer與Ligaphone的命中率還滿高的,耐久性就算差,好像也能靠「簧海戰術」彌補。
我個人由於個性懶散,比較喜歡一片走天下的便利性,所以後續應該還是會以合成片為主。
===
其實上述的Ligaphone簧片,後續還有發展。
原來我以為早就被拋棄、距離下訂將近三個月之後,Ligaphone的台灣代理突然來了通知:我訂的簧片來了!
雖然我早就買到了東西,他們訂的東西對我來說早已沒有需要(如上所述,我並不想有太多的天然簧片),但念在江湖上走跳首重信義,還是決定去付款清掉。
於是前兩天,選了個良辰吉時,去拜訪了一下這家位於台北松山區某處的台灣代理實體店面。
去了那裡,才發現顧店的是個妹仔,當然應該要稍微聊一下。於是就在一面刷卡付帳、一面隨口聊聊的輕鬆心情下,拿到了我另外多出的兩盒Ligaphone。臨走之前,也稍微逛了一下他們不太大的店面,倒是意外發現了以下這個東西:
圖面引自B. Air官網
這是啥東西?請大家先看一下之前在日本論壇上的網友介紹:
在我最喜歡的單簧管演奏家的推薦下,買了這個「擺動塊(Swing Chip)」!
這個東西能夠控制樂器本體的振動、消除以往對演奏產生壞影響的多餘振動之根因。
除了能控制多餘的振動外,還能提升樂器本體的振動效率、大大改善音質的透明感與方向性。
這種產品材質上共有鈦、銀、金三種,我是買銀製的。
接下來我很期待利用這個產品進行各種嘗試的樂趣。
除此之外,這個東西除了可用在木管樂器上外,銅管樂器、吉他、小提琴等弦樂器上。
當初我看到這一段文字時,老實說很感興趣,於是上了該公司官網去看,發覺除了材質外,也有不同的尺寸大小。價錢上從最便宜的鈦製標準版約台幣500元左右,其實也不貴,因此頗想來發動團購(只有自己買,運費不大划算),結果大概是太過另類而沒有人要跟,只好就先放著。
沒想到,現在竟然在Ligaphone的台灣代理店中看到(沒錯,他們也是B. Air的代理),於是立刻就跟妹仔店員詢了價,順便問了一下國內是否有人買來用?
妹仔的回答倒是挺讓我意外的:
有啊,上次有個國樂的演奏家(二胡與管樂)有來測過,說效果很不錯,所以就買下囉。
登愣,這就是我買的三種振動塊,左:金製、右上:銀製、右下:鈦製
標準的鈦製是散裝,所以沒有盒子,只有振動塊本體與備用的背膠,得另外用夾鏈袋裝。
銀製與金製除了有外盒、振動塊本體、備用背膠外,還附了一張說明書。
不過說明書上寫的內容,和官網上寫的東西並無不同,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參考官網:
Swing Chip單體的背面,最上面白色的部分是背膠的離型紙,撕下來就可以將這個小東西貼在想貼的地方。在背膠與金屬本體的中間黑色部分,則是泡棉,應該是用來做緩衝或是阻尼的效果,我想這個泡棉應該是比想像中重要。(這東西的原理可能是很像轉動機構中用來消除偏心振動的反振動子)
這東西安裝上非常單純,就是以背膠直接貼在樂器本體上。為了貼附上比較牢靠,建議貼上去前,可以先用乾淨的布沾些酒精將被貼附處擦乾淨。但說實話,如果只是一開始的抓位置測試的話,反正會一直貼貼撕撕,就不必那麼「搞剛」了。
針對單簧管的話,官網建議是貼在脖子或上管上(可能是有做過甚麼頻譜分析吧?),於是我也從脖子開始先測起。
這裡先說一下測試設備:
P牌Playeasy B2吹嘴、Robert Scott束圈、B牌RC降B調、Ligaphone #3.5(其實這跟前面測試的是不同盒,是從代理店拿回來剛拆的---我想順便一下確認一下不同盒的差異)
第一貼附位置:脖子正面。
裝上去試吹後,感覺的確是有點不一樣,聲音似乎比較有深度,高音好像比較圓一點。都說是「比較」,用百分比來形容的話,大約對音色上有5~10%的改善吧?
不過,這種程度的改善,對於聽眾而言,可能不容易聽出來吧?但對於演奏者自身而言,我想應該是可以感覺的出來才對。以一顆大約台幣五百元的商品而言,這樣的性價比還算是可以接受。(至少比「音橋」要便宜很多)
但以上的感想,並未特別提到噪音或雜音,因為我覺得對於喉音區域或式單簧管某些比較罩門的因而言,好像是沒甚麼幫助。另外,對於音準似乎也沒有明顯的影響(這也是理所當然,畢竟質量太小)
以下是我實際的錄音,就請比較看看。
當然,除了脖子正面的位置上,我也試了其他位置(以下都是針對我的RC的評價,別的樂器未必如此):
脖子背面:似乎又比正面好一點。大約就是改善5%中的5%吧?
上管正面,這個位置看起很威,但我覺得似乎有反效果,不太建議貼這裡。
上管偏下處,這個位置似乎和脖子正面效果差不多,是可以考慮的位置。
下管偏上,不好不壞。
下管偏下,我覺得這個位置也還OK。
喇叭口偏上,這個位置也不太好。
但我看到兩位日本同好都說貼在喇叭口很不錯,看來不同樂器貼的位置差異很大吧?
當然也試了銀製的版本,老實說明顯比鈦製要好。
金製版本也比較過,我覺得和銀製相比不明顯,換句話說,似乎買到銀製的就很夠了吧?
最後,我是同時貼了三個位置,效果似乎是最好。但改善的程度差不多就是5%上再加2~3%吧。
結論:這個東西由於不貴,有買了改善心情的效果,有興趣的人不妨踹踹戲(Try Try See)。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