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德法單簧管系統之比較(1)


譯自:The Clarinet雜誌Vol.27/2007年春季號

單簧管的國格
~弄懂不同系統的差異


大家有聽過「法式單簧管」、「德式單簧管」等名詞嗎?今天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貝姆式(Boehm System)單簧管就是「法式單簧管」;但其實很多單簧管愛好者所崇拜的卡爾.萊斯特(Karl Leister)等德、奧演奏家所使用的樂器是「德式單簧管」。

而所謂的「德式單簧管」原本是使用被稱為是埃勒式(Oehler System)的系統,和一般大家使用的貝姆式所構成的「法式單簧管」是不一樣的構造。此外,也有使用一般常用的貝姆式按鍵系統、卻能實現發出德式音色的樂器被開發出來,而被稱為「改良貝姆式(Reform Boehm)」系統。

明明同樣是單簧管,為什麼分有這麼多種類呢?此外,實際上這些系統又有些怎樣的差異呢?如果大家閱讀這次的特別報導,而能對單簧管產生更高的興趣就太好了。


上圖右起是貝姆式單簧管、改良貝姆式單簧管、埃勒式單簧管。其中貝姆式和埃勒式很明顯可以看得出來是外觀就不一樣的系統構造。而中央的樂器就是使用貝姆式指法、卻能發出德式音色而開發出來的混血樂器。

2016-02-26 21.43.15.jpg
譯者手上的各種系統樂器:

左起:
改良貝姆式/完整貝姆式(A調)
改良貝姆式/完整貝姆式(降B調)
埃勒式(A調)
埃勒式(降B調)
貝姆式(降B調)
貝姆式(D調)


探究貝姆式與埃勒式的歷史
~為何單簧管會主要分成貝姆式與埃勒式兩大類

文:佐伯茂樹(管樂器研究家)

[作者簡介]
早稻田大學畢業後,進入東京藝術大學學習長號。現在除了在東京巴哈莫札特管弦樂團等樂團演奏古樂器外,也在日本與國際雜誌中執筆撰寫關於管樂器的文章或論文。他也曾舉辦過濱松市立樂器博物館主辦的音樂會與演講會。現在還在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的特殊研究講座中負責樂曲與樂器關係的授課。著作有「名曲的常識與非常識~管弦樂團中的管樂器考證學」,另外共著作品有「管樂音樂雜學辭典」、「2005年華格納論壇年刊」、「莫札特名盤大全」。


[前言]
為什麼會因為地域差別而讓單簧管分出了兩大不同的種類?為了探究其原因,就必須先去分析單簧管的發展歷史。

  • 貝姆式單簧管並不是貝姆(Theobald Boehm)開發出來的?

    貝姆式單簧管是大約在距今160年前左右出現在這個世上。在這之前的單簧管,雖然在按鍵數上略有差異,卻沒有因為國家不同而產生出不同系統的問題。

    事實上,雖然這種新樂器被稱為「貝姆式單簧管」,但是開發出這種系統的人是法國巴黎音樂院的教授克羅賽(Hyacinthe Klosé)與樂器製作者巴菲(Louis-Auguste Buffet,就是現在聞名於世的巴菲樂器公司的祖先)這兩位。意外的是,貝姆式單簧管和孕育出現代長笛之父的貝姆(Theobald Boehm)先生完全沒有關係。

    而且其實當初克羅賽與巴菲兩人提出新型單簧管專利申請時,根本就沒有使用貝姆式的名字,這是後來大眾所給予的名字。

    如果想要探究為何後來這種新樂器會被稱為貝姆式單簧管,就不得不去簡單說明一下正宗出身的貝姆式長笛這種系統。

    貝姆式長笛,是比利時的提歐巴爾特.貝姆先生把過去原始的長笛,加上了現在所使用的現在按鍵系統,而他在開發的過程中,所秉持的目標是「加大長笛的音量」與「排除交錯指法(Cross Fingering,即手指不是依序抬動而是得交替抬動的指法)」。其開發結果是採用了依著半音階順序在管身上開了比較大的音孔、並且使用按鍵的組合排列來操作的方法。

    而這種構造後來也被薩克斯風所採用(註),但貝姆式單簧管是直接用手指蓋住並不是依照半音階順序開的小音孔,從這個角度來看,並不能說貝姆式單簧管和貝姆式長笛是同樣的構想。

    註:其實最早採用這種操作方式的,是一種用按鍵操作、被稱為「蛇形管(Ophicleïde)」的銅管樂器。而發明蛇形管的樂器製作者查理.薩克斯(Charles Sax)其實就是發明薩克斯風的阿道爾夫.薩克斯(Adolphe Sax)的父親。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