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吳清源-江崎誠致(020)


明明不應該是有看法相異、而甚至該說是名案中的名案的採用封手制卻引起爭端,只能說那個時代就是那個樣子了。

退休碁的結果是以木谷五目勝告終。這一年秀哉已六十四歲,而木谷才二十九歲。不敗的名人之所以會失敗,除了採用封手制的規則外,恐怕因為年齡造成差距的原因還更大。然而,比起勝負的走向,在這場重要的對局中採用了封手制度,自此之後讓棋界建立起對局公平進行是理所當然的觀念,其影響恐怕是遠超過這局棋的輸贏。

對局務必公平的概念,到現實上的普及為止,雖然還得經過好些曲折,這是因為原本應該是明快的勝負世界,卻因為長年的習慣,使得喜歡舊弊與喜歡暗鬥的體質根深蒂固了下來。但要說明其發生的原因,就不得不從當時棋界的組成來說起。

回顧過去,確立起職業棋士制度的德川幕府時代棋界,是由本因坊、井上、安井、林等四家從德川幕府手上拜領府邸與俸祿待遇、成為官方認證的門派,而能獲得相當富裕的生活保障。然而,棋界也是勝負的世界。當四大門派並立時,除了為了要贏過其他三家而鑽研棋藝外,也釀成了與棋藝互為表裏的喜愛權力鬥爭之惡劣傳統。

明治維新發生後,棋士社會的生活基礎就被從根徹底顛覆起來。當然,因為明治變革造成生活崩潰的,並不是只有圍棋界而已,但四大家的門派制消滅後,也的確使得很多棋士跌入了窮困的最底層中。

至於本因坊家和新結成的方圓社,雖然還能以棋士社會組織存續下來,但不是加入了這兩個組織,就會跑出生活費出來。棋士們還是得去求取自己的贊助、去找教棋的對象,才能維持生計。從明治開始到大正時期的這段期間,說是全圍棋史上最糟糕的時期也不為過。

但從德川幕府時期到明治時代的變革雖然對棋士社會產生了莫大的影響,但卻對對局制度、以段位為中心的升降制來說卻沒有任何改變。這是棋士依據段位來決定局差(手合)、只要對戰成績贏過了同一人(以勝多於負四局為基準),在局差上就能前進一段的方式,而且對於對局的處置,總是由上位者來決定,在下位者只能遵從。

站在這些特權頂點的,就是本因坊秀哉名人。名人是八段以上、具有一人終生制的地位是從德川時代以來就有的慣習。因此一旦成為名人,除非本身死亡或退休,則不管後面出現了多強的人,都無法動搖其地位。就算到了明治時代,沒有官方認定的門派,名人的制度卻依然如故地留下來,這也是以名人為頂點的對局制度跟著流傳下來的理由。

一人終生制的名人權威,是幾近於絕對的程度。在德川時代,常常出現過名人出缺的情形,能當上名人的也不過僅有八人。到了明治時代,也僅有本因坊秀榮一人而已,而秀哉則是圍棋史上的第十位名人。也因此,大正時代的棋界理所當然的是秀哉的天下。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