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天籟的樂音
採訪:馬賽列斯的美妙音色,到底是怎樣的音色?
BJ:就像「愛」一樣,很難用言語來形容。現在在芝加哥交響樂團擔任第二部單簧管的格雷戈利.史密斯(Gregory Smith)是我在西北大學的學長,那時有一天他把我叫去他住的公寓,然後放了馬賽列斯的錄音帶給我聽。內容是舒伯特的八重奏。
*譯註:塞爾甚至為了舒伯特的八重奏改寫成管弦樂團的版本,其中擔任單簧管獨奏的,當然是馬賽列斯,是個非常有趣精彩的版本,請參照以下連結:
當我從耳機中聽到馬賽列斯老師的音色時,完全體會到去了天堂的感覺。那樣美好的音色至今仍留在我的耳中難以磨滅。
馬賽列斯老師離開美國國家交響樂團後去到克里夫蘭管弦樂團,到1974年退休為止,只不過在克里夫蘭吹了二十年而已。順帶一提,史坦利.杜拉克(Stanley Drucker)在紐約愛樂都吹了六十年了說(笑)。但是馬賽列斯老師患有糖尿病,所以不得不從樂團生涯中退休。那時他才44歲。最後甚至雙目都失明,到了1996年就去世了。
馬賽列斯老師的音色是不論弱奏或強奏,都保有美麗的音色核心。雖然他是吹法式管徑的樂器,卻仍能吹出那樣的音色。所以我想他如果還在世的話,一定會很喜歡Ideal這種樂器。而我自己也希望用這種樂器模仿出馬賽列斯老師的音色。
採訪:如果去比較吉格里歐提與馬賽列斯的莫札特單簧管協奏曲,會發覺吉格里歐提是不管吹到甚麼地方都演奏得很平順圓滑連接,馬賽列斯反而是很嚴格地把樂句語尾切斷的吹法。
BJ:沒錯,這是所謂的「停止音吹法(Stop Tone)」。當然看場合是需要這樣吹,除去比較慢的速度不會把音故意切斷之外,如果這種吹法用得太過頭,聽起來就很像在看黑白電影那樣,我是無法贊同的。不過這個「停止音吹法」其實是柏納德的技巧。
採訪:我一直以為是德國風格的技巧。
BJ:不是,這是以前就有的法國學派吹法。柏納德的老師是法國的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而「停止音吹法」就是列斐伏爾時代法國學派的一種演奏技巧。
這個演奏方法就是手指移動到下一個音之前,用舌頭把音切斷。然後在舌頭抵住簧片之間,手指才移動到下一個音。這樣的技巧會讓音與音之間產生一瞬間的靜止,舌頭與手指之間的連動也會變得非常乾淨。
採訪:原來如此。那馬賽列斯有受到塞爾大師的影響嗎?
BJ:當然他受到塞爾的影響非常之大。就音色而言,馬賽列斯老師的音色和德國的傳統音色相差很大沒錯,但音樂上卻是非常德國式的風格。就這個意義而言,他的莫札特單簧管協奏曲錄音是帶有非常經典正統的意義,可以說是最好的錄音版本之一。
採訪:美國單簧管演奏家中,有非常多人都是帶有抖音(Vibrato)的吹法,那馬賽列斯...
BJ:超級討厭抖音(笑)。但我自己吹奏時也會加抖音。因為人聲自然就會有抖音,所以要模仿人唱歌的話,單簧管也該加抖音,才是自然之道。
採訪:那您在樂團之中也會加抖音嗎?
BJ:齊奏時不會,但是獨奏的話就會。
穆菲爾德(Richard Mühlfeld)在美國的學生
採訪:我聽說以前美國的管弦樂團中有不少人是吹奏德式單簧管,甚至聽說芝加哥交響樂團也曾有穆菲爾德(觸發布拉姆斯創作單簧管作品的單簧管名家)的嫡傳學生是團員?
BJ:這倒讓我想起這位有意思的人。應該是叫做羅伯特.林德曼(Robert Lindemann,1923~1949年芝加哥交響樂團單簧管首席)吧?對,他就是穆菲爾德的學生,應該是1920~30年左右進入芝加哥交響樂團。我其實也有他的照片呢。
老實說,在1985年左右我在丹佛的時候,曾經認識一位當時已經七十幾歲、曾經和林德曼學過單簧管的老太太。這位老太太好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加入了都是女性組成的管樂隊吧?因為老太太很喜歡我的演奏,常常會來聽我的音樂會。也是這樣的機緣,她把她以前用過的樂譜和簧片等等都送給了我。
然後我把她送我的簧片盒打開一看,首先就在簧片上看到了口紅印(笑)。但裡面還夾著一張照片與信。那是林德曼的照片和寫給林德曼的信。雖然老太太當時就已經嫁為人妻了,但我猜應該還是喜歡上了林德曼了吧?從照片看起來,林德曼是位很帥、很有風度的紳士。
採訪:另外聽說芝加哥交響樂團直到現在也還是會使用德式單簧管來吹奏?
BJ:聽說那是巴倫波因的指示。你相信嗎?(笑)。我的話就算不用德式單簧管,也還是可以用Yamaha Ideal吹出德式的音色,我覺得這樣就夠了。
採訪:那您今後有甚麼發行CD的計劃嗎?
BJ:我的CD大多是古典與爵士樂融合的類型,但是2009年我預計要替Naxos公司灌錄普茲(Kevin Puts)的單簧管協奏曲。這首曲子目前長甚麼樣我也還不知道,因為要在今年(2008年)12月去紐約和他討論過才會決定。他是連馬友友都會邀約創作的著名作曲家,能夠寫作出融合各式各樣音樂風格的曲子,相信一定是能夠讓大家聽了都開心的作品。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