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史特拉汶斯基三首單簧管小品(14)


譯自:Pipers雜誌~奈迪克與大島文子之單簧管講座


史特拉汶斯基:三首單簧管小品


(10)全系列文的「終結部」與「意外的禮物」


這個史特拉汶斯基三首單簧管小品之探究之旅雖說應該是在上一篇結束了,但我們依照之前的約定,這次要以所謂的「終結部(Coda)」的方式來聊一下、並且順便介紹一個「意外的禮物」,當作這一系列文章的結尾。


首先從「終結部」開始。


迎接2021年這個新年度的世界,也走進了新冠疫情的第二年度了,相信不論是誰都期盼這件事能盡早結束。其實史特拉汶斯基在寫作這個「三首單簧管小品」的1918年末,也正是從1918年開始持續到1920年的「西班牙感冒」大流行的時代。即便是遇到了這樣的艱難時期,史特拉汶斯基的創造力也並未衰減,甚至可以說是反而是更加旺盛了。


在這之後,史特拉汶斯基仍是持續著愛用單簧管這項樂器,對於單簧管演奏者而言,這是再開心不過的事情了。接著三首單簧管小品之後,他又替二十四把管樂器寫了一部優秀的作品「管樂交響曲(Symphonies d'instruments à vent)」(後來在1947年,他又修改編制,變成23把管樂器演奏)。在這首樂曲中,史特拉汶斯基雖然有使用到俄羅斯民族音樂的要素,但卻也伴隨著超脫這之前音樂的新發展,此外也展示出了史特拉汶斯基對音樂語法應該是怎樣、音樂形式又應該是如何等基本音樂要素想法的關心。此外,這首曲子就算不能說是首創,至少可以說是他使用「轉拍(Metric Modulation)」記譜方式的第一批作品之一。


而他以單簧管為主角的其他作品還有「八重奏(1923)」、替爵士單簧管演奏家伍迪.赫曼(Woody Herman)與他的爵士樂隊所寫的「黑檀木協奏曲(Ebony Concerto,1945)」、「給十二種樂器的小協奏曲」的改編(1952)、「七重奏(1953)」、「莎士比亞歌曲集(1953)」、初期作品的貓之搖籃曲改為器樂改編版(使用了兩把降B調單簧管、中音單簧管、次女高音的編制)的「給JFK的哀歌(Elegy for J.F.K.,1964)」等等。


光作品的部分差不多就有這些,但在這裡我想特別談一下對史特拉汶斯基來說非常重要的兩位人物。


第一位人物,則是史特拉汶斯基在瑞士時的贊助者維爾納.萊茵哈特(Werner Reinhart,1884~1951)。萊茵哈特在繼承了佛爾卡特(Volkart)兄弟公司的財產後,在溫特圖爾(Winterthur)設立了在瑞士算是相當早期出現的日用品貿易公司。



上圖:手持中音單簧管(或巴賽管?)的萊茵哈特


萊茵哈特本人也是相當優秀的業餘單簧管演奏家,更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贊助者之一。畫家艾莉絲.貝里(Alice Bailly)在1920年替萊茵哈特畫了一幅畫,並且命名為「擁有黃金之心的男人」。萊茵哈特為了讓溫特圖爾這座城市變成了聚焦新音樂的音樂中心。除了史特拉汶斯基以外,他贊助的作曲家還有亨德密特、奧乃格、魏本、法蘭克.馬丁(Frank Martin)、阿道夫.布施(Adolf Busch)等人。而他也和荀白克、理查.史特勞斯交情深厚,所以理查.史特勞斯生涯最晚年作品的管樂小奏鳴曲「給十六把管樂器的快樂工坊(Happy Workshop)」就是提獻給萊茵哈特的。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