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4日 星期五

音叉達人

譯自:音遊人


可以調整到正負0.05赫茲精度的熟練技藝/製作音叉的工作

文:山崎隆一
不負責翻譯:吐奶

在音樂迷之間說到音叉,也許一般會認為它就是個用來調音的工具,其實它在醫療/治療等各種領域中也經常被使用到。日音公司(暫譯。原文為株式会社ニチオン)就是從醫療領域開始製作日本製音叉的先驅者。這次我們請教的本田泰先生,就是負責這個橫跨交近半個世紀的音叉產業中核心部分的音叉最終調整的工作。

「現在,其實我們正在做這樣的音叉」,本田先生一面說一面拿出來的,是個長度應該有50公分的巨大音叉,這音叉不僅僅是長,而且也很厚。

本田先生接著說:「其實啊,這個是拿來當作獎盃用的東西喔。實際上是頒發給東京國際合唱比賽得到冠軍的團體。雖說是個獎盃,我們也是會好好調整它的音準的喔」。



本田先生接著拿出來的,則是放在手掌上也綽綽有餘的小音叉。綁上繩子後,也可以掛在脖子上。本田先生雖然苦笑著說:「其實不管是大的或是小的都很難做,但因為還是有『不管怎樣拜託你們幫我做』的客戶在,所以我們還是得做」,但這其中也可以看出這是他們深受客戶信賴之處。

本田先生(左)與預計接替他工作的青木先生(右)。青木先生手上拿的,就是作為獎盃使用而特別製作的音叉。
本田先生的父親是在明治44年(1911年)創立了日音公司。一開始他們是製作耳鼻喉科使用的醫療器具。因為耳鼻喉科用的器具對於精度要求非常高,所以製作的技師也必須要相當好的功夫才行。
本田先生說:「有一次有客人來找父親說:『我現在拿的這個是德國進口的,日本現在還沒有人在做。本田先生你們店裡可以幫我做嗎』?這個東西就是醫療用的音叉。一開始父親覺得這東西看起來比其他的醫療器具要簡單,所以回答客人:『如果只是這樣的話,應該馬上就可以做好』,但很快試著做出來後,才發現根本發不出聲音來。正在想『怎麼會這樣?明明都照著尺寸去做了啊』時,就把做好的音叉放到當時用來取暖的暖爐中,然後沉思起來。後來暖爐的火熄掉了,把這個失敗的音叉從暖爐灰燼中取出來一敲,竟然好好地發出聲音了。父親才知道:『甚麼啊!原來要做過熱處理才行』」。
懂了熱處理的程序後,接下來就開始了每天追求振動頻率正確性的日子,就在反覆試誤之後,完成了不輸給德國製品的日本音叉。並且在昭和12年(1937年)獲得了精度認證,而被邀請加入日本音響學會成為正式會員。
本田先生說:「其實我們一直以來做的都是醫療用的音叉,但因為日本音響學會中有很多在做關於聲音各式研究的老師,就在這些老師們的介紹下,我們不僅是理所當然的音樂用音叉,甚至物理學實驗用、理科教材用等等各種用途的音叉也都開始製作起來了」。
包含標準的A=440赫茲在內,完整的八度音叉組套件

就算單純講一句音叉,其實其使用方法也是五花八門。除了音樂用以外,還有用來檢查重聽與神經反應的醫療用音叉,也有學校中用來講解共鳴效果的教材用音叉,甚至還有利用都普勒效應(音波或電磁波會因為觀測者與波源互相接近遠離而出現頻率=音高變化的現象)來提升測速計精度的校正音叉。近年,把音叉當作癒療或按摩工具也很受歡迎。而以上這些例子中的音叉,日音公司也通通都有製作。
本田先生說:「戰時中,我們也做了軍人的音感教育用音叉。據說這是拿來做為軍人靠聲音來分辨敵人和友軍飛機的訓練。而這個音叉就是要求要大量生產,聽說我們還導入了壓鑄製程(利用模具來大量生產的鑄造方式)來生產才終於趕上需要的產量」。
到了戰後,本田先生也在昭和31年(1956年)也進入日音負責公司的工作。話雖如此,其實他一開始也不是處理製造方面的工作。本田先生說:
「因為我是做業務的工作,所以並沒有學製造方面的技術。可是,就在看父親製作的過程中,我自己也弄懂了該怎麼做。就有點像是俗話說的『廟前的小鬼會唸經』一樣。當父親最後一位徒弟也辭職時,他就感嘆『恐怕沒法繼續做音叉』時,我就回他說『我可以喔』,並且實際做給他看,還嚇了他一跳呢(笑)。從那之後,我就一直在做音叉最終調整的工作了」。
那麼所謂的最終調整到底是怎樣的工作呢?就是把音叉的叉子部分用銼刀去磨,使音叉發出的頻率準確到正負0.05赫茲的程度,這必須一面敲、一面聽,然後判斷這東西是否真的可以當作商品在市面上賣。既然如此,相信本田先生毫無疑問地具有優秀辨認音準的能力,但他卻說實際上他的聽力也不算是特別好:
「以前曾經參加過電視節目的企劃而去找了醫生來測試,結果我的聽力就是普通而已」。
那麼,本田先生應該還是有甚麼過人之處吧?
本田先生說:「我覺得不管是甚麼製造業都一樣,就是要有集中力與韌性吧」。
換句話說,要能持續傾耳仔細聆聽音叉聲音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此外,如果不專心調整就等於是在浪費時間,在音叉製作上,這種特徵更加明顯。
本田先生說:「用銼刀調整時,金屬會因摩擦生熱而膨脹,所以為了測出正確的音高,就比須等到金屬冷卻下來才行。換句話說,調整中如果用銼刀磨了很多次的話,就會依照比例,讓等待的時間變得更長」。
在隔音的工作室中進行音叉最終調整的本田先生。他需要和聽過樣品音叉比對之後,再用銼刀一點點修整到聲音均一為止。
本田先生在多的時候,一天需要將200把音叉調整完成。然後不僅是數量而已,其音叉的精度甚至威名遠播到日本之外的音樂家都知道,而且日音公司的音叉在德國也被廣加介紹,因此據說留學歸國的日本音樂家還會特別去造訪日音公司呢。
本田先生說:「也有位指揮家在其弟子結婚時,特別用敝公司的音叉當作賀禮。其實這不過是最近才剛剛下單的事,真是很令人感動呢。」
本田先生認為,理想的音叉最少應該要能持續發音一分鐘以上,他笑說:「餘韻拉長的話,不就跟鋼琴一樣了嗎?」。他接著說:
「音叉雖然不能算是甚麼豪華的東西,但就像持續長久的餘韻一樣,我們希望未來也能繼續做出可以讓客戶一直使用下去的音叉」。
日音公司的一樓是製作音叉原型之處。在這裡為了能讓音叉發出聲音,還要進行熱處理。然後在研磨工站上,除了表面要磨亮以外,也要讓其發出的頻率盡量接近樣品的頻率。
===
Q&A時間:
Q:如果沒有從事現在的工作的話,您會做甚麼工作呢?
A:其實我原本也沒打算要進日音公司的。我是次子,哥哥已經先加入日音公司了。而我在大學四年級時就已經決定要去貿易公司上班了。雖然如此,父親還是突然跟我說:「希望你能來幫你哥哥工作」...。不知道當時,我要是直接進了貿易公司上班的話,真不知現在會怎樣啊?
Q:請問您喜歡怎樣的音樂?
A:因為從事這個工作的關係,可能會讓很多人以為我應該對音樂很熟悉才對,其實我連樂譜都看不懂。不過,我還是很常會唱歌喔。年輕的時候,為了學英文的關係,主要練習的是西洋歌曲中比較熱門曲子。印象比較深的,還是Buttons and Bows這首歌。這是鮑伯.霍伯1948年主演的電影「脂粉雙槍俠(The Paleface)」的插曲。為了記住這首歌,我會把唱片放慢來聽,也會去電影院複習喔。當時的電影院因為不清場,所以可以整天都泡在裡面喔(笑)。
Q:平常假日時,您是怎麼過的?
A:我現在一個禮拜只要去上班兩天,其他的時間都在家裡悠閒地度過。其實這也是因為幾年前我生過病,後來就盡量減少外出碰面的關係。只不過為了怕腦袋都不動而衰老下去,我現在有在玩數獨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