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開箱文(181) 高清無碼?

如果是像本教主一樣有經常在關心各樂器製造公司新聞的人,應該有注意到大約半年前左右V社推出了新型的黑鑽石家族吹嘴。一開始先發表的是BD6、稍後沒多久又公開了BD2。


在BD5推出好一陣子之後又冒出了BD4與BD7這兩種家族系列吹嘴,應該不難想像V社後續還會推出其他不同數字的黑鑽石家族吹嘴,甚至乾脆就一次把號碼補齊,變成BD1~BD7的「七武士」大軍。結果在BD4、BD7連袂出現的好幾年後,號碼沒有補齊,只是再多了兩個兄弟而已。


但真正令人感興趣的是,這次推出的BD6後面還多了個HD的字樣。而且根據官方的說法,這個HD並不是高解析度(High Definition,就是對岸說的「高清」),而是高密度(High Density)的意思。換句話說,這個新型號的BD6除了改了開口設計(Tip Opening、Facing Length)以外,連材質都一起改掉了!


換材質的原因,V社只說這是該公司長年在材料上的研究成果,但根據過去市場上的反應,應該是在解決BD系列吹嘴似乎不是太耐用的問題吧?


更有趣的是,一開始只有這個BD6才有HD字樣(而且只有HD的版本,換句話說,沒有普通不加HD的版本),BD2則是一如往常,並沒有加上HD。但是到現在為止,已經出過的BD4與BD5也有多了HD字樣的版本。


這樣講好像很混亂,乾脆依照官方資訊,重新整理一下黑鑽石家族的相關規格:



型號

Tip Opening

mm

Face Length

mm

關聯型號

價差

美金

BD2

1.02

Medium Long

M13L

BD4

1.155

Medium Long

-

-

BD4 HD

1.155

Medium Long

-

+69

BD5

1.13

Medium

-

BD5 HD

1.13

Medium

-

+69

BD6 HD

1.215

Medium

-

+69

BD7

1.33

Long

-


且不論開口大小的差別,就像O片一樣,有高清無碼的HD字樣的版本是比較貴的,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而且加上這個價差後,基本上HD型的吹嘴,就跟其他德奧公司的吹嘴差不多價格了。


不過,身為自稱迷你博物館館長的收藏家,至少應該要先把不同數字的黑鑽石家族收集齊;所以趁著某教駐美採購總裁回台之際,託他代購了BD2與BD6 HD這兩種本館還沒有的數字版本。也就是本文的開箱主角。於是雖然遲了半年,總算還是把這兩塊拼圖湊齊了。



首先從特別令人好奇的高清無碼HD開始開箱,打開以後,發現了神奇的現象:以往V社的吹嘴是不附吹嘴袋的(但S社就有...),這次的HD版就有附吹嘴袋,而且還是有點騷包的大紅色....



這個紅色吹嘴袋令人聯想到是防止樂器本體按鍵被吹嘴材質硫化影響變黑的對策?為了確實將吹嘴密封在吹嘴袋中,這個三倍速紅色吹嘴袋是使用魔鬼氈來黏合吹嘴袋口,比起傳統的吹嘴袋都是用繩子拉緊,這可是革命性的做法啊!值得讚許。(我是不是劃錯重點?)


將吹嘴從吹嘴袋中取出後,則會看到吹嘴上已經貼好了齒墊。這倒不是附贈,因為根據駐北美採購總裁的說法,這應該是米國的店家為了方便給買家試吹而貼上的。



為了強調這是高密度版本,所以吹嘴的側面大大的印上了HD字樣,真的有種買了高檔DVD的感覺....



HD字樣旁邊有了小小的「6」字刻印,代表這是BD6,就好像BD5的吹嘴也會刻上「5」一樣。



另外一側則是印上BD6字樣,以及吹嘴本身的序號。(現在V社出品的吹嘴都會加上序號,不知道根據序號保存了甚麼生產數據?很令人好奇...)



至於吹嘴的底端,也是有加工者的刻印。這顆看起來是外方內圓的記號,這似乎是以前沒看過的加工者...。



內部加工的狀態挺光滑的,不知道是不是V社又換了新的CNC?


然後BD6的頂端軌道(Top Rail)也是比較寬的設計,這點看起來也很令人放心。



在看完令人好奇的BD6的外觀後,接下來就要來看順便一起買、同樣有點好奇的BD2了。


由於BD6附贈了一個漂亮、搞不好有三倍速威力的紅色吹嘴袋,不禁讓人期待新推出的BD2也會有有同樣的優惠....沒想到打開來,就跟其他V社的吹嘴一樣,沒有吹嘴袋(跺腳)。



看起來紅色吹嘴袋是只有標記成高清無碼HD的版本才有的禮遇,不過這也不令人意外,畢竟高清無碼的總是比較稀奇一點價格比較貴一點,附件比較多也是合理。


對了,這顆BD2源自於M13L(Lyre)可是官方自己大方承認寫在包裝盒上的。這是目前唯一有寫出來源的BD系列吹嘴,其他BD系列都沒有。


此外,由於BD2目前沒有HD版本,所以右側的表面,就沒有HD字樣,而是只有小小的「2」刻印。



左側面則是印出BD2與序號。



底面的刻印則是「O」,但這個圓圈好像比以往看到的大一點,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位加工者?



頂端的軌道(Top Rail)則是明顯比BD6或BD5細一點,也許是承襲自M13L的設計吧?


腔體的加工一樣看起來很細緻,不得不說V社有比以前振作。



在簡單看完BD2與BD6的外觀之後,不能不提一下「手感」的比較。既然BD6號稱HD(高密度),拿起來自然應該會覺得重一點;但本教主是沒想到還沒開箱前,光是手拿著BD2與BD6的盒子就覺得後者重很多,果然高密度不是騙人的。


開箱之後,實際拿去電子秤上去量測重量,得到了以下兩圖的結果:




換句話說BD6(39克)的重量是BD2(24克)的1.6倍左右(簡略一點,就算一倍半吧),這個重量差距不可謂不小,難怪光是拿著就很有感。


如果假設各吹嘴體積幾乎相同、重量比即等於密度比,則根據一般硬橡膠(Ebonite)密度約1.15,可以推算出這個HD版本的材料其密度大約為1.87。以塑膠或是橡膠類材料而言,這的確是相當高的密度了。


順帶一提,水晶(玻璃)的密度約為2.5,所以單就重量而言,還是水晶吹嘴更重一些。


以上拉哩拉雜寫了一大堆,最後還是要實際裝起來試吹才有意義對吧?


這次請出來的試吹樂器,並不是輪值的值日生,因為值日生是低音樂器(笑),所以擲筊(?)選出了最近還滿喜歡的CSG-III A調進行測試,搭配的是ONO調音管的CSG版,使用的簧片是歐洲切合成簧片,束圈則是購買CSG附贈的Y牌金屬束圈。原本這把CSG-III搭配的吹嘴是G牌的BW8,所以索性放在一起比較。




實際組裝起來,感覺BD6與BD2的軟木都偏厚一點,不塗一點軟木油的話,會有點難裝。




實際吹起來的話,光看上述規格就知道,這兩顆吹嘴的吹奏感應該會大異其趣,實際上其實兩顆吹嘴的音色都很不錯。雖然同樣都是使用歐洲切3.75的簧片來吹不是很洽當,但實際上應該要搭配厚一點簧片的BD2,聽起來也很扁、很尖銳,這點很令人驚艷。但是BD2的前斜面(上齒接觸的面)似乎比較陡,含起來有點不習慣,因此控制上有點容易出現怪叫聲。


至於BD6也因為開口比較開,加上使用高密材質,聲音明顯比較厚實,但阻力也比較大一些,不過對我而言大致上歐洲切3.75~3.5之間的簧片應該是可以吹得動。身強體健、喜歡強大轟炸力的朋友,很推薦試試這顆。


對比的BW8聲音就介於BD2與BD6之間,算是比較折衷一點。


兩顆吹嘴的音準反應也都還不錯,特別是BD2,可能是簧片稍微薄了一點點,反應特別快。


實際的試吹錄音,如以下連結所示,如果不怕傷耳朵的話,可以參考看看。

 


 

 


https://youtu.be/4Ek8obTbmPQ


最後,基本上算是湊齊了主要的BD家族系列吹嘴,那就來個大合照吧!不是我要說嘴,這可不是容易看到的大集合喔~


底下是並排躺在一起的合照,這樣可能難以分辨底下這麼多顆誰是誰(笑)



當然,轉一百八十度後,除了特殊樂器用的以外,中間那幾顆還是難以辨認型號...



不過統一以左側亮相的話,就可以看出下圖左起為:


低音BD5、中音BD5、BD7、BD6D(本文主角)、BD5D(德法兩用,這顆很少見)、BD5(SS修改版)、BD4(SS修改版)、BD2(本文另一主角)、高音BD5。



是不是很壯觀?


不過嚴格來說,還缺了BD5HD與BD4HD,這就留待以後有緣吧。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