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慕尼黑大賽單簧管組評審記(05)


從評審(評審長)席來看慕尼黑大賽單簧管組比賽(3)

文:查爾斯.奈迪克(Charles Neidich)

~莫札特單簧管協奏曲中可以聽到的錯誤

這一系列的文章,是從2020年新年初始刊登。(譯註:實際上是2019年12月開始,而一般日文雜誌是15~20日發行下個月的版本,所以真正問世的時間是11月中)

今年本專欄是打算拿出史特拉汶斯基的三首無伴奏單簧管小品來討論,談一談作曲家是怎樣寫出這樣的作品這樣令人感興趣的話題、或是我自己對於單簧管的技巧的一些新想法之類的東西。不過,在那之前,由於前兩篇提到去年慕尼黑大賽中聽到的問題點中,我只提到第一輪(預賽)中我注意到的一部分問題;其實第三輪指定曲的莫札特單簧管協奏曲中,我也聽到很多的問題點,但是忘了寫出來,所以這次還是想稍微來談一下這個部分。

莫札特的單簧管協奏曲,不用說,是最受歡迎、最有名的單簧管作品。在單簧管曲目之中,能像莫札特的這首作品占了如此重大地位的狀況,恐怕也是其他樂器難以相比的吧?



就是這樣,這首曲子不僅是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到了難以置信程度的熟悉曲目,所以要從當中去除錯誤的演奏習慣也是非常困難,而且即便通常大家都欠缺演奏莫札特時不可或缺的演奏知識(譯註:當然就有討論的專書),也還是會讓大家想刻意嘗試一些新意的曲子。

雖然進入第三輪的所有參賽者,技術上都有吹得非常好的能力,但他們普遍卻對應該要仔細注意的作品細部內容沒能好好掌握住,讓我非常失望。

在這首協奏曲中,關於應該要修改的表情記號與作品的演奏風格(Style)等部分,我看到了好幾個問題。不過在這裡,我只討論出版譜上看得到、所有的單簧管演奏者都應該要注意到的部分就好。換句話說,以下我提到的部分,並不是我對這首曲子的「見解」,而是所有的單簧管演奏者都應該要知道的東西。

我們單簧管演奏家,單純成為擅長操作樂器的高手是不夠的。而是必須成為深入聆聽自己或別人的演奏、以批評態度來欣賞、而且懂得深思熟慮的音樂家才行。

[第一樂章]

(1)這裡有個非常好的參考資料。這是瑞士溫特圖爾(Winterthur)的財團所收藏的199小節構成的莫札特手稿片段(譯註:其實就是原本的G調巴賽管協奏曲)。這份手稿傳真到德國的熊騎士(Bärenreiter-Verlag)出版社印製後,其實現在不管是誰,都可以透過網路來利用這份手稿。

(譯註:不知何故,有點難連。連進去看到的是重建的巴賽單簧管協奏曲介紹)

(總之,也請大家順便參照一下IMSLP上的G調巴賽管協奏曲手稿

如果去看這份手稿的話,首先會看到第65、66小節上各有跨越整小節的圓滑線。但在大部分的出版譜版本上,這個部分卻是畫成兩個圓滑線的。

(黃色的部分就是65、66小節。這個版本剛好就是兩個圓滑線版)

讓我們來確認一下事實,就是這裡寫成一個圓滑線,在演奏上是不是那麼重要?

答案是肯定的,就是非常重要(而且必須當作是一個基本知識,大家都要知道)。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莫札特的時代中,圓滑線常常包含著「漸弱」的意義於其中。

因此這個部分應該用全部連起來、並且意識到需要漸弱的方式來演奏,這樣才能配合樂團演奏的旋律型態。(譜例1)

譜例1

(2)第82~85小節中,雖然莫札特很明顯地在手稿上寫了要漸弱的指示,但是傳統上...換句話說就是依照到現在為止的演奏習慣,幾乎所有的人都是用漸強的方式來演奏的。(譜例2)


譜例2


這一段,如果能理解這是莫札特要漸漸穩定下來進行到C大調的轉移部份的話,就不可能會引起這種完全顛倒詮釋的錯誤。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