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8日 星期六

慕尼黑大賽單簧管組評審記(04)


對於這個演奏「正確的音」,我還有更失望之處。接下來就是來談談韋伯的F小調協奏曲(第一號單簧管協奏曲)了。

首先要說的是,演奏此曲的參賽者幾乎全部使用的是卡爾.貝爾曼(Carl Baermann,是韋伯單簧管協奏曲題獻者Heinrich Baermann的兒子,也是單簧管演奏家)的版本。但大家很明顯完全沒有理解這個版的缺點。我以前也在這個專欄中詳細談過不知道多少次這個版的問題(吐奶註:大師啊,您不知道這雜誌只有在日本買的到嗎?XD),但只要真的注意掌握自己演奏的音樂的話,很明顯就可以聽到這個版本不對勁之處。現在我在這裡還是要重新說明一次,真是非常令人遺憾。



接下來,我就直接從獨奏譜一開始的部分說起吧。第54小節、開頭第二部分的終結處,韋伯寫的是裝飾音D和四分音符的C。但卡爾.貝爾曼版卻是把這個地方改成一個八分音符D與兩個十六分音符的C與降B(如下圖)。

這樣改,會有兩個副作用。明明C這個音在表現上應該是倚音(進入下一個和聲前的非和聲音,或說是導音)的作用,但在卡爾.貝爾曼版上讓D音的時值比較長,反而讓這個C音變成了經過音了。第二點,把D音從裝飾音改成在第三拍的正拍上,就構成了所謂的隱性平行八度(Hidden Octave,高低聲部起始音不是完全八度,但到達音是完全八度的狀態)這種稍微有本事的作曲家(當然,韋伯是遠超過稍微有本事程度的作曲家)都會想辦法避開的和聲進行。如果放慢演奏的話,就會清楚聽到這種隱性八度和聲效果很不好的問題才對。

再來就來看看第198~199小節的問題吧。這裡的問題是往往會在韋伯的手稿中看到他完全不去區分小調音階不同類型(旋律小調音階、和聲小調音階、自然小調音階)的狀況。但這裡必須要好好理解的是,我們為何要把旋律小調音階用「旋律」來形容。其實莫札特的學生湯瑪士.亞特伍德(Thomas Attwood)在他的筆記上寫下莫札特的解釋就非常簡潔確實:

「樂句上行時小調音階的第六音與第七音雖然必須升高半音,下行時除了遇到屬音和聲以外,這些音就非得還原回來不可。小調音階遇到屬音和聲時,不論是上行或下行,其第七音都必須升半音」。

所以第198~199小節的問題,就是貝爾曼版的樂譜只把G升成G#,於是就把這裡的音階都變成了和聲小調音階了。不過,韋伯在這裡卻配上了A小調和聲(記譜音),而不是E小調的屬音和聲。如果仔細去聽的話,就會明白為何這個部份聽起來很奇怪。(如譜例3)。

譜例3


最後則是想來說第一樂章的第258~261小節的問題。這段樂句是由上行的G小調音階與半音階組合起來的。這裡也明顯是莫札特強調的「上行時第六音與第七音必須要升」。不過,毫無疑問地,貝爾曼的版本又被太多的音符給搞混了。因為,這裡他一個音也沒升,使得這裡變成了自然小調音階。

如果仔細觀察的話,為了不要變成只是普通的半音階,應該就會理解Eb必須是升成E、F必須是升成F#才對。因此,接下來必須要說明的是第258小節這個半音階式的音階是從D音開始,不需要做任何的臨時升降變更。第259小節這個半音階式的音階是從本位F開始,就必須將Eb升為E了。第260小節的半音階式音階是從第二個八度的C開始,所以也必須將Eb與F都升半音才行。最後的第261小節因為和第259小節一樣是從本位F開始,所以Eb也必須升成E。(譜例4)

譜例4

令人感興趣的則是接下來的第262小節,韋伯在第二拍的四分音符與十六分音符的F都沒有升成F#,貝爾曼版卻把它修正掉了。然後第三樂章的第172小節與173小節,貝爾曼版又把E小調音階的C與D改成了C#與D#,這都是因為上行時必須是旋律小調音階才行。不過這個版本在第一樂章的258小節與261小節,就不知道是因為音符太多被搞混或是忘記修改成旋律小調音階了。

以上如我所指出的點一樣,既然貝爾曼版有很多應該要改卻沒有改的事實,我們演奏家就不應該照著這首協奏曲中有錯的地方照演下去。我們必須要讓自己成為更好的音樂家才行。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