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德法單簧管系統之比較(2)



  • 貝姆式單簧管的發明目的就是在簡化指法嗎?

    那麼克羅賽與巴菲開發出來的這種新系統單簧管與以往的單簧管有何不同?那就是和貝姆開發新長笛時所期望的「排除交錯指法」是同樣的目的。

    在那之前既存的單簧管是和巴洛克直笛(Recorder)一樣,在吹Fa或Do時,得使用交錯指法;相對地,貝姆式單簧管利用環形鍵(Ring Key)的連動機構而將交錯指法排除。就這個角度來看,克羅賽與巴菲所發明的樂器才會在後來被人稱為貝姆式單簧管。

    事實上,貝姆先生最先所發表的1832年系統長笛,是和貝姆式單簧管一樣,具有環形鍵連動機構而使用直接以手指按住音孔的設計。而現在所使用的大音孔式長笛的登場年代則是在1847年貝姆式單簧管取得專利之後,所以克羅賽和巴菲是從貝姆1832年式系統得到啟發的可能性比較大。

    而有了這個排除掉繁雜之交錯指法的貝姆式單簧管之後,則以開發者克羅賽所任教的巴黎音樂院為中心啟蒙出來,而成為相對容易學會的樂器而被推廣到世界各地。

    然而,其他保留傳統指法的非貝姆式單簧管也沒有完全被貝姆式單簧管給驅逐掉。現在如果找出19世紀後半所發行的法國樂器商型錄來看,會發現除了貝姆式單簧管以外,還有主要是銷售到美國的非貝姆式單簧管型號也並列其中。
  • 世界上其他被愛用的非貝姆式單簧管

    關於貝姆式單簧管的故事大概就說到這裡,接下來就要說說沒有採用這種新系統的非貝姆式單簧管的「族譜」了。

    就像本文開頭所說,現在不是使用貝姆式單簧管的區域,幾乎都侷限在德語圈的國家;但原本直到二十世紀前半為止,英國或是東歐諸國等廣大區域也都是使用非貝姆式單簧管。

    其實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日本的遊藝樂手(チンドン屋)或猶太的克萊茲默音樂(Klezmer)、或是美國的迪克西蘭爵士樂(Dixieland Jazz)等和生活緊密結合的音樂類型中,都可以看到和德式單簧管(埃勒式)使用相同指法的阿爾伯特式(Albert System)單簧管活躍著。


    譯者收藏的阿爾伯特式單簧管(G調),現在也流行於土耳其一帶,用來演奏中東民族音樂。

    建立這些非貝姆式單簧管基礎的,是德國的伊凡.穆勒(Ivan Muller,譯註:雖然穆勒有一陣子是在現在的德國區域內活躍著,但其實他是俄國人)在1812年所發表的13鍵單簧管---穆勒式單簧管(Muller System)。

    穆勒是把到當時為止只有簡單構造的單簧管上追加了新的按鍵,而使得原本煩雜困難的半音階在他的樂器上可以平順的演奏出來。這個構想本身和後來的貝姆式單簧管在某方面是具有相同的意義;但遺憾的是,穆勒的設計仍保留了傳統的交錯指法,這點是和貝姆式單簧管不一樣的地方。(譯註:其實穆勒後來在巴黎也擔任過一陣子義大利歌劇院的單簧管首席,而他的下一任首席正是克羅賽。因此可以說克羅賽設計新單簧管時應該也曾參考過穆勒的設計才對)

    而除了貝姆式單簧管以外,所有其他的樂器系統,都不過是以穆勒式的指法按鍵系統為基礎,再加上替代指法按鍵或音準補正鍵的設計罷了。甚至可以說,不管是莫札特時代所使用的單純構造之單簧管,或是具有複雜機構的埃勒式(穆勒式、阿爾伯特式、貝爾曼式...)等,其基本指法都和巴洛克式直笛相同。
  • 產生了埃勒式與維也納學會式單簧管的果實

    以穆勒式單簧管為基礎所發展改良出來的樂器中,最不能忘記的就是比利時人尤金.阿爾伯特(Eugene Albert)所開發出來的阿爾伯特式單簧管。這種樂器裝有很容易吹奏出升Do的「專利升C機構(Patent C# Mechanism)」,因為在構造上比較單純(因此在美國也被稱為Simple System),而且具備了適合在戶外演奏的大音量,因此在世界各地的大眾音樂的演奏上受到普遍性的歡迎。

    其他由穆勒式單簧管所發展出來的非貝姆式單簧管,還有英國的柯林頓式(Clinton System)、德國的貝爾曼式(Baermann System)等等,雖然各具備由符合該國風格的個性,但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為各國交流頻繁起來,而被大量生產的貝姆式單簧管所淘汰。

    在這樣的情況中,頑固堅守使用傳統非貝姆式設計樂器的,只有德國與奧地利的樂團演奏者了。樂器製造者為了因應這些演奏者的高度要求而日益改良下,終於產生了現在使用的埃勒式與維也納學會式兩種樂器的果實。

    其中埃勒式是由本身也曾是柏林愛樂團員的奧斯卡.埃勒(Oskar Oehler,他正是柏林愛樂的創團團員)先生使用了貝爾曼式單簧管為基礎,追加上了F共鳴鍵等演奏上必要的按鍵與機構所完成的系統。在埃勒去世之後,德國的樂器工匠們仍持續對這種樂器進行種種的進化改良。就這種角度來看,埃勒式單簧管與其說是埃勒先生發明,不如說是一種集體創造而成的樂器代名詞比較正確。

    至於維也納學會式單簧管,雖然是根據維也納愛樂的傳統與音響要求所獨自改良開發出來的東西,但這種系統也會參考最新的埃勒式單簧管設計(比如說低音補正鍵等等)而持續改良進化著。(譯註:按鍵上埃勒式與維也納學會式幾乎沒有差別。但吹嘴設計與樂器內徑則有些微妙的差異)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