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了小物配件開箱季,前一篇(開箱文219)的開箱物才收到的隔天,正準出門罰站的本教主就收到了郵局的電話:
「請問是教主(咳)嗎?我這裡是南部X郵局」
最近詐騙電話接得比較多、有點害怕的教主:「我是,怎麼啦?」
「您是不是有個從OO地寄來的掛號包裹?」
想起來前陣子友人的確說要請他的小師妹把去日本帶回來的「土產」寄過來的教主:「啊,對,怎麼了嗎??」
「請問府上的地址是不是南部O街O巷O號?後面是不是少了甚麼?」
前面經過一些小驗證確認過不是詐騙後的教主:「對,少了X樓之Y」
「好,那我們今天早上會投遞過去,教主在家嗎?」
教:「本教主命苦,稍後得去罰站不在家」
「喔,那你知道我們的『i郵箱』的服務嗎?」
教:「不知道」
「這個服務是可以將您的包裹送至離府上最近郵局的保管箱的服務,送到保管箱後,會發密碼簡訊通知您,您再依照密碼打開保管箱領取即可」
教:「好喔!」
於是就在罰站結束、從高鐵車站辛苦騎著你拜可回到離本館最近的「i郵箱」,準備取件啦!
然後依照指示,輸入手機號碼末三碼(馬賽克囉)以及簡訊的密碼~
果然就看到保管箱的門自動打開,看到這篇開箱文的主角囉!!!
登愣!這樣就取到開箱物啦!!!以前從未使用過這個服務,所以花了不少篇幅、用有點土包子的方式來介紹~
回到本館,吃完晚餐,當然就是準備開箱囉!
那麼本次的開箱內容,到底是甚麼呢?答案就是圖中這個被樂譜包覆其中的小箱子。
有沒有覺得眼熟?
沒錯,這就是之前介紹過、開箱過的G牌吹嘴的包裝盒。(參見:來龍去脈、開箱文122、開箱文147)
G牌吹嘴的特色就是....型號超級多。
G牌老闆只要跟厲害的大師搭上線,就會請對方當顧問,量身設計出一個代表該大師的吹嘴。這點,和P牌很像,或說是德奧系統的工作室一種慣例。
最近他們將觸角伸向了日本---其實代理商早就輸入它們的產品至日本一陣子,算是小有所成,但直到今年他們才正式邀請著名演奏家的藤井一男老師擔任顧問,設計了三種吹嘴,分別名為:KF1、KF2、KF3(KF就是藤井老師的英文名字Kazuo Fujii的縮寫)
這三種吹嘴分別是相當於V社的5RV(或Lyre)、V社B40(或Lyre)與玩尼克的Nommos B2。如果用吹嘴的兩大參數=開口長度與開口寬度來解釋的話,KF1=短開口長度、中等開口寬度;KF2=中等開口長度、大開口寬度;KF3=長開口長度、小開口寬度。
前兩種是市場上的主流,第三種是藤井老師近年來喜歡的吹嘴形式,所以會這樣設計並不難理解。對了,最近KF2還推出了降E調版本,其在日本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般。
這件事其實已經發生好一陣子了,但因為本教主人不在日本,也對配備類的興趣低於樂器本身,想說有緣再試就好。剛好上個月友人Y(Aka邪教光明左使)去了一趟日本,逛到某D樂器店時,好心問問本教主有沒有甚麼想要買的東西,這才想起KF大師的這三種吹嘴。
於是友人仔細比較後,得出最喜歡KF1的結論,本教主就請他順手帶一顆回來。因為他住的比本教主還要南部,所以回國之後是用委託小師妹轉寄的方式,將東西轉到我的手上。
交代完來龍去脈後,接下來就是繼續開箱啦。
因為友人Y現在隸屬於南部某音樂團體,所以有很多廢棄不用的樂譜,於是就成為這次的緩衝材料啦。不知道有沒有看得出來這是甚麼曲子的總譜?XD
從廢樂譜中取出這個小吹嘴盒,就可以看到頂面貼有型號是KF1的貼紙。對了,B就是德語的「降B」的意思,表示這是標準降B調用的吹嘴。
吹嘴本體則是包在小塑膠袋中,另外還可看到作為備品之用、算是G社註冊商標之一的橡膠圈。
將吹嘴從塑膠袋中取出的話,會看到G牌吹嘴的另一個特徵:使用工程塑膠(光澤比較亮,雖然官方沒有公布,大致可以推測是PC或類似壓克力的材料吧?)、而不是硬橡膠來製造吹嘴。
吹嘴的其中一個側面印有型號KF1
另一側印有B的字樣。其實G牌吹嘴有兩大分類:B與BW。老實說,以前官網上寫得很微妙,我是從來都搞不清楚,這次拜藤井大師開發新吹嘴之賜,重新換成了簡明易懂的說法:
B=法式偏高音準(442)、BW=法式標準音準(440)
由於台灣習慣442音準,這次友人Y挑回來的B形式吹嘴,應該是很正確的選擇。
且不論上面說的開口長度、開口寬度,單看頂端寬度而言,算是偏細(阻力不大)的設計。
內徑看起來很光滑,不過我又沒拍好(笑)
另外,為了比較BW吹嘴與B吹嘴的差異,本教主請出了和這顆KF1規格相近、但忘了為什麼沒寫過開箱文的G牌Bosi吹嘴(BW形式)。可以看出來B吹嘴(下方)的確比BW吹嘴(上方)略短一些。
換個角度來看,說不定會更清楚。
簡單觀察比較完後,就是貼上齒墊、裝上樂器試吹了。
這一天本館的「值日生」是R牌C調,所以就拿來試吹這顆新吹嘴的「載體」了。
*科普一下:現代的C調單簧管是共用降B調吹嘴,所以可以拿來試吹這個吹嘴。
搭配的束圈則是才剛開完箱、還是熱的(?)、其實有點喜歡的A牌創意束圈。簧片則是L牌的歐洲切3.75號。
正面看起來是這樣:
試吹的感想是這樣:
很順很好吹,的確就像大家對5RV的印象一樣、反應也算快、聲音是比較透明的感覺,整體的音準也還不錯。但最高音(B6或C7)很難上去,這可能也是因為C調的關係。
如果單純不和其他吹嘴比較的話,會讓人覺得這是一顆好吹嘴。
但「沒比較沒傷害」,換上Bosi吹嘴的話,會覺得後者更順更好吹。
過了一天,輪到A牌C調擔任值日生,繼續拿出這顆吹嘴試吹,因為A牌C調本身的聲音就比較甜,所以聽起來更好聽一點,但大致的趨勢和第一天試吹時差不多。
但也可能是因為A牌C調的阻力比較大,這才注意到開箱文219的創意束圈除了換音色以外,也有快速調整阻力之用(JLV也可以,但比較麻煩),在這把樂器上,這束圈應該轉到「Bright」面會比較適合。
到了第三天,則是狐狸魔改的E11 C調單簧管,稍稍又凸顯了這吹嘴的好處。原本E11
是比較單薄一點的聲音,但套上了KF1後,聽起來會比較「有肉」一點了。
最後,照例放上試吹錄音來傷害大家的耳朵,不喜勿入 XD
結論:
1.這的確是顆還不錯的吹嘴,而且很「百搭」。
2.但不到「獨一無二」、「非買不可」的程度。
3.吹膩V社5RV吹嘴的人,可以拿來換換口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