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 星期六

[緊急插播]Y社終於推出專屬配件

 今天傍晚,出現了一個本教主覺得算是小轟動的消息。

 

Y社在他們的粉專上公開了要推出單簧管專用調音管的消息。如果沒記錯的話,除了吹嘴/簧片以外,這應該是他們首次正式推出給單簧管用的選配配件。


*是說Y社出的吹嘴和簧片在市場上的反應普通,除了中音單簧管這種超冷門樂器用的吹嘴意外地受歡迎以外,其他除了維修師以外(有意思的是,維修師使用Y社吹嘴的比例意外地高),我幾乎沒看過專業音樂家使用Y社的吹嘴。至於簧片(合成簧片)就更不用說了。甚至有Y社代言人直言:Y社就是吹嘴不太行(笑)。


我在想,也許是意識到自助餐社推出了I系列的配件(吹嘴、調音管、揚聲口)在市場上的反應還不錯,所以他們也想開拓這個市場吧?總之,他們踏出第一步了,真是可喜可賀。而且就內容來看,似乎會比Y社的吹嘴或簧片值得期待多了。


總之先來抄一下粉專/官網寫的介紹。


===


單簧管的調音管就像吹嘴或束圈一樣,如果適當挑選客製化的產品,就能體驗到不同的音色獲共鳴效果。因此這次Yamaha滿懷自信推出了兩種選配的調音管!這是集合了世界級單簧管演奏家與Yamaha的技術者的「Yamaha Atelier」所催生出來的特別調音管。


這對於「想要稍微改變和平常不太一樣的音色」、「想要吹得更舒服」的各位來說,應該會是給予很大啟發的配件。可以讓演奏更加自由、更加輕鬆。請大家務必試試看這次新推出的調音管來找出屬於自己風格的音色。


===


這次Y社推出的調音管,主要分兩大類、四種。


兩大類是ME與VI。


ME是金屬邊(Metal End)的意思,不是機構工程師=Mechanical Engineer(冷)。


 

 

 

 

 

根據官網的說法,這個ME版是在日本研發,是追求傳遞性(Projection)與反應(Response)的版本。在開發試作的過程中,是先以完全沒有一般調音管會加上的金屬環的狀態為基礎,然後再於上下兩端埋入黃銅製的金屬環,增加重量感(這個形容詞很模糊,不知道是聲音的重量感,還是真的重量重?還是都有?),這讓原本沒有金屬環可以發出較為溫暖音色之上,加入清楚的聲音輪廓,而且兼有良好的反應。


最有趣的是,上下兩個金屬環的構造是完全不一樣的,上方是嵌入木中,下方則是類似傳統設計,完全包住底面。


至於VI是垂直鑲嵌(Vertical Inlay)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在調音管上嵌入銅製金屬條的意思。先不論是好是壞,至少的確是一個新創意。就我所知,應該是第一次有公司這樣搞吧?





根據官網上的說法,這是Y社德國漢堡的團隊,和Y社的歐洲代言人(很可能是麥可.柯林斯)共同開發、反覆改良出來的結果。這個Vertical Inlay就是在木材中,埋入一根細長的黃銅條。讓這種調音管和一般的調音管重量相差不多,卻能提供出清楚的音色與強力的吹奏感。


老實說,我很好奇,為什麼只有一根?埋兩根或四根不好嗎?未來說不定真的會出現兩根或四根的進化版?就像銀石社的束圈一樣(笑)


對了,最最最有趣的地方,還是官網說「因為將音質作為最優先考量,所以埋入的黃銅完全不加上電鍍或是鍍膜這些表面處理,因此萬一出現變色或是顏色不均的現象,請自行送去拋亮或是柔軟的擦拭布擦拭」


另外兩大類各做了長度分為65mm、55mm的版本,所以總共有四種調音管。


這才是最有趣的地方。因為一般推出這種配件,大多會提供64、65的選項,視情況能還會有63或67的長度。但這次Y社完全不提這種長度選項,反而一跳縮短10mm,這顯然是針對自家的CSG單簧管來設定的。


不過,考慮到氣候、樂團音準基準設定,未來應該還是會有64或54的長度選項吧?


上市的時間,官網寫的是九月,換句話說就是現在,隨時可以買到的樣子。


至於四種調音管的價格是日幣34100(含稅),換言之免稅價是31000Yen,相當台幣約6300左右。這在專門調音管的市場中,還算是符合行情的價格。


由於單簧管本身的市場不大,配件的市場就更小,因此估計Y社台灣引進的可能性非常低,對這次新推出的調音管有興趣的人,恐怕還是只能直接去日本試吹挑選。

 

*對了,這東西基本上應該是對應Y社自己的單簧管設計的(特別是55mm版本,是不可能用在CSG以外的單簧管);能不能適用在其他廠牌的樂器,就要看緣份了(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