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 星期三

高川格論坂田榮男

節錄自高川格著書《秀格烏鷺浮語閒言》(秀格烏鷺うろばなし)


譯前言:這是網路上看到的,覺得非常有意思,因此想要介紹出來。書名的秀格,是高川格獲得本因坊頭銜後取得法號;「烏鷺」是日文中「圍棋」的別稱,其中烏是黑色的烏鴉、鷺是白色的鷺鷥,因該很容易理解;うろばなし直接寫成漢字是「浮話」,就是閒話的意思,因此這裏翻成浮語閒言。這本書算是擁有大學學歷、在圍棋界是少數才子級、甚至在戰後初期兼任棋道雜誌的高川格大師的半自傳,當然很有一觀的價值。


========


昭和36年(1961年),我從本因坊寶座上下來了。46歲這樣的年齡,對於結束一項大事業而言,可說是不多不少、恰到好處。身為男人最精力旺盛的壯年時期,能登上本因坊的地位,實在是我的幸運。對於全力支撐著我的這副瘦弱身軀與頭腦,我也唯有滿懷感謝。


在我失去本因坊頭銜之後的昭和38(1963年)年與39年(1964年)我又再度獲得了挑戰坂田(榮男)本因坊的機會,但還是沒能重新奪回本因坊寶座。其中昭和38年是二比四輸掉、勉強可說是只差一步,但昭和39年那次卻是被直落四掛蛋。會想起來,那或許可以算是坂田先生的全盛時期吧?


坂田先生不論是在氣魄或是執念上,我認為正如一般世人所見的強烈。不過撇開這些不談,他根本就是棋力高強。果然是和吳清源先生並稱的昭和時代大師,可說是這個時代的第一人。


而且坂田先生真正讓我們這些人佩服的地方,則是不論大頭銜挑戰賽、還是無趣的小比賽,都是一樣傾注執念全力去下。只要一坐在棋盤前,不論是甚麼棋,都有想要獲勝的貪欲。宛如獅子即便面對兔子時,也是全力捕捉獵物一樣。


另外一個在人格上讓人佩服的地方,則是像他一樣單純對自己正直誠實的人,可說是非常少見。不管是甚麼話,他都是直來直往地說出來,所以往往會招致誤解。一般來說,年紀大了多少會在意世俗眼光之類的東西,但他卻好像把那些東西當成不值錢的塑膠雨傘一樣,隨便忘在什麼地方了。


而且他的局後檢討往往相當執著,不管是甚麼地方都要攤開來講到透徹。至於甚麼類似企業機密的秘招也都毫不保留地全盤講出來


也是這樣,坂田先生根本就是很值得敬愛的人物,對於做人上也應該是我很喜歡的類型;然而在我們(職業棋士)的人生中,恐怕也找不到比他更令我憎恨的人了。這話由最大被害者的我來說出,肯定是不會錯的。


除了昭和36年的本因坊賽以外,日本棋院第一位賽、王座賽我也是連續對上了坂田先生,然後又都以一勝二負敗下陣來。


寫到這些都是敗戰的故事雖然令人不甘心,但是這一年的開頭,我卻在圍棋選手權賽中拿下了冠軍,但是這個比賽的決賽對手並不是坂田先生(所以特別遺憾!),而是宮下先生(宮下秀洋九段)。


從失去本因坊頭銜之後,我還下了六、七年的棋。從昭和37年(1962年)到44年(1969年)左右,我想我下得還算是維持在頂尖寶座水準的好棋。在這之間,我拿了幾次頭銜,包含了兩次日本棋院選手權、十段、NHK杯,東京新聞的圍棋選手權、甚至拿下了名人(1968年)。


在專家十傑賽中,雖然我都未能拿到冠軍頭銜,但從昭和38年(1963年)起的第一屆開始到昭和41年(1966)年的第四屆為止,連續四年我都是第二名。這四年間拿下冠軍的分別是坂田先生(兩次)、藤澤秀行先生、以及林海峰先生。


就算是專業十傑賽的最受歡迎棋士投票,我大致上也都是僅次於坂田先生拿下第二名。也是這樣,坂田、林(海峰)、藤澤(秀行)以及我四人,被圍棋記者們封為了職業四強。然後,四強之中是林海峰逐漸脫穎而出,更之後又有石田(芳夫)先生冒出頭來,因此昭和四十年代後半(1970~1975年)就進入了「林.石田」時代。


不記得是哪一屆的十傑賽,坂田先生照例被選為最受歡迎棋士第一名、而我是第二名。那一屆在厚生年金大廳舉行的賽前祝賀會上,在業餘十傑賽參賽者們的面前,坂田先生是這麼和大家致詞的:


「拜大家之賜,我被選上了第一名。因此今年我也要正式比賽的第一名為目標而努力」。


接著我也被叫上了舞台,跟著說出了:


「拜大家之賜,我被選上了第二名。因此今年我也要正式比賽的第二名為目標而努力」。


會場頓時因為我們這樣的發言而沸騰了起來。我本來也很想說「我要努力以奪冠為目標」這樣的話,可是因為坂田先生先說了,只好不得已轉彎說成了這個樣子。


最後,那一年的十傑戰,結果還正如坂田先生和我各自的致詞抱負(?)一樣(坂田第一名、高川第二名)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