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吳清源名局細解外傳(七) 01 巨星的考題

譯自誠文堂新光社「圍棋」雜誌1963年5月號


[譯者前言]


所謂的外傳,指的是未收錄在後來發行的12冊單行本中的棋局。本篇是第七局,事由朝日新聞主辦的特別對局,由大國手讓先指導木谷門的大竹英雄。





 

===


朝日新聞社主辦 特別對局


昭和38年(1963年)2月14、15日弈於熱海伊豆山溫泉美晴館


受先 黑 大竹英雄 五段 白 吳清源 九段


解說:吳清源九段(無印) 編輯:勝本哲州(


[佈局篇]


(1~4) 新銳試刀

 



◇ 朝日新聞主辦的全日本新銳選拔錦標賽,結果是由大竹英雄五段贏得冠軍。

相關成績表如下:

 



◇ 本賽約定贏得冠軍者可以請吳清源九段指導一局,因此就有了此一對局。


 根據段位,九段對五段應該是「二先二」的局差(換句話說,每弈三局,持黑者是以被讓二子、讓先、讓二子的順序來下),不過大竹五段曾經有多次在分先賽中對上九段陣容棋士獲勝的好成績,實力至少七段以上,因此特別棋賽還要下二子局就沒意思,而特別規定是讓先不貼目來對局。換句話說,不貼目讓先的局差正是認定大竹有七段的資格。


(5~7) 捨夾先掛

 



黑7照下圖1二間高夾的佈局非常之多。以下照定石進行至黑5拆後,白棋則是6締角,這樣也是一種下法。

 



當然實戰黑7掛左上角,也是佈局階段很大的棋。


(8~11) 黑之趣向

 



白8下碰時,黑9也可以照下圖選擇雪崩型,當白4長時,黑5脫先於右下二間高夾。雙方在右下接應完這個定石後,白10回手於左上角立下,這樣也是一局。

 



 不過大竹五段選擇了實戰譜的9擋下,待白10退後,黑11轉向左下角掛角。從黑9、11這兩手棋幾乎不花時間來看,當實戰白8下碰時,黑棋就下出黑9、11應該是事前準備好的策略了。


 以前也出現過黑11照下圖1黏、白2尖,黑棋才轉向左下角掛角的棋局。

 



佈局策略的分歧點


上圖這種先黑1、白2交換後才於3掛左下的下法,左上三黑子多少會有變重的感覺,因此黑棋不先在左上定型,而是像實戰這樣直接掛左下角是新的佈局下法。


接下來白棋有很多種應法,可說是佈局階段白棋的策略分歧點。


好比說,白棋如果老實照下圖1下碰的話,以下至黑8為止是可以想見的進行,這樣基本上是照著黑棋描繪的構圖走,但白9也可以搶到右邊的大棋,白棋也不壞。不過這樣下局面有單調,對於不貼目的棋來說,可說是妙味淡薄吧。

 



(12) 勿落後手

 



至於白12如果照下圖1斷,則黑棋會再度脫先去下左下角,好比說2飛掛。

 



(13) 白棋再度面臨選擇

 



對於黑13(考慮14分鐘),白棋也考慮過下圖1從角上擋的下法,但之後白5飛時,黑6至10運子會讓白棋陷入窮屈之境,因此白棋需要思考別的方案。

 



上圖白5飛如果改在下圖1拆,則黑2夾,白有3碰的處理手法。此刻黑棋如果選擇4上扳,則白5立下就輕鬆了。

 



但是上圖黑4不上扳而照下圖1衝下就非常嚴厲,以下至黑9成劫。然而白10、12在右上角連下兩手衝破黑棋的無憂角也非常有力,因此結論可以看成是白棋可下。雖然不能說這樣是白棋局面領先,但讓局面變得寬廣,就算是一策。

 



(14~17) 乍看平凡

 



不過,我下白14扳出,是想到了別的戰略,因此這是將這個戰略付諸實現的一著。


 白14扳出,黑15、17可說是必然的定石,次一手是白棋的趣向。


白18如果照下圖1上打,以下走至白9為止是定石,當然就完全不是趣向了。

 



(18) 白之趣向

 



白18下打,正是白14扳出時擬定的趣向。


 其實這也是一種定石。


(19) 手順錯誤?


   


黑19於下圖1打是定石的正確手順,但本局這樣下,接下來白2、黑3互相空心提後,白4斷非常舒適。因為左邊白棋模樣的幅度寬廣,可說是白棋很有力的下法

 



就局部而言,上圖這個黑白互提的定石是黑棋稍稍有利,但就全局來看,這樣的定石還是會因為周圍配置的差異而有不同的評價。


黑19馬上黏,一般認為是手順錯誤。因為接下來白棋照下圖1長出,以下走至5也是一種定石。但這個定石最後黑棋還是得於8空心提掉,局部看起來是白棋有利。不過在此局面下,黑6、8在左邊做出距離恰好的良好效率模樣,可說是黑棋的理想型,因此白棋還是不能於1長出。

 



 因此,就黑棋的立場而言,上圖的進行是歡迎之至,所以才故意下出一般所謂的手順錯誤之棋。


(20~22) 回歸原型

 



 結果白20虎,黑21打,還是演變成原來定石之型。


 但是原本定石的正確手順是下圖這個樣子: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