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開箱文(218) B計畫

開箱文(214)無敵吊帶篇中,提及巴賽單簧管站立時的演奏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其實本教主考慮從兩個方向著手:


1.繼續尋找更厲害、更好用的吊帶。

2.在樂器上安裝腳架座,改用腳架支撐。


第一個方向,如開箱文(214)所述算是解決了,效果非常好。


照理說,有了第一方向的解,就不用管第二方向了。不過實際上這兩個方向是同步進行的,所以本教主還是依照原定計畫,繼續往下發展第二方向的解,當作是保險用的「B計畫」。


不過,在樂器上安裝腳架座,並不是指直接在木製的管身上鑽孔、鎖上螺絲。畢竟巴賽單簧管算是高級機種,如果木材又是類似可樂豆木(Mopane)這種漂亮的材質,那就更不忍心下手了。


所以本教主的打算是設計出一個萬用、不傷管體的腳架座。另外把揚聲口更換成類似中音單簧管或是低音單簧管那樣附有腳架座的金屬揚聲口,好像也是一種辦法。畢竟第一位擁有法式G調巴賽管的H先生,就是這麼做。

 

 



*對了,他把使用木製調音管/揚聲口的這把樂器歸類於「柔音單簧管(Clarinet d'Amour)」、上圖這個使用金屬調音管、半金屬有腳架座的「變形」狀況稱為G調巴賽管。


不過,這個辦法有點昂貴豪華(雖然沒有正式報價過,但照行情,可能高達台幣三、四萬...),只能當作是「C計畫」,最後才來考慮。


言歸正傳,那麼B計畫是怎麼進行的呢?


雖說本教主自己對於設計這個「萬用腳架座」有些想法,不過還是覺得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比較輕鬆。


於是聯絡了有很多發明實績、在我們這個瘋狂樂器收藏界小有名氣、根本是二手樂器活字典的JD木管工作室的老闆J先生,委託他來設計製作。在得知來意後,JD老闆問了一個問題:


我看過一些法國S公司製作的巴賽單簧管是生產時就附贈有腳架座的揚聲口(如圖),我如果也做(3D列印)一個有腳架座的揚聲口,你可以接受嗎?

 



本教主:ㄟ...SS公司原廠的揚聲口做得很漂亮,所以不想換成別家的東西,還有其他辦法嗎?


J:那如果是做一個附有腳架座的延長管(Extension with Peg Holder),接在下管和揚聲口之間如何?


(被一語驚醒的)本教主:一般的延長管都會做有給E/B發聲的音孔,以免影響這兩顆音的音準,但SS牌的巴賽單簧管,先天在下管就有類似的「共鳴孔」,再做一個延伸管等於是重複了,搞不好會影響音響效果或吹奏感?(其實自己也覺得這樣的說法有點找碴,誰規定不能有兩個共鳴孔?不過,本教主就是想再激他一下,看看還有沒有秘招)


J:那簡單,做個沒有孔的「偽(Dummy)」延伸管就好啦?


本教主:咦?好像有道理!好吧,那就這樣辦。


接下來就是討論價錢、付款方式、顏色材質、接口尺寸、腳架角度(會考慮到這一點,證明他真的很有設計天賦,如果他是女的,本教主一定會愛上他)與交期,不在話下。


然後大約又過了一個禮拜,J先生就把東西製作出來了。由於本教主也算是J先生的老客戶,剩下的出貨方式就不需再多交代,又大約過了一週,本教主就收到了東西。

 



既然是延伸管,自然不會是甚麼大東西,所以箱子也是小小一個。


打開之後,則是會看到當作緩衝材的廢紙。由於3D列印材質的東西都很堅硬,的確不用甚麼類似「乖乖」的泡棉。

 



真正的主角當然還是包在泡泡袋中。

 


撕去泡泡袋,就看到這次的開箱物之真面目啦。


這就是J先生苦心設計出來、附有腳架座、沒有音孔的偽(Dummy)延伸管。


本教主是打算用在G調巴賽管上(對,跟H先生同廠牌同型號的那把),所以請J先生選用他常用的棕色材質,這樣顏色上比較相配。

 


 


既然是JD木管工作室的出品,又是3D列印,當然會找地方印上自己公司的商標。

 



下圖這是裝入樂器下管接頭的圓槽,真圓度與內徑光滑度還算可以,反而是用來穿入腳架的圓孔看起來不太圓....

 



這是接揚聲口的接頭部分(帶有軟木的一端),順便可以看到用來鎖腳架的金屬片,是利用類似「包射」的方式鑲入3D列印的本體之中...嗯,或說是直接3D列印在這片金屬板上。




 

 

外觀看完後,則是實際組裝看看。看起來和G調巴賽管的燈泡型揚聲口尺寸配合得很好,這點也讓我驚訝,因為他在尺寸上並未問得非常詳細,看來是早有自己的資料庫,不需要另外再量了。

 



接在下管上也很OK。顏色雖然無法弄到一樣(畢竟也沒辦法照Pantone色卡調色XD),但意思到了,看起來就不會太離譜。

 



組裝到這裡,堪稱完美。唯一可惜的,就是前面看到有點令人擔心的腳架孔,不知道是直徑做得「鈦鋼好」?或者真的是因為孔不圓,我手上有的腳架都非常難穿入其中....


下圖的碳纖腳架,雖然最後硬穿了進去,但卻無法完全穿過這個孔。

 



不過,還是可以整把組裝起來試試看,是否可以完全放掉右手來演奏。

 



咦?上面的吹嘴,怎麼看起來有點眼熟?


對,看官您沒看錯,「鈦鋼好」就是之前剛入手的「鈦製吹嘴」。這也算是一種惡趣味吧?XD

 



實際試吹起來,右手果然可以完全放開輕鬆演奏,而且完全不會影響到原本的音準與吹奏感,證明這個B計畫也算執行得很成功,不信的話可以聽聽底下的試吹錄音:

 


 

https://youtu.be/jlW1OmIG0TE


只差把穿過腳架的孔稍微再修大一點就完美囉~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