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 星期日

開箱文(214) 無敵吊帶

話說,前幾天在社群網路上看到某樂器公司的S先生展示了他們新代理的吊帶照片,看起來似乎很不錯,符合本教主長年尋尋覓覓、可以讓演奏時右手自由放鬆的條件,頗讓人心動。


這個希望右手自由放鬆的條件,自然是為了本館收藏的各式巴賽單簧管。一開始收藏巴賽單簧管時,以為普通吊帶就能解決,畢竟電視水管上都是這樣演的,後來才知道這件事比想像中困難很多。


也是這樣,回去翻本部落格的開箱文的話,的確會發現不少關於吊帶的介紹。不幸的是,這些吊帶各有其缺點。甚至讓本教主想出了其它的權宜之策


而這些吊帶的主要問題,大致是欠缺「結石結實」的支撐結構,或者是雖然有剛性的支撐結構,但卻很不容易組裝到樂器本體上,或是在自己身上找到適合的支撐點。


但看了S先生貼出來的照片,直覺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於是立刻修書一封(死語)詢問是否能去該公司試試看。不過,好東西並不是只有自己會看到,特別是社群媒體的傳播速度非常快,S先生回應說這吊帶已經只剩兩條,可以先保留一條讓我試試。


既然「預購從速」的暗示如此明顯,我自然不能錯過良機,只好馬上申請翹班,帶著樂器殺去S先生所在、位於捷運大橋頭站附近的樂器公司。



很快地,就看到了吊帶本體,跟之前買過的Sax Holder非常相似,一問之下,果然是同一家公司的產品。



然後在現場拿了算是「傳家寶刀」的G調巴賽管出來測試,果然可以放鬆右手順暢演奏。到了這裡,基本上就不懷疑其威力,立刻決定買下!


*感謝S先生幫忙拍照



S先生看我試的開心,於是就拿出優秀業務的推銷精神,請我順便玩看看他們公司出品的P牌樂器,共有木製版本與膠管版本兩種。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試吹到P牌的樂器,以前似乎聽說過這樂器是和某B公司開發出來的,這次總算有機會體驗看看。實際試吹的感想試的確是做的中規中矩,特別是膠管的版本順暢的程度,應該算是學生級樂器的佼佼者吧?音準沒有大問題、高音也好吹(甚至可以吹出三點升Do),各種替代指法的「鬼門」也吹得出來(好比說XXO|XXO這個指法,通常聽起來都很悶,但這樂器還不錯),算是可以考慮的機種吧。


另外,S先生也拿出了他們開發中的合成簧片給我試試看。由於還是開發中,就沒有特別拍照了。試吹的感想是音色雖然還是偏薄,過了兩點Do以後也有高音音準快速下掉的問題,但要比之前試過的F牌簧片要好,或許可以期待他們有成功的一天。


總之,就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程序之後,本人就帶著這個新買的「玩具」開開心心騎車離去囉。



當天晚上因為還有別的音樂會,沒辦法馬上就回家,於是迫不急待地在白鬍子爺爺速食店中就開始觀察起來 XD



吊帶的名稱和Sax Holder是系出同源,直白地叫做「Clarinet Holder」,也同樣的是Jazzlab這家公司的產品。除了赫赫有名、國內也有不少薩克老師們使用的Sax Holder之外,「同門師兄弟」還有Trumpet Holder。這些應該都是為了給小朋友學習或是戶外行進而設計出來的產品。


另外,看了官網介紹才知道,Clarinet Holder是2024年末才上市的,所以好像還不是那麼多人知道,也還沒注意到有甚麼相關媒體介紹。


包裝盒的一個側面介紹的是這個產品的設計理念:



包裝盒上也印製了這產品申請的各國專利號碼---可以看得出除了Jazzlab所在的瑞士以外,幾個重要的樂器市場也都申請了專利,這才是真正有保護到產品設計的措施,因為並不是申請了某一個的專利,就能通行全世界適用。



包裝盒的另一側則是中文與日文版的介紹(所以他們也同步申請了這兩個區域的專利)



包裝盒頂部印的標語是「把樂器放在肩上」,強調這產品是使用肩膀來平均承擔樂器重量,而不像傳統的吊帶設計比較容易集中在脖子附近。



在速食店中總是不好拿出樂器測試,所以正式的開箱,還是得回家之後才能進行。當然,在樂器公司試吹時,就算已經開箱過了,後面的各種觀察,都算是一種「儀式」。


不管怎麼說,打開包裝盒後,會看到裝著產品的專用袋以及說明書。



說明書也是多種語言版本。封面就是各部零件介紹,感覺很專業。



打開說明書的第二頁,會清楚的看到,這產品是靠著一個萬用的鉤子(或說是支撐環?)來承接樂器的拇指支撐座,因此不需要在樂器上另外安裝轉接座或轉接帶,也沒有甚麼複雜的結構,真是非常聰明厲害的設計,難怪可以申請專利。



當然,也可以拿去給高音薩克或是雙簧管使用。



操作上雖然是很直覺,但還是有詳細的中文說明可供參考。



簡單看完說明書後,接下來最重要的還是觀看本體。



為了讓使用者清楚明白如何操作,各部零件上都刻印著簡單的指示記號,這應該是飽受市場「苦情」的結果。


比如說底下這個肩膀乘載桿的旋轉關節,就用了不同顏色以及L、R等字母來「防呆」,保證使用者不會搞錯左右。



連接萬用支撐環/鉤子的主桿上也刻印著公司商標,還有固定鎖等標記。有趣的是「專利產品(Patented )」與公司商標的方向不同,算是小失誤。



借用肚子(小腹)或胸部(?)來分擔力量的支撐板是可以旋轉方向的,材質應該也是類似TPU的彈性材質。



下圖是從正面看這個產品的收納型態。



各個關節都有固定鎖來設定旋轉角度,固定鎖上面也都有「按下(Press)」的指示刻印。



直接在模具上刻著大大的自家公司網址廣告,可說是宣傳無所不用其極了(笑)



掛在肩膀上的支撐桿,是藉著按下中央的黃色按鈕展開,不過這個支撐桿打開後是固定角度,無法調整,或許是後續可以改進之處。



這兩個支撐桿是可以拆下來的(可能是為了攜帶或維修的理由),所以才需要紅黃兩色區別。



拆下這兩個支撐桿後,可以稍稍看到裡面的機關結構。基本上也是彈簧與卡扣的組合。



要安裝(或拆卸)這兩根支撐桿時,只要把支撐桿沿著水平方向插入(拔出)即可。


當然,只要不是按下黃色按鈕且不轉到水平角度,這兩根支撐桿是拆不掉的。



支撐桿的背面刻有Size M的刻印,表示可能還有更大的L型或是較小的S型。


另外,雖然照片拍得很不明顯,但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這支撐桿外部也是類似TPU的彈性材料,利用「包射」的方式,包住金屬的骨架而成形的。



至於抵住腹部的支撐板,則是按下黃色按鈕後,可做90度的角度變換。



下圖是連結前述直接勾(支撐)住樂器本體的鉤子(環)的桿件之特寫。這個桿件是可以伸縮長度的,靠著中央的旋轉環來固定長度。



從正面看的話,會發現支撐樂器的鉤/環並不是對稱於桿件的設計,而是偏向右邊(從演奏者的角度來看是左邊)。應該是考量到不要影響右手操作樂器的關係。



各部觀察結束後,當然就要實際穿戴在身上看看囉~


這樣應該可以看出這是藉著肩膀、腹部三點施力來支撐樂器。



底下是穿戴起來從側面看的樣子。



至於樂器的拇指支撐座套在樂器的鉤環上時,是類似下圖這個樣子。



至於實際操作的樣子,還是拍個影片比較清楚。底下是這個試吹影片的連結,請忽略試吹者的難聽音色或爆音,重點請放在操作上:

 


 

 


https://youtu.be/--6o5ZG2NK4?si=kDxXFtdMsKlT39uq


如影片所示,這樂器不論是套在普通樂器或是巴賽單簧管上,都可操作自如。甚至可以完全放開右手演奏。


對於按鍵複雜、超級難以操作的C牌巴賽單簧管、或是偏重的G調巴賽管來說,應該都沒有問題。說誇張一點,這東西算是巴賽單簧管的「救世主」,稱之為無敵也不為過。


當然,如上所述,目前還有些缺點,例如各處的旋轉關節可以調整的範圍比較死一點,但對於演奏來說是非常夠用了。如果有想要演奏巴賽單簧管的人,非常可以考慮買一套來使用。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