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小編在某教粉專上發表了一系列的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的冷知識集,聽說在宅男圈頗受好評(為什麼不是正咩圈?!);本教主自己在非官方「發現新世界」節目單中也寫了一點點,聽說又在重度偏執狂男圈引起轟動(為什麼又不是正咩圈?!!),所以今天本教主乾脆重新整理一篇,看看能不能吸引正咩前來圈粉!!
先從改編開始吧?這是本教主最重視的核心價值---真正的名曲就是會有一大堆的改編版本。
這個曲子既然被稱為名曲(在日本與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命運」、舒伯特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並稱三大交響曲),改編的版本肯定是一籮筐。其中有:
鋼琴四手聯彈版:既然貝九都有,德九有這個改編應該不意外吧?
鋼琴獨奏版:這個就比較高難度了。而且還不只一個人改過。其中一位改編者是以各式室內樂與獨奏小品著稱(我們單簧管界也很愛演他的作品)的Paul Juon。
管樂團合奏版:如之前介紹過的佼成管樂團的演奏。不過說實話,要找到完整四個樂章的演出版本比較困難,通常比較常見的是第二樂章(移調與原調版都存在)與第四樂章(幾乎都是降一個全音的移調版)。
單簧管重奏版:是滴,沒有意外的話,某教的演出版本應該是世界首次全曲原調改編演出吧?(很敢講)。至少可以說,使用了如此多的怪樂器(降A調、高音G調、C調、巴賽管、G調巴賽管)、如此龐大的編制,幾乎是很難找到的。不過,僅看第二樂章的單簧管重奏版的話,的確有五重奏、六重奏等等的改編版本。
薩氏管重奏版:老實說,我對這個編制的世界不太熟,以前沒注意到是否有這個曲子的改編版出現。稍微查了一下你家水管,果然發現了不少改編版,主要還是第二樂章與第四樂章的改編。不過也存在有省略反覆的全曲改編版。另外原本我們隔壁棚的米特原本預定要在五月底演出這首曲子的全曲改編版,很不幸因為疫情延期了,只好請大家再等等了。
銅管重奏團版:主要也是第二樂章與第四樂章。特別是第四樂章,非常適合銅管合奏吧?但目前尚未看到有全曲改編版,稍稍有點意外。
弦樂團版:標準的五部弦樂編制(小提I、II、中提、大提、低音大提琴),這也是原調完整版。
合唱團版:第二樂章被改編成Going Home(中譯:念故鄉),幾乎是全世界都在傳唱。之前在凱道高中校友團的音樂會上,也見識到了合唱團與管樂團合作的第二樂章版本,也是相當令人佩服的改編。
口琴重奏版:嗯,因為本教主個人經歷的關係,我也知道這存在著口琴重奏的版本,但因為印象模糊的關係,不很確定是不是全曲版。
低音大提琴四重奏合奏版:可惜這也是只有第二樂章,並不是全曲版。但這種大型樂器能夠演第二樂章,實在也是滿了不起的。
木管四重奏+低音大提琴第二樂章改編版:這是在IMSLP上看到的。改編者是免費佛心改編業界也相當有名的繁田卓也(Takuya Shigeta),編制上更有趣,是長笛、雙簧管、單簧管、薩氏管與低音大提琴,不知道是為了怎樣的場合去改編的。
低銅(低音銅管)重奏與低音大提琴合奏版:同樣也是繁田卓也先生的大作,雖然也只有第四樂章,但也讓人非常非常的尊敬。
第二樂章各式獨奏版:由於第二樂章實在太過洗腦(笑),所以出現各種獨奏改編應該也不會太讓人驚訝,幾乎可以想到的獨奏樂器都有改編版(當然,大部分都是只有「念故鄉」旋律片段),包含小提琴、大提琴、中音直笛(?!)、薩氏管、單簧管、英國管(簡直就是本尊)、管風琴、電吉他....族繁不及備載。
引用版:在不少卡通、電影、戲劇中都常常引用到這首曲子(第二或第四樂章)。最特別是平原綾香的歌曲「新世界」,是先引用了此曲第二樂章的中段旋律再導入「念故鄉」的旋律。
簡單的查一下,就可以看到這麼多有趣的版本,完全可以證明這真的是名曲中的名曲。
除了編曲以外,底下順便整理一下網路上可以查到的相關冷知識。
編號:由於德弗札克也有抹煞自己作品的習慣,所以最早這首曲子是以交響曲第五號的編號出版的(另外常聽到的第八號交響曲,原來是被作曲家定義為第四號交響曲),現在則是把德弗札克所有的交響曲都復活起來,稱為第九號交響曲。
副題:中文通常稱呼此曲為「新世界」,但是以英文副題「From the New World」來看,更正確的翻譯應該是「來自新世界」。也是這樣這首曲子,可以看成作曲家從新大陸寫給故鄉的思鄉信。整體來說,還是充滿著德弗札克故鄉的波希米亞音樂語法,加上對於布拉姆斯音樂的研究、過去寫作第七號、第八號交響曲累積而來的經驗,最後昇華成標準西歐式古典奏鳴曲式交響曲。
原創性:據說作曲家是因為聽到了黑人靈歌神似波希米亞音樂的風格,因而觸發了寫作動機,也是這樣常常會被人認為是借用了黑人靈歌的旋律。不過德弗札克自己在信件中完全否認這樣的猜測:「認為我是利用了印地安或美國(黑人靈歌)的主題是胡說八道,根本亂講。我只是以帶有美國國民旋律的精神來寫作而已」。換句話說,他自認沒有直接引用任何美國旋律,全部都是他的原創。
不過,還是常常會有人認為第一樂章的第二主題是來自於黑人靈歌「Swing Low Sweet Chariot」。順帶一提,有名的爵士樂曲「Swing Low Sweet Clarinet」的曲名,就是來自於同一首黑人靈歌的哏。
首演:首演在1893年12月16日,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由Anton Seidl指揮紐約愛樂演出。首演就相當成功,奠定了這首曲子後來風靡全世界的基礎。
出版謎團:由於樂譜是在首演的前一天(1893年12月15日)發行初版,所以紐約愛樂當然是使用手抄譜首演,也因此留下了很多傳說。
大作曲家的代打校訂:因為初版是由德國N. Simrock公司出版,但出版的時候,德弗札克人在美國,以當時的狀況而言,不可能去現場校訂,所以是由以布拉姆斯為首的德國作曲家群幫忙校訂的。當然,這些作曲家再怎麼厲害,也無法完全猜到德弗札克的作曲意圖,所以這版樂譜留下了很多錯誤與不明之處。當時德弗札克寄去德國的手抄本總譜也遺失了(Simrock在二戰中受到很大的損害,喪失了很多有歷史價值的原譜),為了修訂這些疑問,現在根據德弗札克自己的手稿與現存的考據資料,有了很多不同解釋的版本存在。
上述的錯誤問題,對於單簧管演奏者而言應該會有深刻的體會。因為直到現在很多出版譜的第二樂章開頭調號仍然是錯的(如下圖,取自IMSLP),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個調號應該會很混亂才對。因為音雖然沒有錯,但以A調單簧管而言,這個樂章的調號應該是四個升(記譜E大調),但卻寫成了三個降(記譜降E大調)。推測是德弗札克最早是指定使用降B調單簧管來演奏這個片段,但後來覺得音色上A調比較適合,於是改指定為A調單簧管,但開頭的調號忘了改回來,就一路錯下去了。
日本首演是在世界首演後將近三十年的1920年12月29日,在著名的東京帝國劇場舉行,指揮是大名鼎鼎的山田耕筰(其實志村健在晨間劇「鼓舞」中飾演的角色,就是暗指山田耕筰),樂團則是日本樂劇協會。
台灣首演時間不明,但根據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管弦樂團(台北市交與國台交)的創團經過來看,最早不會早於1941年才對。
演出時間:通常包含第一樂章提示部的反覆在內,約是45分鐘。但喜歡緩慢詮釋的的指揮,很容易演到超過五十分鐘。比如說傑利畢達克大師指揮慕尼黑愛樂的版本,就將近56分鐘。
不過,第二樂章演出時間的「世界紀錄」還是伯恩斯坦指揮以色列愛樂的18分鐘,比上述傑利畢達克的16分鐘還長不少。(不過伯恩斯坦的這個版本的全曲長是50分鐘,就難望傑利畢達克大師的項背了)
編制上也有很「眉角」。比如說長笛一二部之一要兼吹短笛,德弗札克的手稿總譜寫的是由第一部長笛兼短笛,但首演的手抄譜卻是依照樂團慣例,由第二部兼吹短笛,從此以後的出版譜也都是這樣設定了。
第一樂章再現部的長笛獨奏,也不是依慣例由第一部(首席)吹奏,而是由第二部長笛負責。其意義不明。根據多年以後改編此曲的某教教主推測,他應該是因為首演的紐約愛樂的兩位長笛團員都很優秀,所以故意留個機會給第二部表現一下,正如後來某教教主很喜歡讓一二部輪流吹獨奏的心態一樣。
英國管從頭到尾只有第二樂章出現,包含著名的念故鄉旋律在內,總共登場三次。問題是這個樂器到底是由哪一部雙簧管團員兼吹,則留有許多爭議。德弗札克在自己的手稿中,第二樂章的樂器一覽表中並沒有出現英國管,只是突然在英國管獨奏出現前標註要用到這個樂器,但也沒有寫明是由哪一部雙簧管團員吹奏。一般是依照樂團慣例由第二部雙簧管團員兼任英國管獨奏。不過可以換樂器的時間不滿一小節,加上實際首演的手抄分譜也是將英國管獨立出來成為一個聲部,所以也不少版本是另外再找一位演奏家來演奏英國管聲部。
低音號(Tuba)也僅在第二樂章中出現,而且從頭到尾的演奏長度不到十小節(用在開頭類似聖歌和聲的幾處),又完全與低音長號(第三部長號)同音,因此有一說法是紐約愛樂首演時,第三部找不到低音長號來吹,只好另外增加低音號聲部來幫忙。
打擊都市傳說:鈸也是只有第四樂章中段的弱音樂段中出現一聲。所以通常由僅在第三樂章出現的三角鐵打擊團員兼任。也是因為這一聲是在弱音段落中出現,常常會引發「睡過頭忘了打」或是「突然要拿起樂器來不及,而摔落在台上,反而變得超級大聲」的慘劇傳說。實際上第一次聽的聽眾,常常也會沒注意到樂曲中有鈸出現。
戲劇:最驚人的是,日本的TBS電視台曾在1975年為了這一聲鈸,由編劇家倉本聰寫出了一齣名為「啊(嗚呼),新世界」的短篇電視劇。
小說與卡通:日本小說家貴志祐介也以這首交響曲的第二樂章為靈感,寫出了一本名為「來自新世界」的科幻小說。後來小說改編成卡通,則全部使用此曲作為卡通配樂。
發車旋律:位於日本大阪的新今宮車站就使用了此交響曲第四樂章的開頭主題當作發車的旋律。(一如廣島吳港的車站會用「宇宙戰艦大和號」的主題曲當發車旋律一樣)
走向宇宙(月球):著名的阿波羅11號初次登月行動中,太空人阿姆斯壯就拿了新世界交響曲的錄音帶進入太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