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王銘琬九段的後阿發夠報告(34)


第十三回 該怎麼向AI學習

現在是進入了電視對局中常常會聽到「目前這手棋是受到AI影響的下法」解說的時代。換句話
說,AI的下法也常常會在職業棋士的棋譜中看到了。

因為恐怕目前不會有人懷疑AI比人強的關係,所以人類也開始學習AI的棋。AI的下法到底為什
麼好可能未必讓人想得通,總之先下下看,也許就會在過程中搞懂了。現在我們可能就處在這個階段
上。

在前一篇中,我們談了一些人類與AI之棋的不同之處。AI是去辨識整個棋盤全體來進行學習,而
人類是從解析「局部」開始,將這些局部知識組合起來掌握全體,做為圍棋的基礎。就像登山一樣,
也很多不同的方式。與其強調哪種方法比較好,不如說各種方式綜合起來想要攀登的目標都是一樣
的。

沒有學習人類棋譜而變強的AI,雖然偶爾會下出人類構想中想不到的棋,但其下法大致上還是和人
類一樣的。可見人類從局部開始來認清全體的下法,也沒有甚麼特別離譜的結果。即便如此,人類從
思考到下出棋的過程不同,也是因為「思考方式」的不同,請大家要更重視這一點才行。

[所謂的「價值大小」是甚麼意義?]

以下是我去參觀某個單次結束的圍棋入門講座看到的故事。老師在說明了「四子提吃一子」的規則
後,突然就介紹了「圍棋是從價值比較大的地方開始下的遊戲」的觀念。我雖然覺得教這個會不會有
點跳太快了?但現場的工作人員或來學習的初學者都很自然地接受了。看起來「一手棋的價值大小」
是不論職業業餘都認可的下棋與思考的基礎。

然而,這裡的「價值大小」倒底是甚麼意思呢?我想可以將一手棋的價值大小解釋成「自己要下棋時
與對手要下棋時的差距」吧。此外,也只有靠這個方法才能測出一手棋的價值大小。

比如說1圖中黑棋走了A時,就能圍到兩目地;不過白棋在A位接回一子,卻獲得0目;這兩者之間
的差距是兩目。因此我們會說黑A這手棋是「價值是後手2目大小」。

1圖 價值後手2目大小

然而,為了像上圖那樣清楚地計算出數字,得要加上「型態已經確定、與周圍棋子強弱沒有關係」的
先決條件。

又好比說,2圖的黑1小飛不僅是圍地,也影響雙方的強弱。在實戰中像這樣型態不明的狀態反而才
是常態,往往在進入官子階段前,都無法清楚表示出一手棋的價值大小。

2圖 大小價值不明

不過,人類是一種思考很有彈性的動物,就算沒辦法算清實際的數字,還是可以感覺出自己要下之處
與對手落子狀態之間的差距,然後找出差距最大的落點當作自己的下一著落點。

2圖的黑1雖然很大,但是但和白2交換之後,對於黑棋的形勢真的有幫助嗎?如果黑1改在A位
夾、和白B尖碰交換後的型態與2圖原本的型態比較,來考慮角上黑1與白B的差距與邊上白2與黑
A的差距,進而判斷何者為大。這就是一般棋士思考的過程。

這樣的判斷雖然還是能和全局的形勢拉上關係,但基本上還是在討論某個場所下「自己與對手落子時
的差距」。

像3圖這樣的局面,通常白1割分這樣下是常識。這也是因為如果白1像4圖那樣下在別處,而讓黑
棋下到2位,和3圖比較起來會感覺到差距非常巨大的關係。也是這樣,下在右邊就是「價值大小」
最大之處。這樣的思考方式就是下圍棋的基礎。

3圖 常識


4圖 與3圖比較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