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4日 星期一

馬太受難曲中的巴賽管

在論壇上看到了有人討論了關於馬太受難曲使用了單簧管與巴賽管的狀況,雖然嚴格來說只是代用,但還是讓人覺得很開心。出處是來自是我也有訂閱的朝日新聞,但不知道為什麼被我跳過了,幸好有人特別再拿出來說明,不然錯過這麼有趣的資訊,真是太可惜了。


文中提及了這樣的代用是來自於讓這作品重見天日的孟德爾頌的安排,考慮到孟德爾頌和傳說中的歷史性單簧管名家貝爾曼父子的關係(前者替後者寫了兩首音樂會小品),不禁令人想猜測1841年的演出時,吹奏A調單簧管與巴賽管的人該不會正是貝爾曼父子兩人吧??


歷史就是這麼有趣,到處都會出現意外的連結呢。


對了,不能光說不練,原討論中提到了在水管上可以聽到實際使用單簧管/巴賽管的錄音版本,算是有錄音有真相,這裡一併列出,供大家參考:


第一部分:

https://youtu.be/xJNs6-FRWE0


第二部分:

https://youtu.be/G0HDRQnMhLU


單簧管的部分是隨處都可以聽到(底下留言也有許多人說聽到單簧管好開心),巴賽管的部分比較明顯的應該是第二部分開頭一分半左右,其他的地方需要對總譜(畢竟單簧管與巴賽管的音色很接近)。不管怎樣,很適合在過年期間用來洗滌心靈(笑)


===


鈴木雅明指揮之孟德爾頌版巴哈馬太受難曲


文:上坂樹


鈴木雅明所率領的古樂重奏團「日本巴哈學會樂團」(Bach Collegium Japan)從2022年1月4日起在四個城市上演孟德爾頌發掘重演的1841年版巴哈馬太受難曲。鈴木先生表示雖然孟德爾頌的1841年版和巴哈首演版相比省略了不少詠嘆調、使用的樂器也明顯不同,但可以從中驗證孟德爾頌想傳達給1840年代已經疏遠巴洛克音樂的當時聽眾之音樂意念。


孟德爾頌其實是在1829年第一次將馬太受難曲重新搬上舞台上演,可說是開啟重新重視巴哈音樂的先鋒。至於1841年的演出是回到巴哈當年首演這首曲子的萊比錫聖湯瑪斯教會舉行。


由於1829年版的馬太受難曲錯綜不明之處甚多,所以鈴木先生此次仍然使用1841年版來演出。鈴木先生也曾在2000年指揮讀賣日本交響樂團演出過1841年版,但當時使用現代的樂器,而非古樂器演奏版。


受到歷經巴哈時代首演超過一百年的限制,孟德爾頌的1841年版省略了不少原曲的詠嘆調,而且福音傳教士唱詞部分的伴奏也改成了兩把大提琴、原本要使用的古英國管(oboes da caccia)改用巴賽管(譯註:維基百科寫成低音單簧管,有可能是誤會,也有可能是巴賽管也不好找,所以也有樂團改用低音單簧管)來代替,而柔音雙簧管(oboes d'amore)也改用了(A調)單簧管來演奏,在樂器編制上也和原曲有不少的差異處


鈴木先生認為:「這樣的改變,並不是在扭曲原版的型態,而是一種將已經被遺忘的巴哈生樂曲作品形式,用一種簡明的方法傳遞出內容真正價值的表現」。


鈴木先生接著說:「用兩把大提琴來伴奏原本就是巴洛克時代數字低音演奏的一種標準。至於刪除冥想式的詠嘆調,保留戲劇本身的發展,也有助於聽眾理解其內容。而且他加上的一些原曲沒有的表情記號,其實也加的非常自然」。


這次的演出,絃樂器的弓是使用和孟德爾頌時代同樣的版本。而取代原曲中古英國管或柔音雙簧管的巴賽管與單簧管,也是使用同一時代的古樂器。


既然日本巴哈學會樂團是以忠實呈現原曲風貌的音樂團體,為何反而故意使用孟德爾頌修改過的巴哈馬太受難曲的重生版本來挑戰,其意義為何?


鈴木先生回答:「在演奏上,不管打算恢復怎樣正統的型態為目標,都會受到時代的束縛。以為只要使用古樂器來演出就能更接近巴哈的精神,那是一種錯覺。就像孟德爾頌重新接受巴哈的音樂一樣,我也希望能重新尋找巴哈音樂在當代演出的可能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