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 星期五

小號大師多克西哲1979年專訪(01)

比起嘴型,我更想多談一點關於呼吸的事情


提摩斐.多克西哲(Timofei Dokshitser)專訪


譯自Band Journal1979年10月號


採訪:中山富士雄(小號演奏家,東京藝大教授)


[前言]


「聽說蘇聯有位非常厲害的小號演奏家!」


當冷戰時期的西方陣營出現這樣的八卦時,指的正是多克西哲(Timofei Dokshitser)先生。他那伴隨著鮮明熱烈抖音的光輝音色與抒情的歌唱性演奏,完全發揮出俄羅斯音樂、甚至是他根源的猶太音樂的真正價值。在這篇專訪中,他熱情地談到舊蘇聯(俄國)的音樂教育方法以及當時已經相當高度進步的呼吸法的討論。


===


採訪(以下簡稱中):多克西哲先生,歡迎您來到日本!不過今年六月,出現了就算在日本也很罕見的盛夏猛暑氣溫,您會不會覺得這和莫斯科相比,演奏條件算是相當惡劣的啊?


多克西哲(以下簡稱多):是啊,的確這次的炎熱讓我印象深刻。就算在莫斯科,白天熱歸熱,但不像日本如此潮濕,所以只要躲在日影下就會覺得涼快,早晚也不像日本這麼熱。當然,像小號這種靠嘴唇細微震動的樂器,還是要在適當的氣溫下演奏比較好。以前,我曾以波修瓦大劇院(Bolshoi Theater)管弦樂團團員的身分隨著樂團來過日本兩次,但我記得那兩次來的都是比較涼快的季節。不過我們身為職業演奏家,重要的是不管遭遇怎樣惡劣的演奏條件,都不能讓觀眾聽到不好的演奏,如果做不到的話,就不能說職業音樂家吧?


中:的確如此。說到這裡,想請教一下在蘇聯有志於音樂之路的人該透過怎樣的管道進入職業音樂家的世界呢?


多:像我們這樣想把音樂當作一生志業的人,從小就必須要接受一定的音樂教育,但是關於這方面,首先還是要從蘇聯的音樂家教育組織來說起會比較好。


蘇聯的行政制度是會把一座都市中劃分成好幾個區,每一個區都會設置一所兒童音樂學校。而想要學習音樂的小孩到了七歲左右,除了一般的小學,還要另外去上這個區的兒童音樂學校來上課,學習初步的音樂課程。這樣的兒童音樂學校是七年制,所以到了十四歲的時候,如果確定還要繼續學習音樂的話,就要一面上中學與高中,一面去念更高級的音樂專門學校。專門學校的修業期間是15~19歲的四年,畢業之後會有些人繼續去念音樂院,也有些人會轉而去念普通大學。


換句話說,不管你念到甚麼年紀,音樂教育都是別於一般小學、中學或高中的獨立音樂設施。而且這些音樂教育設施並不特別以培養職業音樂家為目的,而是教授全面性的音樂教育,所以也會有接受完專門音樂教育的人走向音樂以外的道路。


另一方面,也有那種附設於音樂學會(Academy)之下的十年制特別音樂學校,這種學校只給予學習音樂的小孩中廣受認同的特別優異人才入學許可,為了他們能成為專業音樂家,讓他們除了一般教育與音樂教育外,還設計了特別的課程讓他們學習。因此要進入這樣的音樂學校,除了要有專門樂器上的高度技巧,還要求有相當水準的音樂理論等專門知識。在那裏接受了十年的教育之後,還要再花一年針對主修的樂器來學習。換句話說,那裏實際上要上11年的課業。


中:那麼學習管樂器的人,也是從七歲起開始學習各自主修的樂器嗎?


多:不是。現在小孩子們一開始都是學習木笛(Blockflöte)。在我小的時候,木笛還不是像現在一樣普及,所以是從鋼琴開始學起。不過現在大家明白要教育出如何練習音色、體會正確的音準時,還是學習木笛比鋼琴會有更好的效果,所以小孩子一開始全部都是學木笛了。然後到了十歲時,再決定各自適合的主修樂器。


中:這樣我就深深理解這樣的教育其實是非常合理而有計劃性的了。那麼多克西哲先生您現在也從事著音樂教育的工作嗎?


多:是的。因為這些十年制的音樂學校往往會收到資質非常好的學生,所以我也開始在那裏任教。我在那裏教到了一位名為伊留夏.舒哥尼克(譯註:原文無英文拼法,只能音譯)的十五歲男生,他同時在學鋼琴,也彈的非常好。


我以小號演奏家的身分來看,覺得這個小孩擁有非常高的小號天分,但是他的鋼琴主修老師也很看好他將來可以成為非常優秀的鋼琴家。現在他本人還是還沒決定要選擇哪種樂器作為他的職業之路,但我可以斷言,不論他選擇哪種樂器,一定都會以優秀音樂家的身分,出現在大家的眼前。


中:那麼接下來請讓我請教一下關於小號演奏技術的問題。在日本,不知道是不是小號演奏法的歷史還很淺,整體上來說技術比歐美落後很多。特別是嘴唇與周邊肌肉的運用,幾乎完全不關心。就像是小提琴一樣,據說對於右手持弓的方式有非常多的講究,所以要求大家要去學習合理、而且能夠拉奏出好聽音色的持弓方法,那...


多:當然不只是銅管樂器而已,所有的管樂器也都應該如此講究。特別是銅管樂器是靠嘴唇振動,為了練出高度的技巧,頂住吹嘴的唇形就極端重要。並不是甚麼靠住吹嘴的方式都是好的。我們的話就是將嘴唇以平常的狀態直接靠在吹嘴上,然後將嘴唇左右兩端固定不動,嘴唇中央則是要放鬆。如果把嘴唇往左右拉得太過用力的話,中央就會太過僵硬,如此上下調整音高或是要吹小聲就會很困難,還不如為了將來吹奏更輕鬆,將嘴唇的肉往中央靠,換句話說就稍稍把嘴往中間變窄一點(就點像是發出「Fu」的口型)。這樣的會嘴唇的肉就會往中間集中且保持柔軟,高音與低音就都能輕鬆吹奏,就算是pp的極弱奏也能舒服的吹出來。


不過像這樣的嘴型,不是每個吹小號的人在一開始學習時都會學到,而且成為一種習慣的道理嗎?所以比起講這些嘴型的東西,我更想多談一點呼吸法方面的事情。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