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Jereme Comte 2021年專訪(03) 完


採訪:說到法國當代樂集,還是會讓人想到創立者布列茲先生的重大成就。因此想要請教您在他的領導之下學到了甚麼?又受到了怎樣的影響?


C:對布列茲的回憶非常強烈,就算到現在都還能在眼前浮出鮮明的印象。我曾和他合作過非常多的演奏會,也和他聊過許多演奏與音樂的東西,當然也一起討論過。能和他這樣偉大的音樂家一起共事過,真是我的光榮。


他是可以將自己所有能量都灌注到音樂中的人,而這一點也讓他非常有音樂上的統率能力。而他在身為指揮家時,也擁有能明確地將自己音樂意圖傳達給演奏者的能力與技術。在他的指揮下,常常會感覺到演奏起來非常容易。


他在彩排的時候,會將音樂分成一層一層來讓團員們演奏。換句話說,他是先讓相關的聲部先整合起來練,這些聲部練好後再加入下一層的樂器聲部,然後把這兩層的聲部整合後,繼續照這樣的方式進展下去。最後才把每一層都組合起來,就像是蓋一座建築物一樣,把所有應該有的元素收納進去。這種掌握音樂與組織音樂的方式,到現在我都還非常重視。而且這不僅對現代音樂、即便是像莫札特這樣的經典作品也完全適用。雖說就音樂分析的角度來看,這些做法都是理所當然,但就實際上能在排練現場做到的這一點來看,更能證明他身為指揮家的強大實力。


至於在我心中印象最深、和布列茲先生共演的經驗,首先可能就是演出他的作品「與雙重影子的對話(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我和他一起演出過這首曲子大約有15次吧?不論是演出時和電子樂器的平衡到舞台效果與照明為止,他都非常仔細小心的檢測各種細微的點,這也讓我印象深刻。


協奏曲的話,我記得也和他一起分別在巴黎、阿姆斯特丹、安特衛普等地演出過卡特(Elliott Carter)的單簧管協奏曲,這也是非常好的回憶。


他是具有滿滿音樂能量、知性、統率能力以及無私之心的人。雖然他不是可能把甚麼都完全攤開來給別人看的人,但絕對是會欣賞能全心全力奉獻給音樂的合作夥伴、並且維持良好溝通的人。


採訪:接下來是否可以請您談談目前所使用的樂器?


C:我的降B調和A調單簧管都是布菲公司的托斯卡型綠線(Greenline)版本。不過我把調音管與揚聲口換成了木製的版本。我的低音單簧管也是該公司的托斯卡。降E調則是威望(Prestige)型的樂器。


我覺得托斯卡的降B調與A調單簧管的特徵就是其靈活的彈性。它的音色可以溫和圓潤同時也光輝閃亮,這一點和我的喜好非常符合。按鍵設計也非常優秀,手指不需要使用多餘的力量就能輕鬆地演奏。我會選擇綠線的版本,主要是因為托斯卡型樂器原本就是為了活用綠線的製程而開發的,而且樂器的信賴性/可靠度也非常高。


如前所述,我過的是經常要去各處旅行的生活,而前去的目的地溫度濕度都大不相同。而且去的地方的空調狀態也不一樣。而綠線型托斯卡單簧管在這些不同環境下,都能維持穩定,讓我非常感激。


採訪:多謝您今天接受採訪。


Jérôme Comte簡介:


分別在日內瓦與巴黎師事Thomas Friedli、Pascal Moraguès與Michel Arrignon等大師後,在巴黎、布拉格、慕尼黑等各項國際音樂大賽備受注目。同時也獲得了大眾銀行(Banque Populaire)財團或以振興文化藝術為目的的梅耶(Myer)財團的獎學金贊助。


2003年他以新秀音樂家的身分第一次獲得Charles Cros學會的贊助,並且開始以室內樂音樂家的身分正式開始了職業音樂家的生活,活躍於世界樂壇。曾和倫敦交響樂團、馬樂室內樂團、法國當代樂集等國際有名的樂團合作,並且在25歲時考入法國當代樂集。


隔年他參加了Aix-en-Provence音樂節,在布列茲的指揮下演出了Yan Maresz寫作的「給單簧管與合奏團演出的蝕(eclipse)」。2009年他在以歐洲為主的巡迴演出中,再度和布列茲合作演出了卡特的單簧管協奏曲。2016年時,他參加了Matthias Pintscher所指揮的法國當代樂集的錄音,並且在阿爾法古典音樂公司發行專輯。


自從2010年他在羅浮宮舉行的布列茲回顧展中演出了他所寫作的「與雙重影子的對話」後,他就定期會演出這首曲子。也在邁阿密的新世界中心演出了陳銀淑的單簧管協奏曲(Matthias Pintscher指揮)、也在巴黎音樂城和巴黎愛樂演出過Hans Werner Henze的「薔薇的奇蹟」,至今留下了許多華麗的精采演出紀錄。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