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慕尼黑大賽單簧管組評審記(02)


準決賽在時間上比第二輪比賽要短,就某種意義而言,也等於是提高了比賽的難度。因為進入準決賽的六個人,每個人都必須在沒有指揮的狀況下和整個管弦樂團一起演出莫札特的單簧管協奏曲。

接下來,這當中有三人進入了最終輪的決賽。由於決賽就是會發出三個獎項,所以(大概?)可以確定三位參賽者每個人都能拿到一個獎才對。三人中,來自葡萄牙的卡羅斯.亞歷山大.布利托.斐雷拉(Carlos Alexandre Brito Ferreira)演出的是瓦雷斯(Sander Veress)的協奏曲,而法國的喬.克里斯多福(Joe Christophe)與韓國的金韓(Han Kim)吹奏的則是卡特(Elliott Carter)的協奏曲。



這裡有件值得一書、但詳細的內容就先略過的事情是,比賽組織委員會為了讓第一獎比較容易發出去,最近改變了比賽投票的方式。直到最近之前的投票系統簡直就像是要讓第一獎發不出去一樣,其實也真的有好幾年沒發出去了。也是這樣,慕尼黑大賽變成一個有名的不給第一獎的比賽,這也開始對於比賽全體的聲譽發生(不好的)影響。

不過,現在改良後的新投票系統是除非評審團有很強烈的意見不想給出第一獎,否則一定會把第一獎發出去。這次的比賽評審最後發出了兩個第二獎,也是評審對參賽者有肯定好意的最佳佐證。大部分的評審都強烈地認為應該給予法國喬.克里斯多福第一獎以外,也都覺得另外兩位在各輪的表現非常優異,而覺得他們都值得給予第二獎。也是這樣,出現了這個比賽有一個第一獎、兩個第二獎的少見結果。

接下來,我想談一下我自己對這次比賽的印象。

一開始我想特別強調的,就是每一位參賽者整體的技巧水準都非常高,讓我覺得非常感動。這個水準遠遠超過我的期待,我想應該是比我已往參加過的任何比賽的水準都要高才對。

尤其在第一輪的比賽種,幾乎沒有甚麼人棄權,代表的意義就是比賽參加者全體都是很認真的準備,這就非常值得稱讚。

也是這樣,還是出現了一些讓我有點失望之處。就是雖然每個人的技巧水準都很好、音樂整體的品味也都很好,還是會看到他們演奏中,出現對於樂曲看錯或解釋錯誤的地方。這些錯誤或看錯,其實是單簧管演奏家們很多年前就一直弄錯的東西。

我希望,他們的演奏中應該要更有一些「啟發性」的感覺。換句話說,就某方面來說,這些錯誤和我的期待有些相違背之處。關於這一點,我會在下一篇再詳細說明之。

===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