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錄音會場的食堂後,果然光明左使早就到了,已經開始拼命練習(這也是為什麼他約我九點十五到場的原因)。至於其他人也很快各就各位,拿出總譜、節拍器、調音器、電腦與攝影機等等相關道具,馬上開會討論/確認本日錄音的內容。
看著甲方團隊開會的同時,我才注意到會場的左方(休息區視角)有個大大的白板,上面貼著甚麼東西...
湊近一看,才知道上面貼著本日錄音的行程。當然,這是TKWO的工作人員貼給團員與甲方看的,所以是罕見的全英文公告。不過有貼公告這件事,非常的日式風格。
說到日式風格,這次我從頭到尾不打卡、「D調」進行,也是因為甲方不公佈,我們就該有守密義務,這也是一種向他們學習而來的態度。從我知道這件事開始,一直到錄音第一天結束為止,我也完全沒有看到TKWO官方或是任何一位團員在社群媒體上公開或是打卡。我想他們也是看了光明左使與嘉頌公開之後,跟嘉頌確認過,才開始陸續在社群媒體上打卡的吧?畢竟,這對TKWO來說,也是一種「未知的文化交流」,想打卡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另外,直到看到這個公告,我才知道這次的錄音要錄些甚麼東西(公告還有第二頁,記有第二天的錄音行程---照日本人的習慣,這一定是「幾百年前」就會規劃好的東西)。看了之後,才真的知道這個計畫真的是比我想像的還要史無前例(中華民國管樂史),因為除了甲方團隊自己公開錄影中看得到、屬於協奏曲類型的「嗩笛狂想三部曲」之外,其他所有的合奏作品也全部都是光明左使自己作曲的樂曲。而且大部分都是某邪教曾經演過單簧管重奏版本、這次在編曲家李翰威與打擊演奏家徐行的協助下,「移植」成管樂團合奏的版本。這更讓我覺得與有榮焉。更讓我驚訝的是,這些合奏樂曲也都是光明左使自己指揮TKWO來灌錄。換句話說,這次光明左使身兼製作人、作曲、獨奏、指揮的多重角色(四冠王?!),這也絕對是「前無古人」了。說誇張一點,能出這樣的錄音專輯,就算是一億元,光明左使也會乖乖買單吧?XD
當然,白板不會只有一面,另一面也有公告,上面用奇異筆再寫上了一次本日的錄音行程。最重要的,還有這次計畫大綱與參與錄音的團員名單!!
如這份告示所寫,這次的「公演」計畫是「錄音(レコーディング)」
「公演時間」是總共四天,前兩天是我無法抽空前來「見學」的排練,後兩天才是本系列遊記介紹的「本番(正式錄音)」。指揮、獨奏不用說就是用三種語言表示的光明左使楊元碩。
樂團首席(コンマス=Concert Master,這也是標準的日式略稱)是林田裕和,這是繼須川展也、田中靖人後,TKWO的第三任薩氏管樂團首席。原本我對於薩氏管擔任樂團首席這件事不是很服氣(不要跟單簧管搶工作啦!),不過這次聽了林田先生的精采演奏後,只好乖乖閉嘴。我想他應該是完全不輸給須川、田中兩位前輩(其實也是他的老師們)的優秀演奏家。
樂團代表(インパク=Inspector,同樣是日式略稱,在錄音現場就算是樂團在現場的導播)也是資深團員丸田悠太,其實他也是TKWO的著名短笛演奏家。
然後底下的團員名單中,黑字是正式團員,其他則是協演音樂家(槍手)。雖然有很多資深的名演奏家仍然健在(例如長笛的前田綾子、單簧管的大浦綾子、小號的奧山泰三、上低音號的岩黑綾乃...),但因為民營化的關係,近年來的確造成不少的團員流失。也因為日程配合的關係,不是所有的團員都能參加這場錄音活動,特別是TKWO最著名的雙簧管演奏家、目前也是樂團副首席的宮村和宏,這次就無法出席,實在是非常非常可惜。另外,單簧管中的低音單簧管團員、去年剛來過台灣的有馬理繪、與他們的倍低音單簧管專家、其實降B調也吹得很好的原浩介也不在這次的錄音名單之中,更讓我這個「單簧管控」深感遺憾。特別是這兩位剛好和光明左使一樣是S牌代言人....哎,難不成是因為S牌才被排擠?!(特大誤)
不過,前來參加錄音的協演音樂家也都不是普通角色。第一部單簧管的粟生田直樹、第二部的大和田智彥都是日本單簧管業界的名人。特別是大和田專務(也誤)是國立音樂大學的單簧管副教授,也改編過不少單簧管重奏團的作品。某教演出過的「寶島」與「魔女宅急便」其實都是大和田老師的改編傑作。
閒扯了這麼多,也該把鏡頭拉回現場了。
身為旁觀者,原本想躲遠一點,當個「角落生物」就好。但是光明左使不允許,又被拉回跟他坐在同一張休息圓桌邊。底下這張照片就是我們使用的圓桌,左下角是前述在小七買的健康午餐(這不是重點)、其他都是光明左使這次錄音使用的道具。也許你會問為什麼有兩把單簧管?嗯,一把是S牌「特權」作為「主戰投手」、另一把不能說、但是懂的人都懂的品牌型號,則是「南部某交響樂團首席的樂器」,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擔任光明左使的「救援投手」,作為備用樂器。
哎,認真說,其實這次一起來參與錄音的某南部交響樂團首席,差一點也要借用本館收藏的「小金」來錄製專輯中的降E調單簧管獨奏呀。
然後我又拿出事前準備好的TKWO六十週年紀念史一書,準備趁著「兵荒馬亂」伺機請團員們幫忙簽名...
壞主意才打完,剛好TKWO的企劃、本身是雙簧管主修、也是負責這次專案聯絡窗口、被光明左使教會了自己中文名字念成「A-Hwa」、超級清秀可愛、立刻成為本系列文第一女主角的篠原華經過(下圖左)。
於是光明左使就主動拉著我去找「阿華」幫忙找團員簽名,於是書就交給了她手上,順便還換到了一張阿華的名片,真是超級開心啊!!!!
不過,在跟阿華「挨拶」、表達愛意簽名願望時,才發現因為紅眼班機沒睡好的本教主,腦子已經很難使喚,連個日語的「二日間」都卡住說不出來。好在阿華聰明伶俐,還是理解我們想表達的內容,簽名計畫才順利推展下去。
順帶一提,多次替某教拍攝許多精彩照片的詹大哥(圖中央),也是這次光明左使特約的攝影工作人員,我也是直到此時才知道....。
既然簽名書已經請阿華送出去簽了、現場該認識的大致也認識完了,暫時沒事的資深宅男我本人,當然就要打開電腦網路閒逛囉~
打開電腦放鬆之後,才注意到剛變成我們某南部交響樂團首席男朋友合成簧片好友、特別介紹他去位於我旅館附近的D樂器店大肆採購合成簧片的次中音薩氏管團員松井宏幸早就已經到場熱嘴。老天!此刻距離正式開錄還有一個小時半以上!!!
熱嘴的內容更是讓我震驚,從頭到尾就是長音、口腔控制(Voicing)、超高泛音(以音階形式練習)、抖音(這對薩氏管很重要對吧)、音階(先吹圓滑、再以斷奏反覆一次)、音量變化、大跳...我所能想像到的任何基本功練習,他通通都來了一遍,中間完全不亂吹,也不耍花腔,單純就是一招一式穩紮穩打,完全就像是照著教科書演練。換句話說,所有日本演奏家在水管頻道上踏踏實實練習的示範影片,真的都不是騙人,現下我就看到了。這就是所謂的日本職人精神,實在讓人佩服不已。
以下是我隨手亂錄的兩小段,老實說如果知道他接下來全部在練這種東西的話,根本應該全部錄下來才對啊....
再過沒多久、距離開錄還有一個多小時左右,樂團首席林田也到了。一樣拿起樂器,就是老老實實熱嘴吹長音;在他後方,鏡頭沒有拍到的低音大提琴協演團員也是一心不亂地練音階,我還第一次在練習現場聽到弦樂器演奏家在練音階啊...。另外一邊,甲方錄音團隊也還在對著總譜,繼續為了接下來的錄音而準備著。
接下來又過了十分鐘左右,距離開錄還有一個小時,本遊記系列文的第二女主角、剛考入TKWO沒多久、也是廣大某教男性教徒指定要多拍幾張照片的單簧管團員船橋栞里(*)也已到場,想必在現場許多臭男生的內心中引起不小騷動。
*栞是中文「刊」的異體字,所以發音就是「刊」。雖然我想大部分的華人都不會念這個字,但卻是日文女性名字的常用字,請大家熟記。
其實此時,大部份的團員也都已經到場,包含傳奇人物大浦阿姨(沒禮貌)、大和田教授、林裕子(如果常買單簧管重奏CD的話,應該也會常常看到她的名字,她是這場錄音的單簧管首席。但她不在以下這張照片中,她另外挑了一張圓桌練習)、粟生田...也都已經到場。同樣地,他們拿起樂器來,就是日本音樂系學生都會練的埃西勒音階,也聽不到有人在亂吹。
底下補一張林裕子在一旁練習的照片(就是畫面最遠方的圓桌、坐在松井飛機頭老大旁邊。拍起來很渺小就是了 XD)
至於擔任協奏曲指揮的簡老師,也在認真確認總譜內容。
至於詹大哥應該是在場地周邊確認拍攝角度吧?
終於,到了十一點半前,指揮、獨奏家、團員們、翻譯、監聽等相關工作人員紛紛就位,終於要開錄了!
(待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