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照片來看令人遺憾的單簧管圖鑑 檔案12
這是在美國紐約的溫澤爾.曼涅爾(Wenzel Meinl 1864-1916)於1902年製造的單簧管。
生於德國的溫澤爾.曼涅爾原本是在庫爾斯佩(Kruspe)樂器工作室工作,1901移居紐約,並且開始製造自己的單簧管。
而圖中的單簧管,是以曼涅爾在1902年1月21日於紐約取得以德式單簧管系統為基礎進行改良、取得專利後,根據專利製造出來的樂器。
仔細觀察這樂器的話,會覺得它和美國的潘澤爾.穆勒(Penzel Müller)製造的樂器很像,所以也可能根本就是在穆勒的工作室製作出來的(外包)。
從申請專利的圖面可以看出這樂器幾乎和專利內容完全相符。
專利圖面和實際樂器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在左手小指的E/B音孔(下管最下方的音孔)之構造。
專利中所繪製的圖,和現代的德式單簧管也幾乎相同,但實際的樂器其F#/C#的音孔看起來是改成開在上面了(這比朝下的音孔更難積水),所以可以想像一部分相關的機構也跟著改變。
接下來,則是從上管到下管詳細說明這個申請到專利的系統。
上管左手小指的C#/G#鍵:
其轉軸設在一般很難想像的位置上(綠色箭頭)。
底下有音孔(粉紅色箭頭)。
從相反側的支點(通常的單簧管位置)往按鍵底下長出一顆按鍵遮住上述音孔(藍色箭頭)。下管右手食指環形鍵轉軸出長出一根往上延伸的連桿,使其可以壓在上述藍色箭頭的按鍵之上(橘色箭頭)
(普通的德式單簧管並沒有上下管連動的連接桿)按下下管右手食指的環形鍵時,上管左手小指的C#/G#鍵的按鍵就會蓋起來。
(當左手小指按住的時候,底下的F#也能吹出來。這樣就能容易吹出F#到G#或B到C#的震音)在相當於貝姆式系統左手小指F#/C#鍵的位置上,長出了一根可以連到上管左手小指C#/G#按鍵的連桿。(紅色箭頭)
從下管延伸到上管的連桿(紅色箭頭)是設計成可以將左手小指C#/G#鍵抬起來的結構,所以可以用下管的按鍵來操控上管左手小指的C#/G#鍵。(黃色箭頭)
和上管連動的連桿(上上圖的紅色箭頭),其實看起來又像是跟右手小指的F/C鍵與左手小指的E/B連動起來(上圖藍色箭頭)。
換句話說,左手小指的C#/G#,除了原本左手小指的指法以外,還多了可以靠右手小指的F/C鍵、或靠左手小指的E/B鍵的兩種指法。
那麼,為什麼一種C#/G#的音,需要三種替代指法呢?
這是因為德式單簧管的按鍵系統,其左手小指要橫向移動操作容易,但下管左手小指只有一種替換指法,就需要縱向滑動。
而這種系統,就是在解決這種縱向滑動困難的問題。
現在德式單黃管系統中主流的設計,是由柏林愛樂的創立團員之一的Oskar Oehler(1858-1936)在1900年在開發出來的埃勒式系統(Oehler System)。但同一時期,溫澤爾.曼涅爾與潘澤爾.穆勒所開發出來的單簧管,卻在遠離德國的美國獨自進化著。
但是1900年代初期的美國,比較多來自於法國或義大利的單簧管演奏家(使用貝姆式系統),而使用德式系統的單簧管演奏家很少。
如果當時在美國是吹奏德式單簧管的演奏家比較多,搞不好美國版的德式系統就會繼續獨自進化下去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